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长坡旧城2006~2010年土壤中土源性线虫卵污染情况论文
2012-2016年度张掖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742017年第10期农业科技甘肃省张掖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市辖五县一区,地理位置为东经97°20'-102°12',北纬37°28'-39°57',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农业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产业结构,再加上农村居民经济和生活水平比较落后,造成了土源性线虫的广泛流行,其中蛔虫是农村地区人群中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
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阻碍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解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及动态变化,对甘州区、临泽县、民乐县3个县(区)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土壤蛔虫卵监测工作,现分析如下。
1.内容与方法1.1材料2012- 2016年连续对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民乐县3个监测县(区)按照经济水平、地理环境、人口等因素,以分层随机的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0户家庭作为监测户,五年共监测农田土壤600份。
1.2采样方法每个行政村采集靠近村边的农田土壤1份,有污染可能的(垃圾堆放点附近,污水排放沟、渠、坑等附近,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工矿企业顺风向,公路两侧,铁路两侧,使用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等)村中其它农田土壤1份,共2份。
优先采集种植蔬菜的农田土壤。
采样时,采集5-20cm深表层土壤,在1m2范围内按照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样品总量不少于50g。
1.3方法1.3.1仪器CX31型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有限公司) TG16-WS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HY-4调速多用振荡器江苏金坛市中大仪器厂)、XH-C型漩涡混匀器(金坛区西域基铭实验仪器厂)1.3.2试剂5%氢氧化钠(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饱和硝酸钠(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1.3.3检测标准及方法参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土源性线虫防治技术方案》(2010版),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通过直接镜检法鉴别虫卵,统计各县区各年份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检出情况。
日光温室根结线虫病发生及防治对策
日光温室根结线虫病发生及防治对策庄浪县日光温室根结线虫病始发于2004年,2005-2007年危害严重,温室损失达40%~60%,该病害成为当时影响全县温室生产的严重障碍。
通过连续多年的集中防治,目前该病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1危害症状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蔬菜的地下根部,尤其是侧根及须根容易受害。
从植株地上部分来看,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病中期,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株体矮小,生育不良,结果少而小,遇轻度干旱或中午光照较强、室内温度较高时,植株萎蔫,灌水后或早晚温度降低时又恢复正常。
发病后期,植株提早枯死。
刨出根部检查,会发现须根或侧根上有肥肿畸形瘤状结,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
2病原及发病规律根结线虫病是由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线虫病害,病原线虫可在土壤5~30cm 处生存,常以卵或2 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3a,在庄浪县日光温室生产中,可周年循环危害,尤其以2月份以后危害表现明显,病土、病苗是我县该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
当地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时,有利于线虫孵化和活动,幼虫在土粒间的水中游动,侵入植物根部引起发病。
线虫生存适温为25~30℃,10℃以下幼虫停止活动,55℃经10min致死。
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地温高、土质疏松干燥、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
重茬地和连作地发病重,发病地块如长期浸水可抑制土壤中根结线虫活动。
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蔬菜中以瓜类(黄瓜、丝瓜、西甜瓜等)、茄果类(番茄、茄子、西葫芦等)受害较重,叶菜类蔬菜受害较轻。
3防治对策与措施由于温室根结线虫病病原和侵染为害的特殊性,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只有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药剂处理相结合的对策,进行综合防治,连续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效。
3.1培育无病壮苗,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采用无病土育苗。
高州市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影响评价
高州市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影响评价作者:罗思亮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5期摘要:高州市土壤环境总体良好,以一级土壤为主,局部为二级及以上土壤。
