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二课《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课标解读:“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既要展示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又要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之间的联系。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在第六单元中南方地区选择了太湖流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和上海。它们作为南方地区富有特色的区域,在地形上主要是盆地和平原,都是南方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区域的选择和内容选择上分别体现了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学生理解时空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有积极意义。
本课以上海为例剖析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因素,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上海的成就。 2.教材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上海在中国的位置。
2
.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上海自然环境的特点。
3.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条件、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
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案例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优越的地理位置
金融中心
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分析现象,探究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3.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区域的发展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区域的人文特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三方面表现
难点: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同时采用地图和图表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归纳我国地理位置的特征及重要意义。
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一些有关上海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说说上海
让学生说说:你了解的上海?
教师点名主题: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3、探究上海
谈谈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工业基础政策支持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结合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图探究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分析上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上海的经济。
(二)历史背景
结合位于上海外滩的银行大楼的图片和P54页阅读卡《曾经的“华尔街”》探究,上海是历史上的亚洲东部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三)工业基础
通过出示上海的名牌产品,如白猫牌洗衣粉、大白兔奶糖、永久牌自行车等,来探究历史上上海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四)政策支持
结合书本图片展示上海浦东新风貌,来探究20世纪90年代中央实施开发浦东战略后,上海浦东发生的巨大变化,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
4、走进上海:
说一说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表现有哪些?(通过图片与文字资料让学生有所感悟)
(1)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
通过出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让学生感悟到浦东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
(2)交通业
出示上海港、上海地铁站、上海国际机场的相关图片,从多个角度说明上海是我国航运中心,而且正向国际航运中心的方向迈进。
(3)制造业
出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图片以及P55图6-54宝钢生产车间,向学生呈现工业历来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优先发展制造业,进一步增强上海的综合经济实力。
5、课堂小结
让学生来小结
6.作业布置
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工业基础政策支持
金融业
高科技产业
制造业
交通业
表现
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