内家拳发力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家拳发力诀
内家拳发力诀
一.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

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

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必能简约。

内家明劲、暗劲、化劲随气机饱满卒级而上,由公尺劲,进而为尺劲,再进而为寸劲分劲,周身一气。

是不加力而力自彰的自然之力。

养气的人擅长竖劲,因为气沉到足,一踩地力由脊发,可打双手劲;练气的人擅长横劲,内气出入丹田,贯通手足,丹田劲就是腰力,腰带手足合一,就是身力,一搭手身力一横就可以轻易破开对方的手,滚动进去力如巨蟒,是因为手力抗不住腰力之故,横劲的好处是大吃小,因为腰比手粗。

竖劲的好处是意在先,因为能发竖劲,表示气已沉至足,枪声一响就可以蹬地跑出,气若不沉,还须先沉身蓄力方可跑出,用横劲破势,是得心应手。

用竖劲攻敌,是势如炮竹。

而万一横劲遇阻,硬行不得,就迂回转圈再进横劲,就又是缠丝劲。

缩谷道使丹田之气经过聚炼,达到一定能量,通过缩谷道,使气通过此处,上行于后督脉,过此关以便达到小周天的运行,体内阴阳二气的和合,产生出内劲,此劲发放出去,似惊雷,威力无比,却又不伤肝。

提肛帮助腰马合一,能令全身结构连为一体。

同时也有助于腿部肌肉在马步时放松,从而使整个身体达到高度警戒和完备的状态。

入门以先修外家为尚,此指筋骨肌肉力道劲道之锻练,有此基础未来入了内家,先有劲道力气且外形强健,身手敏捷,奠基之后,犹有内功一法,在松静中求养,此时周身越自然越好,无拘则自然易入道。

直入内功者非不可行,只修者非直线成长,其关卡甚多。

故古之学武者无论内外家都必然先修外功技艺,几年后再入内功,内功成熟圆融即是内家,茍有道心再参道门。

内家功夫不一定得有外家硬功练
法才能打人,凡认为不练硬功不能打人的,均是未得内家心法者。

二.走架重心只在一只脚,所有活动全由脚底涌泉带动,全身全部松掉,此时是全身舒服畅快,气机腾然,做的好时,有时置身空山灵雨,每脚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发劲全部动力,只在脚底涌泉,走化腰胯带动,全身放松不施丝毫之力。

应敌时,敌若推之,则把力量导引道脚底涌泉,如泥牛入海,应拳击脚踢,则迅速欺身向前,如发箭冲进对方门户,在对方力量还没发出(还在根节)就将对手发放出去,如果对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触面,即用此接触面将对方发出。

重心完全放在一之脚上,左右旋转,起落钻翻,如龙卷风,如水之漩涡,气沉入脚涌泉,以重心在左脚为例,身体向下向左钻下,乃接地之力,身体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气,此时全身力量只放在一只脚底涌泉,故其酸楚无比,很吃功夫,由于全身松透至极,故打人发人,如水如风,无形无象,无有招式,对手在毫无感觉不见招式下,如被风刮起,被水冲走。