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有Cr 、Cd 元素,来源于成土母质,同时调查显示,超标区所产的水稻样品并未超过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高州市;地球化学特征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质量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食用安全。
通过对高州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的研究,为土地利用工作中的人地平衡、用地布局及土地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措施的拟定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们于高州市中西部,行政区包括了。
地跨东经110°36′46″~110°22′45″,21°42′34″~22°18′49″,行政区域面积3276km2。
是我国地区著名的龙眼、荔枝、香蕉生产基地,素有“全国水果第一县(市)”之称,同时也是重要粤西地区重要的农业粮食生产基地,建有多个省部级的粮食试验基地。
2.采样方法及测试样品主要为表层土壤样品、垂直剖面样品、农作物样品及根系土样品。
采样方法参考《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0258-2014)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1:50000)》(DZ/T0295-2016)。
3.结论与评价3.1土地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P i,公式如下:按照表1所示的土壤单项污染指数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界限值,进行单指标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
综合等级划分采用从劣不从优原则,即在单指标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划分基础上,每个评价单元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同于单指标划分出的环境等级最差的等级。
研究区表层土壤As、Hg、Cd、Cu、Pb、Zn、Ni、Cr共8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图1),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一级清洁土壤占评价区总面积的96.23%,二级轻微污染土壤占总面积的3.09%;三级轻度以上污染占评价区总面积的0.23%。
岳池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岳池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调查分析为了解我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情况、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实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根据卫生部《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0年版)》,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010年10~12月开展了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调查工作,情况如下:1基本情况岳池县位于川东丘陵区,辖43个乡镇,832个行政村及3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98901人,其中农业人口1050707人,占总人口的87.64%;按照监测方案,在全县43个建制乡镇中抽取白庙镇为监测点,并确定该镇长深沟村403户599人为2010年监测单位。
该村位于岳池县西面,距县城10公里,系丘陵地形,幅员面积8.03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200毫米。
全村总人口1183人,常住人口886人,全村居民饮用水源主要为井水;全村共有厕所435个,其中未经无害化处理厕所(包括露天厕所和简易厕所)386个,有沼气池49个;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农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红薯、蔬菜为主。
村民有赤足下地耕作和用新鲜人畜粪便施肥的习惯。
2调查目的2.1了解和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人群感染情况。
2.2为上级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3调查方法与内容3.1调查点设置:长深沟村村民及3周岁以上常住户口作为调查对象3.2调查点抽样要求:采集调查人群大便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粪三检。
检测钩虫、蛔虫和鞭虫以及其它虫种的虫卵和虫体。
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子法检测蛲虫,参加工作人员由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培训后从事现场流调检验工作,,共查575人。
4结果与分析4.1本年度监测单位共599人,实际检查575人,监测覆盖率为95.99%,检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者265人,总感染率为46.09%;其中钩虫感染262人,感染率45.57%;蛔虫感染7人,感染率1.22%;钩、蛔虫混合感染5人,混合感染率0.87%;另新发现感染长膜壳绦虫1人,感染率0.17%;鞭虫感染0人,感染率0%。
2014年江西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GE J u n, GA0 Xi a o — h u i , HANG Ch u n — q i n, XI E S h u — y i n g ,J I ANG We i — s h e n g,LI Z a o - j u n , LI U Ho n g — y u n,ZHANG J i n g ,HUANG Ch e n g — j i a n,Z ENG Xi a o - j u n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P a r a s i t —
e g y . Me t h o d A s u r v e y w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l i n e wi t h t h e P l a n n e d Th i r d S u r v e y o f Ma j o r P a r a s i t i c Di s e a s e s i n t h e Hu ma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摘要】 目的 了解 和 掌 握 江西 省 2 0 1 4年 土 源 性 线 虫 病 流 行 现 状 和变 化 趋 势 , 评估 防治效果 , 为 制 定 防 治 对 策 提 供 依 据。 方法 按 照 江 西 省 第 3次 人 体 重 点 寄生 虫感 染 现 状 调 查 方 案 开 展 调 查 , 以生态区为基础 , 按 照经 济 条 件 和地 理 方 在全省 3 2 个县 9 2
