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1)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宏观经济学模型与经济计量方法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
(2)通货膨胀与失业
(3)总需求与总供给
(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4.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
(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2)凯恩斯主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3)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
(4)供给学派: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等
(5)新凯恩斯主义:乔治·阿克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5.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2)经济预测与预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3)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如通货膨胀、失业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实践法: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如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

四、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共计4学时。

2.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连续两周完成。

五、作业与考核
1.课后作业:每周布置一次,共计2次。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六、教学资源
1.教材:《宏观经济学》(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参考文献:
(1)高鸿业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3)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3.网络资源: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

1.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反映了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情况。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生产法是根据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GDP;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收入来计算GDP;支出法是根据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来计算GDP。

2.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社会各阶层的实际收入和财富分配。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
没有工作的劳动力。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

通货膨胀率过高会导致经济不稳定,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企业的投资决策;而失业率过高则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降低失业率,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需要权衡的重要问题。

3.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AggregateDemand,A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和企业愿意购买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AggregateSupply,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决定了国民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物价上涨和产出增加;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物价下降和产出减少。

因此,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GDP的增长。

经济增长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的扩大和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包括扩张期、顶峰期、衰退期和谷底期。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

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周期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宏观经济学,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这些基本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影响经济活动而采取的措施,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通常用于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则用于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扩张性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用于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量)用于控制通货膨胀。

产业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

6.经济预测与预警
经济预测是指根据历史和当前的经济数据,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估计。

经济预警系统则是用来监测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以便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经济危机。

经济预测通常依赖于宏观经济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是基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基于统计的。

预测的准确性取决于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可靠性以及预测者的经验。

经济预警系统通常包括一系列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GDP增长率等。

当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预警系统会发出信号,提示可能的经济问题。

7.国际经济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对各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方面。

国际贸易:研究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以及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汇率变动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投资:研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及国际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