经内功训练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规矩,而重内在气机鼓荡的感应。

吸气入丹田,同时神贯注气走满入全身胀如气球。

蓄存气不出,神感觉全身外面皮肤接触空间之气流或温度。

吐气身体感觉体内萎缩向丹田,而气体由各毛孔泄出。

空体无气尚未进气,要感觉体内有万千气流在体内,乱闯钻探各部位。

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

拳术惊炸力和穿透力基础都是整劲,练整劲中长力气,并非是为了练力气而去练力气,为练劲而去练劲,就把劲练拙了,这样练出来的劲用处不大。

练拳拼命的发劲,练拳太猛力,容易伤害自己身体,只要一动起来浑身都有那个意思,就起到作用了。

刚劲与用拙力求迅猛是两码事,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

体会把劲含在身上练拳的感觉。

多看孙禄堂先生的照片,多体会拳中的意和劲。

练拳要明拳理和含义,不然和做体操没区别。

练内家拳可以治好近视眼。

三.一是运动中的整体力。

二是整体爆发力,即发力者中心线不位移,而将对方击倒或击出丈外。

三是浑圆爆发力,即含生物电的击力。

这种力在整体爆发力的基础上再加上电击性,专门击打对方体内深处,包括大脑中枢神经。

凡被此力击打过的人,当即昏懵,如遭电击,双颊苍白,绵软无力。

交手者,绝大多数均一个照面便被击垮,不能再战。

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

放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会放松。

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远,蹦得高,动作快了,别人一拳打来,要躲要打随心所欲,心情当然不紧张了,一放松就解放了脑,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态也变化,内功让人沉着,思维敏捷,用在打斗中远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贵。

内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诀窍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劲,碰撞时骨头一转,看是两个人碰骨头,其实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

骨头一转就把横向的来力变成了纵向的力通过骨架传走了,纵向承力再大骨头都不会断的。

对方骨头若是不动,只有吃打伤了。

腿之根在胯,内家高手劲路打通,外形不动,身势一沉脚就上去了,根本不须摆腿加速,力量还大得很。

最关键是这种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远踢丈外,任何距离都发得出劲,让人无法阻挡。

不懂内劲的人发腿很难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脚最终摆开抡圆的时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对手胆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

内家发腿在未起脚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过程。

想去堵内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枪口上。

外家拳人才,全靠在实战中把劲路打通。

实战时,心到手不到,天生腰腿有力的人一急就把根劲找到了。

根劲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干什么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后,心中不知觉地生出豪气,遇事临敌眼毒神聚、毫不慌乱,每每有英雄之举。

四、横劲是一种全体拧转的裹合劲,起手时有横,入手时有横;身起时有横,身落时还有横;足进时有横,足退时也有横。

周身横劲为先天之横,太极称为周身掤劲,练内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极,可护体,兼以虚实虚灵之用,即变成极善沾粘。

吞吐以胸腰,进退以步,此即善化善护之功。

气动即轫,指相互间之运动,即使不动,敌人快速打来,碰着身间架骨棱,亦如中铁骨铁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轫劲拳掌臂足,挥向刺向敌手,稍近即可伤之。

绝劲,称为寸劲、抖劲、急刚劲、冷脆劲。

绝劲的主要来源在于龟尾之急剧转抖和丹田之气的集聚吐发,抖绝在臀。

翻浪劲理很简单,波浪拍岸的劲力很强,但它的劲源并不在其表面,而是起源于大海底部的运动,活跃转化于海洋中层,进而作用于表面,其理就在于此。

寸劲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伤人,而是以柔掌发人,已周身整劲且神气纯,能震身猛抖而发跌人。

更上即为分劲,功夫火侯更纯故,微颤不见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颤。

此劲打的是阴阳返复劲,其发人能让人双足同时离地。

抖震劲可在一接手以内劲破开对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劲还有防守功用可以将来力滑开。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

松是很难练的,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

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那几块脊椎上来的。

人体是个大弹簧,就是说的那几块脊椎上的肌肉。

这几块骨头有了开合,动起来了,人就能生出胆色,碰着老虎都敢咬一口。

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胯关节可以开合。

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劲路打通。

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

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

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

形意拳讲龙虎二气,这龙跟虎,最强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

五.丹田发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

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
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

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圈内打人,圈外推人,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

力量的终极来源, 就是盘骨,古说腰胯只是笼统的讲法, 实则只指盘骨。

就是用盘骨来打你,这个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开胯,以盘骨的收束,开张以致旋动来发力,带动通身骨骼出击,那么纤纤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

盘骨的发力, 外表上看不到, 所以对手被打得折肢断臂, 仍不知何事。

成人的盘骨,尤其是男人,已经硬化,其构合缝隙的软骨, 也已钙化, 连成一起, 所以成年後才学太极, 不易开胯。

两年而能开胯,已经算快。

学懂用盘骨运动来发力,还同时要学脊骨的节节用力, 节节贯通。

由盘骨带动脊骨, 再带动四肢筋骨发劲。

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

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

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

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锥或是叫裆内像龙卷风一样升起来,两腿的筋被抽紧,两只脚不得不抓住地,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给带的腾起来。