2015申论考试范文:土壤污染治理
2015申论考试范文:土壤污染治理文章来源:天津事业单位考试/tianjin/?wt.mc_id=bk6876【背景链接】2013年,产自“鱼米之乡”湖南的大米被检出镉超标,被称为镉超标事件。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这份从2005年4月到2013年12月、历时9年完成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治理刻不容缓。
调查显示,“镉”污染近年来增长迅速,已成为影响我国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镉”的生物毒性显着,会给人体带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失调等一系列问题。
除镉外,污染我国土壤的还有汞、砷、铜、铅等重金属和一些有机污染物。
【标准表述】[原因分析]土壤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矿业的“三废”排放。
废渣经雨水淋溶污染土壤,废水经河流污染农田,废气(包括汽车尾气)通过大气沉降在土壤中累积。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农药、地膜的过度使用,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残留。
禽畜饲料中含有铜、锌、砷等添加剂,长期使用禽畜粪便作为有机肥也可造成土壤污染。
三是垃圾围城、围村,污染土壤。
[危害]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修复等特点,一旦被污染,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
土壤污染带来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粮食和农产品重金属等含量超标,影响食物安全。
二是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
三是影响社会稳定。
土壤污染防治涉及搬迁工矿企业的职工安置,农民经济受损和人民群众健康受损的补偿问题等,如不能妥善处理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措施]一,转变理念,建立生态文明考核体系。
土壤污染事件频发是我国环境容量到达临界点的表现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转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
要把土壤污染防治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
某县2005年至2009年土源性线虫感染分析
献 出版社 , 0 6 1 2 4:8. 0
【] S oaio A ii tsG P p toi A e a Ul ao d g ie 7 k lr s k A, l z o ,a a r , 1 t s u ・ud d b a s s t . r
经皮 肾盂 穿刺是诊 断和治疗尿路和肾脏疾病 的常用方法 。最初是
在x线平 片定位进行穿刺 ,有很大的盲 目性。近年来多采用超声引导下 穿刺 。超声 引导 下肾盂穿刺可 以清楚地显示 肾脏及周 围结构 ,可选择安
全 的路径和部位 ,使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此外 ,在超声引导可清楚地
观察到穿刺针尖 的位置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组l个 肾脏穿刺造瘘均一次 9 成 功 ,笳膜扩 张器扩 张后用输 尿管镜再次检查 ,肾造瘘 管位置更 为确 切 ,且 除穿刺针直接损伤 肾组织造成肉眼血尿,无大量 出血及脓毒血症 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成功率 10 0%,与多篇报道一致 。 盆腔 及腹腔恶性 肿瘤导 致的输尿 管梗 阻性 肾功能衰竭 ,往往 是在
se ti h a a e n fm aina r tr l bsr to p ei tn tem n g me to n l g nt ee a tucin: r lm- u o
i r s l [ . rl y 0 1 86 :1—2 . n y eut J U o g , 0 , () 99 3 a r s] o 2 5 9
欧 阳宏 任 义柱 游 炎 富
[] 梁 馨苓 , 明 , , . 性 ’ 2 叶智 史伟 等 急 肾衰竭 43 病 因 、治疗 与预 后关 5例
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
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病省级监测点汝州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年龄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结果共监测1109人,检出土源性线虫阳性139人,感染率12.53%。
其中,蛔虫卵阳性122例,蛔虫感染率11%;蛲虫卵阳性17例,蛲虫感染率1.53%;鞭虫卵阳性1例,鞭虫感染率0.09%;未检出钩虫和其他虫卵。
结论汝州市属于土源性线虫病流行ⅱ类地区,主要以蛔虫感染为主,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监测;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0-02平顶山市辖四县、四区和两个县级市,曾是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流行重点病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达46.2%,广大群众深受其害。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平顶山市疾控中心根据《2012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汝州市设省级监测点,于2012年9-11月进行人群感染情况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抽样方法按地理方位将汝州市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在其中一个片区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总人口数不少于1500人,受检人数不少于1000人。
在监测点采样的同时,向居民宣传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对感染阳性者及时进行驱虫治疗,提升病区人群的防病意识。
1.2 监测方法对年龄在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检测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到其它虫种一并登记;钩虫、蛔虫、鞭虫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计算感染率。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
