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9
教育版
一、课题的提出: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学生要想能够终身发展,必须学会终身学习。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得以展开的前提,每个人只有自觉地依靠基础学力才能完成看书、写算、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弱,必须加以转化,提升他们的学习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

3.改变学校现状的需要。

我校地处西藏边境线,条件恶劣,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他们上课或无精打采、或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家庭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或错误百出,更缺少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

教学课标中明确提出:“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基于以上情况,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策略,有效防止和控制学困生的产生,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课题的界定:调查分析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学校可控的教师行为的角度探索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以求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其改善学习过程与效果,提升学习力,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学困生的现状,分析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出优化教师行为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

3.通过案例研究,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小学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学困生的现状,分析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优化教师行为提升小学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研究。

教师行为决定着教学效益,也直接决定着学困生的学习力。

通过研究,探索优化教师行为,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

用于搜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的发展动向,做好资料信息的加工、处理,指导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2.调查研究法。

用于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及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做好统计、分析。

3.行动研究法。

用于探索研究优化教师行为的策略,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其改善学习过程与效果,提升学习质量。

4.经验总结法。

用于及时总结研究经验,提炼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通过对学困生的观察、调查、访谈等了解学困生的现状,了解我校学困生的情况,集体讨论确定申报的课题。

运用文献研究法,用于搜集、学习与“学困生”“学习力”“教师行为”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的发展动向,做好资料信息的加工、处理,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

(二)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7月)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等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思想素养,形成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建立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原则。

通过课堂实践、专题研讨、反思总结等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探索优化教师行为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

通过课堂观察、反思总结等,进行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三)总结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0月)1.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编写研究成果集。

2.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经过一年的研究,本课题探索出了优化教师行为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策略:1.鼓励表扬激发学生兴趣。

能不能看到学困生的闪光点,这是老师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老师要细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为契机,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保障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我校教师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积极地寻找闪光点,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都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表扬激励。

“积分卡”制度的执行,激励性印章的使用,各种进步的评选等,都很好地引导他们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对待,使他们感觉到只要积极投入,自己也会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持久地认真学习,并乐在其中。

例如我班一位学困生,虽然成绩落后,但他很喜欢发言。

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他,回答错了,不是批评他,而是帮他及时纠正,引导他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他的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关心爱护培养学生情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尊严的个体,学困生也不例外。

很多学
《小学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文/次仁顿珠 那岗卓玛
300
教育版困生长期缺乏关爱,其实他们看似无所谓的行为之下,有一颗期待关怀的心。

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关键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和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爱。

如在给学困生个别辅导时,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嫌学困生进步太慢,布置很多作业,这样只能使学困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更加怕学习,厌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教师在给学困生个别辅导时,精选题目,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做一些针对性地题目。

在辅导过程中,有的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有困难也不愿开口问。

教师主动帮助他们,消除他们的顾虑,这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也“亲其师,信其道”,爱上了学习。

学困生需要温暖,更需要信任和关爱,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无药可治的病人,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3.家校联合给予学生助力。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信息化越来越强的今天,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电话、一线通、QQ、微信等,我校教师通过这些媒介给予这一部分孩子更多的关注,把他们好的表现及时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告诉老师,让老师知道学生的另一面。

当然,除了这些现代化的手段,我校教师也经常使用传统的家长会和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这样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真正做到了学生在校由老师教,在家由家长管,通过外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坚持认真学习,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单位:西藏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
竹 里 馆教学目标:1.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3.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4.学会读诗、品诗、入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重点难点:透过《竹里馆》田园诗,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二、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中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比较鉴赏的阅读方法。

四、作者简介: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

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五、诗歌的特色: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至今这个评价得到了大多学者的肯定。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环节一:读 1.范读、生跟读;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3.找同学读,齐读;4.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环节二:译 1.注释:幽篁( ):幽深的竹林;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2.诗歌大意: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环节三:赏 (小组合作)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

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环节四:重点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六、课堂小结: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七、课堂练习题: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单位:宁夏海原县树台乡树台中学)■文/马建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