这样练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为止,就会出现《神运经》上的飞腾之功,或叫轻功。

像鬼魅一样飘忽、野兽一样协调的身法。

内家暗腿就是指开发出这种力量后,贴着地走就是步,脚一离地就是腿,力量来源于腰际。

所以有前辈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换。

但这种用力方式,对身体的综合要求极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裆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节间关节囊的韧性强度,要达到内在的骨架贯通。

隔膜要下沉,裆胯要上翻,腰椎要拉开、后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内实,就像两胯之间夹了一个充足气的大皮球,这个球又抱着肋骨。

这样髋关节,腰椎的运动才会有可支撑,力量才能上肩背,贯四梢,身法运动才能涵上劲。

招法会因人而异,不切实用,故强调找劲、发劲,做到自然合谐,才能使外形合顺,劲从中来,内质中和,气自然生,四肢百骸气质归
一,摒除后天拙力。

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此为本。

至于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

按规矩操练,逐步找出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先天真劲。

使人身散乱之气,纳入丹田,运之周身,成为完整一气。

以身体中心为活动起点,能使整体力量连贯运作,使身体每一部份都拥有整体力量,使对手与自己身体任何一点接触,都受到整体力量的反击。

当整劲没有练到自如的水平时,实战时就要放弃练拳时练习整劲的要领,怎么好打怎么打。

内家高境,周身一如,周身一丹田,周身一太极。

胜败不在招式,只内劲饱满否,问都问不动,才算入门。

内家功夫本一,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

内劲饱满圆融故出手变化莫测,形意一动即如虎扑羊,一雄狮瞬间扑向鬣狗,一扑及地,鬣狗已颈椎折断。

六.化枪为拳,人的骨架就是大枪,特别是脊椎,经过内功训练,如同白蜡杆般坚韧、充满弹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发,转化为高频杀伤的弹抖力,如同枪法里的绝技金鸡乱点头,腰胯劲传导到枪头,化成枪花。

但这必须借助大杆的弹性,硬木棍挽不出枪花来。

得把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到手的筋骨结构练的像白蜡杆子,发劲也是循着枪诀,沾实始吐力,这才是形意直劲的真意。

孙禄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挺拔如枪杆,有些人总觉得形意重拳和频率不能兼顾,是内功未到,难得真传,虽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还有关节还在打软,力量在传递过程中从关节漏掉了,发劲做不到冷弹脆快,只好憋一口气在胸口或丹田,去抡、推、搡、撞。

骨力在实战中的运用实际与兵器无二,这身骨头就是十八般兵器。

形意是枪拳,太极、八卦是刀剑拳,通臂、披挂是鞭子拳。

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各种劲诀就通了。

练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来练,不要管手脚,立丹田、较丹田、翻浪劲、抖绝劲就是从这里面出。

天长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么叫“全身是一条大龙了”,也知道什么叫背后敏感了,才能对敌。

骨盆有了感觉,各种丹田功就没有奥秘可言了,不过就是各种腰腹筋肉的锻炼而已。

这两个地方出了感觉,就不想抡拳头了。


拳里的蹭劲就有了体会,见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这就是骨力。

骨劲在身上而不外显,自身身体既是拳头,骨架生棱,骨力如刀剑。

变化皆在骨架上。

形意以枪化拳,枪就是化在了自身的骨架上。

纯以骨架传劲走劲。

身体骨架即是刀枪剑,是最佳最好的传劲工具,不是发劲工具。

既然是传劲,自然是越结实越好。

骨架结实就在一个整上,全身整合,周身关节无断之处,一透到地,即是最佳,但凡身上有一处不能松透之处,即不可能有如此之整。

真正的整,是周身无时无处不是处在自然的整之状态,整劲是指由整的架子传过来的劲。

最后打成一个整,打出来整劲等等说法仍然还是在跟自己较劲,全浪费在自己身上了。

枪“滑”杆“抖”枪之说,滑者主直劲,劲在脊椎,带周身直进。

抖者主螺旋转劲,劲在腰胯,带周身拧转。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直劲者,直进也,孙存周前进一丈,后退八尺即是如此之功,用以伤人,疾打疾进,其威可怖。