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报告了解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农村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
结果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10%,活受精蛔虫卵检出率5.50%。
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四种场所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3.00%、10.00%、9.00%和8.00%。
结论四川省农村土壤环境中有蛔虫卵污染,今后防治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等[1]在四川省分布广泛,。
感染人数众多, 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次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检出肠道蠕虫9种.总感染率为39.79%, 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77%、23.12%、6.82% [2]。
根据全国和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2009年对9个省级监测点和1个国家级监测点农村居民的菜园、厕所周边、厨房和庭院4 个环境进行了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监测点内随机抽取10 户, 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
1.2 采样方法菜田取从土表至表层以下2cm 处泥土;厕所、庭院、厨房取表层土; 无土层或土量不够, 以鞋底刮取的土样代替。
采样量每户每类地点1 份, 每份30 g。
1.3 检查方法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蛔虫卵[3]。
1.3.4. 结果判断记录受精、未受精和活受精蛔虫卵数。
1.4 统计分析用Excel 建立数据库, 分别统计不同环境中蛔虫卵、受精蛔虫卵户数和家庭成员感染情况,2 结果2.1各监测点基本情况根据四川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实施方案,按分类布点原则,在全省1个国家级监测点和9个省级监测点开展此项监测,见表1。
2.4监测点居民蛔虫感染和土壤蛔虫卵污染全省10个监测点共用Kato-Katz法检查8365人,蛔虫感染人数244人,全省蛔虫感染率为2.92%。
外来学龄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了解外 来学龄儿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 情况 ,为进一步 采取 防治措施 提供依 据。方法
县 1 所私立 民工子弟学校 ,采用改 良加藤厚 涂片法检 测学生肠 道线 虫感染情 况 ,采用 透明胶 纸肛拭 法检测 学生
蛲虫感染情 况。结果 改 良加藤厚 涂片检查 4 0 7人 ,肠道线虫感染 率 2 0 . 3 9 % ,蛔 虫 、鞭虫 和钩虫 3种肠 道线虫
感染 率分别为 1 3 . 5 1 % 、8 . 8 5 %和 4 . 6 7 % ;蛲虫检测 5 3 6人 ,感 染率 2 7 . 4 3 %。结论
土 源性 线 虫 感 染 率 较 高 ,应 采 取 措 施 进 行 防 治 。
象 山县外来学 龄儿 童肠道
关 键词 :外来学 龄儿 童 ;土源性线 虫 ;感染 率
右。
根 据 学生在 象 山就读 时 间的 不 同 ,分 为少 于 i 年 ,1 ~2年 ,大 于 2年 三 类 ,三 者 问 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 3 . 3 8 1 ,P> 0 . 0 5 ) ,见 表 2 。
表 2 象 山县 2 0 1 2年民工子弟学校
不 同就读 时间肠 道蛲虫感染率
虫 3种 肠 道线 虫 ,感 染 率 分 别 为 1 3 . 5 1 % 、8 . 8 5 %
和4 . 6 7 % ,见表 1 。
作者简介 :宋世忠 ,硕 士 ,副主任 医师,主要从事地方病寄生虫病
防 治 工 作 通 讯 作 者 :宋 世 忠 ,E—m a i l :s s h z h o n g @1 6 3 . e o n l
0 . 5 8 5 ,P>0 . 0 5 ) 。本 次 粪 检 查 出蛔 虫 、鞭 虫 和钩
土壤DDT污染的生物协同降解研究进展
摘要DDT 作为一种典型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中降解速度缓慢,残留半衰期较长,而微生物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自净的关键方式。
本文以DDT 作为土壤典型有机氯污染物,概述了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土壤中DDT 污染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利用蚯蚓作为工程生物强化土壤原有土著微生物降解DDT 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土壤;污染;DDT ;土著微生物;蚯蚓;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21-0183-01土壤DDT 污染的生物协同降解研究进展甄珍魏金华李文清陈小丽刘浩苏敬伦卢逸佳蔺中*(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滴滴涕(DDT )作为一种典型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曾被广泛用作除草剂和杀虫剂。
193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其具有杀虫性,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商业化推广,20世纪40年代正式投入农业生产应用。
20世纪50—70年代,世界各国使用DDT 的总量大约450万t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林业害虫、生活害虫和疟疾等,是首批因具有持久性污染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内的12种有机污染物之一。
虽然世界上已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DDT 已有30余年,但因其结构稳定、不易降解,具有急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绝大多数的土壤、水体、食品和动物体中仍被广泛检出[1]。
DDT 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农业产地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
1DDT 的理化特性和危害1874年德国化学家欧特马-勤德勒首次合成了DDT 。