抖者,转劲也。

腰胯左转右转不断相连即成抖。

所谓胯骨即是大转子,道理在此。

直劲,劲在脊椎,曰龙劲,取“龙形搜骨”之意。

抖劲,劲在腰胯,曰虎劲,取虎腰胯之功。

六部剑,顾到上下左右前后,无剑时手臂即是剑。

手臂一出就要带锋,这是骨力透体的一种体现。

用骨头打人固然是一种修炼心法,也是一种挨打的感觉,被人拿骨刀捅了似的,这把剑是真剑,六面带刃,手往那里一摆,六面顾到。

不能只会往前打,左右上下来了就只会拨了,上下左右来了照样打,走刀剑诀里的削、带、砍。

骨头是带刃的,不能只有拳头有杀伤力,小臂也是武器。

手臂是剑,剑刃就是小臂的螺旋,加了螺旋力的小臂打在身上,痛到骨髓。

要练出隐藏的剑尖,一遇非常,可以八面出锋。

手臂上不带锋,手臂上挂不上劲不行。

一开始练拳,是手臂挂在身子上,身体是不会动的;后来,是身子挂在手上,手臂小动,身体大动。

这时手上才能挂上劲,才能支起三关。

但这还不够。

最后浑身通透,无所谓哪里挂哪里,这才有成。

练拳也是要四面八方的练,一个钻拳出去,在练的时候,不是只冲敌人的下巴,全管。

这样才能随机应变。

有的拳师教徒弟,让他们先傻练着,渐渐有体会后,教剑法时,再把这个四维上下的道理点透。

明劲、暗劲、化劲都可以伤人,但形势不同,效果有异。

真正的以真气作用发出的明劲,能使未练过硬功夫的人也能产生铁砂掌般的威力。

将一块青砖立于桌面上,用手一挥,上半截粉碎,下半截纹丝不动。

这绝不是本力大的人能够做得到的。

暗劲打人,有渗劲的效果。

外面好好的,里面已经伤着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没破,瓤全坏了。

化劲则能直接伤人气血。

明劲伤人筋骨,暗劲伤人五脏,化劲伤人神气。

也叫气打,意打,神打。

整劲的内在基础是打通任督二脉,暗劲的内在基础是打通带脉。

而化劲的基础是打通大周天。

明劲易骨,练精化气。

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

明劲用法起如钢锉,落如钩杆。

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追风赶月不放松。

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

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

真正练明劲之法,先站三体式片刻乃至半个时辰自感神气圆满,劲力通达,然后开架练拳。

练时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气,不使用拙力为要。

初习者更不能求快,应一式一式地练,力求步稳身正周身不失松和均匀,呼吸不失自然,胸腔不能紧张,发力要求松紧得当。

而且每次练完后必散步拍打以消火气。

练时先要松开周身,气沉丹田,不必强求呼吸运力之法,以自然为要,一举一动须合乎规矩,整齐不乱,松肩垂肘,拨顶提肛,虚心实腹,松腰合胯,动作舒展圆活而又不失自然。

如此练习一段时期,周身自然和顺,劲力自然通达。

此时即须在练习时意念微注意肘部,动作到位后即要根节松,梢节紧,以求慢慢将沉坠劲,即爆炸劲练出来。

练习大约一两年后,即可带着练明劲,但要注意发力时只能发出四五分劲,慢慢逐渐加大发劲力度与次数。

发力时根节一定要松,中节一定要沉、坠、裹,松中出力、以柔用刚、以缓用急。

这样练的好处是,较易体会丹田发力及劲力的阴阳变化,且绝无周身僵滞,头晕目眩,火气上升之苦。

但须注意劲力虽柔,一定要做到松而不懈,和而不流,周身不失中正,姿势尤须
挺拨,不可软塌。

练明劲为外刚内柔,要求外形发刚劲,内意柔和自然。

而练柔劲则要在周身和顺后逐步做到外形虽柔,内意却是坚刚,一举一动,圆活而沉实,动作到位后,不管发劲与否,总带着刚的意识,心中稍微一动,便从丹田发抖搂之力。

明劲无论是在站桩时还是在走架练势中,五指都极力撑开,掌心劳宫穴的吸力过大过实,拇指根部的关节向外撑第的劲力极大,因而所体现出来的劲力,也就劲大力足、僵滞不活。

练中要逐步将这种僵力,换为圆活灵巧之劲,松肩,肘尖要下垂,并使前臂中的尺桡二骨蕴藏一定的内劲,塌腕,劳宫穴宜内含,其吸力不可过实过大,要使五指弯曲成弓形,自然地相分伸出,练时要慢慢,用时要快要猛。

明劲是形意的刚劲不是蛮劲,是“明白”的劲,是懂得的劲,是按规矩练出的上下相连整齐内外如一的劲,久练,自然会松,松中再出的劲才是真的刚劲,不是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练出来的才是刚劲。