DDT 一般以白色结晶状固体或者淡黄色粉末的形态存在,没有特殊气味,其蒸汽压是2.53×10-8kPa/20℃,熔点是108~109℃,沸点是260℃,密度是1.55g/mL 。
DDT 不容易溶解于水,但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苯、氯仿以及石油溶剂等有机溶剂。
DDT 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常温下不易被分解。
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
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2016—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报告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线虫病的监测和分析成为了保障农作物生产和土壤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通过对2016年至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的监测和分析,总结了线虫病的发病趋势、主要病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大连市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线虫病的发病趋势从2016年至2022年,大连市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趋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尤其是2019年至2020年,线虫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等因素对线虫病的传播和发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大连市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如棚室种植、连作随茬等措施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剧了线虫病的发病程度。
二、主要病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农田土壤的采样和检测,发现主要的土源性线虫病病原包括根结线虫、钩头线虫等。
根结线虫主要寄生于禾本科植物的根系,并引起根瘤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钩头线虫则寄生于蔬菜等作物的根系,引起钩头线虫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较大危害。
这两种线虫病病原在大连市的农田中分布广泛,其中以根结线虫感染率较高。
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沙土、轻黏土等砂质土壤中,其发病程度受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钩头线虫则主要分布在黑土和砂质土壤中,对土壤的类型适应性较强。
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根结线虫在全市各地均有分布,而钩头线虫主要集中在农田较多的郊区地带。
三、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质量、作物种植结构、耕作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土壤质量的改善、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合理的耕作措施是有效防控线虫病的关键措施。
首先,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调整土壤酸碱性和养分含量。
此外,合理进行土壤翻耕、翻堆和深翻等措施,有效减少线虫的孳生和寄生。
议论文论据素材 土壤污染
议论文论据素材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5日报道,5月末的一天凌晨,三辆卡车来到河北省辛集市大营村,趁着天色昏暗,将卡车上装载的“货物”倾倒进了附近水渠里,直到有人发现并靠近,这些人才仓皇逃走。
没人确切地知道倒进水渠里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但是一个月后,空气中仍能闻出混合的化学品味道。
刺鼻的味道让村民张亚春(音)两年前种下的将近200棵杨树全部枯死,只能砍了当柴烧。
旁边一块地的主人、农民老边(音)蹲在地头掉眼泪,他担心这块作为他一家全部收入的小麦地可能会颗粒无收,因为灌溉用的水就那个水渠。
居住着1500人的大营村的村民不知道谁该为这一切负责。
在村子附近就是化工厂、钢铁厂和皮革厂。
报道称,遗憾的是,这些并非孤立的案件。
中国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和空气污染一样严重的问题。
中国国土资源部在20xx年至20xx年进行了一项调查,20xx年公布了部分调查结果。
该结果显示,中国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的点位超标率为19.4%。
污水灌溉农田面积已经超过330万公顷。
造成土壤污染的各种原因当中包括工厂的有毒废弃物的排放、污水灌溉或过度使用杀虫剂等。
报道称,但实际情况可能更糟。
批评人士认为,在1500个被检测地区布设的1万个点位中提取的土壤样本并不具有多少代表性,没有考虑到所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可能性。
中国土地再生协会高盛达(音)指出,全国有30万到50万公顷土壤受到了污染。
经过3年的筹备,中国政府于5月31日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已经通过的水资源和空气污染防治计划的补充。
土壤污染防治计划预计到20xx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保护性耕作土壤线虫成熟度及区系分析
保护性耕作土壤线虫成熟度及区系分析李慧;李继光;王秋彬;胡宁;娄翼来【摘要】土壤线虫的生活史和功能多样性能够反映土壤健康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耕作措施的改变可能通过影响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线虫的生活史和功能多样性,然而关于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线虫成熟度及区系分析的研究,国内外尚鲜见报道。
为了深入揭示土壤线虫对保护性耕作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作用,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年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线虫成熟度指数及区系分析。
研究发现,与犁耕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自由生活线虫成熟指数MI、总成熟指数MMI、c-p值为2~5的自由生活线虫成熟指数MI2-5和总成熟指数MMI2-5,降低幅度分别为11%、9%、9%和10%,然而对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 PPI 以及 PPI/MI 比值的影响不明显。
线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线虫的富集指数 EI 和结构指数SI,比犁耕土壤分别显著降低56%和24%。
保护性耕作造成的土壤pH降低和可能带来的土壤农药污染,可能是导致其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
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证明,线虫成熟指数MI、MMI、MI2-5和MMI2-5以及结构指数SI与土壤pH关系密切。
综上,土壤线虫生活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于揭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作用。
%Soil nematode life history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are thought to be useful for indicating soil health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Changing tillage practices may affect soil nematode life history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through altering soi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soil nematode maturity and faunal analysis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this paper, soil nematode maturity indices andfaunal analysis were compared under traditional plow tillage (PT) and 6-yr conservation tillage of no-tillage with straw mulch (CT) in Zhangwu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order to examine effectiveness of soil nematode in indicating soil eco-environment change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aturity indexes for free-living nematodes (MI, 11%), for total nematodes (MMI, 9%), for free-living nematodes with c-p values of 2-5 (MI2-5, 9%) and for total nematodes with c-p values of 2-5 (MMI2-5, 10%), as compared to plow tillage. Soil nematode faun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enrichment index EI and structure index SI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lower under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than under plow tillage. Soil acidification and possible soil pesticide pollution induced by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ose effects. Simple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conformed that maturity indices of MI, MMI, MI2-5 and MMI2-5 and structure index SI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 and they can be good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6页(P1329-1334)【关键词】土壤线虫;成熟指数;区系分析;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作者】李慧;李继光;王秋彬;胡宁;娄翼来【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吉林长春130012;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7.2长期以来,评价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土壤生态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1-2]。
2021农村土壤污染的来源调查与防治方法范文3
2021农村土壤污染的来源调查与防治方法范文 我国的农耕文明起源久远,延续至今。
农村及其土地是养育我国人民,促进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
农村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位国民的生活。
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农村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土壤被污染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位国民深思和密切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些农村土地的污染,对于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农业发展中,关于农村事业的现代化正在加速进行,许多的农用土地正被无序和过度的使用,尤其是一些以往在城市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有污染排放性质的企业正在向农村转移,加之农村自身的种植、畜禽养殖和生活垃圾等给农村的土壤带去了一定的污染,使得我国农村的土壤面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农村土壤的污染不仅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安全问题,也给我国农业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制约,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因此,对于这类土壤问题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深层次调查其来源,然后采取有关的措施予以解决,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村土壤污染论述 1.1农村土壤污染 在我国,目前对于农村土壤污染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因此,本文首先对土壤做一个介绍,然后分析一下农村土壤污染。