练暗劲化劲后一样有致命的刚劲,那是极柔后以至在虚无中发出的劲。

暗劲易筋练气化神。

拳中所用之劲,是将形气神合住,两手往后用力拉回缩力,其意如拔钢丝。

两手前后用劲: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丝绵;又如两手拉硬弓。

要用力徐徐拉开之意。

两手或右手往外翻横,左手往里裹劲。

或左手往外翻横,右手往里裹劲,两手往前推劲,如同推有轮之重物,往前推不动之意,又似推动而不动之意。

两足用力,前足落地时,足根先着地,不可有声。

然后再满足着地,所用之劲,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

后足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之意。

明劲有声,暗劲无声。

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

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

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

暗劲是以劈拳来练的,慢慢的,浑身上下象虫子一样蠕动,尤其是丹田的蠕动。

手往回收蓄劲时,全身都松了下来,长期习练此式,自然丹田饱满,内气充盈,全身放松。

练时是以死步练习,逐渐过度到活步。

纯纯粹粹是以丹田元气来催化关节,发力等等。

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内劲渐渐在体内生长出来,出拳一点贯性劲也不借用,完全是从后腿蹬起的丹田力气,与人动手一出手,自己觉得没有怎么用力
气,可是对方却觉得受到很大的内力冲击。

化劲即练神还虚洗髄之功夫也。

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暗劲之终。

柔劲之终,是化劲之始。

明劲暗劲,亦皆有划劲。

划劲是两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谓短劲。

如同手往着墙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来,故谓之划劲。

练化劲者,与前形式无异,所用之劲不同。

所练之时,将手足动作,顺其前两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顽空不用力,周身内外,全用真意运用耳。

手足动作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腹内之气所用亦不着意,亦非不着意,意在积蓄虚灵之神耳。

呼吸似有似无。

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

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

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

忽然有敌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打他,随彼意而应之。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

化劲成就的标准是,好象与万事万物都有血缘关系,有耳聪目明返老还童之效。

化劲阶段就出了虎豹雷音,这是生命更新的声音。

到了化劲阶段,打人也要用浪头,但浪头下后继的劲道无穷尽,所以变化也无穷,打人跟变魔术似的,身形没有边,这是有了神变。

第一层练拳术之呼吸,将舌卷回,顶住上腭,口似开非开,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着意于呼吸,因手足动作合于规矩,是为调息之法则,亦即练精化气之功夫也。

第二层着意于丹田之内呼吸也。

又名胎息。

第三层此呼吸虽有而若无,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

明劲时呼吸来往宏大,自己能听到声音,暗劲呼吸仍然宏大,但已听不到声音,化劲虽以轻如鹅毛置于鼻端,呼吸出入不有微动,而做到内胎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