土壤,作为一种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概念,其定义应是指土地资源的一种自然属性,因此,有学者将土壤定义为那些在陆地的表面层具有肥力和能够使植物等生长的疏松的土层。
土壤的厚度一般规定在2米附近。
农村土壤的污染,就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这些土壤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那些由于自然产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污染物质进入到土壤之中,这些污染物质的数量和性质都超过了我国农村土壤的容纳和净化的速度以及能力,使这些土壤的自然动态被破坏,相关的功能失调、土质恶化,使得植物的数量、种类和质量下降,而且还促使一部分的污染物质通过土壤进入水体或者是大气,使水体和大气环境受到的污染,并最终使人类和动物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州市长坡旧城2006~2010年土壤中土源性线虫卵污染情
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3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64-02
【摘要】目的:分析高州市长坡旧城土壤中土源性线虫污染情况,为从根本上防制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0户,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镜检受精或未受精蛔虫卵,土壤培养法区别死活受精蛔虫卵。
结果:五年间共检查土壤样本200份次。
其中蛔虫卵阳性39份,阳性率为19.5%;钩虫卵阳性25份,阳性率12.5%;鞭虫卵阳性19份,阳性率9.5%;蛲虫卵阳性1份,阳性率0.5%。
结论:随着农村饮用水和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防治,我市的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正稳步下降,但由于当地居民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民仍以徒手操作为主,罹患土源性线虫病的风险仍然很大。
广东省高州市为粤西的一个农业大市,曾经是肠道寄生虫病及土源性线虫病高感染地区之一,寄生虫总感染率高于5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饮用水和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防治,人群中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降至20%以下。
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国家cdc、广东省cdc及茂名、高州市cdc于2006~2010年,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委会开展了为期五年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工作。
现将
5年来土壤中土源性线虫卵污染情况分析如下。
1 监测内容与方法
1.1 土壤采样点:每个监测点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户,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
1.2 采样量:每户每类地点1份,每份30克。
1.3 检查方法:镜检受精或未受精蛔虫卵,土壤培养法区别死活受精蛔虫卵。
1.4 指标:观察土壤中的蛔虫卵、受精蛔虫卵和培养后活受精蛔虫卵以及分辨各虫种并做好登记。
2 相关因素调查
调查监测点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
3 质量控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承担监测点工作任务的各级业务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对监测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负责组织对监测点镜检结果进行复检,严格控制镜检质量。
4 监测结果
4.1 基本情况: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委会地处粤西部,丘陵地貌。
该村总户数1031 户,人口数4289人,常住人口2123人。
全村居民主要饮用井水,厕所总数为975座,其中未经无害化厕所121座,其它无害化处理厕所854座。
该镇全年平均气温为
22℃,年降雨量 1890mm。
居民人均年纯收入4690元。
该镇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
4.2 2006~2010年土壤中人蛔虫卵及其他土源性线虫卵污染情况:2006~2010年每年随机采集长坡镇旧城村委会10户村民的庭院、厕所、厨房、菜田的土壤共40份,每份30克,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进行蛔虫卵的检测蛔虫卵,五年共采集200份次,在四类地点200份土壤样本中,蛔虫卵阳性39份,阳性率为19.5%,钩虫卵阳性25份,阳性率12.5%,鞭虫卵阳性19份,阳性率9.5%,蛲虫卵阳性1份,阳性率0.5%。
各地点土源性线虫卵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75,p>0.05),四类采样地点各种土源性线虫卵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3.18,p<0.01),各地点发现各虫种卵户数如下表。
5 讨论
从土源性线虫卵的检出场所推测人体感染的场所:菜地和庭院土壤检出虫卵较多,由于村民们耕种以徒手操作为主,这可能是农民在各职业人群中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最高的原因,各职业人群间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37.54,p<0.01)。
被检农户的厕所只是简单地挖个土坑,上面搭上木板,农民种植蔬菜多以人粪作为肥料,这就为虫卵的循环污染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厨房土壤中检测出虫卵是通过蔬菜和鞋底的携带所致。
因此,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耕种使用无机肥是预防土源性线虫病
的重要手段。
由于此次调查的农户有限,以及生活习惯健康意识等
的差异,虫卵的实际分布有一定的偏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