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答题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页/共48页
(2015昆明)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第4页/共48页
第15页/共48页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 实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等,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仅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30页/共48页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
第31页/共48页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特性、灵性,可以寄托人 的情感,使情感的抒发更充分,同时也把事物写得活泼 生动,给人以亲切之感。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直到夜郎西。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
答: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 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 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第14页/共48页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请简要分析。
答: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 上了一层银霜,聒噪了一天的鸦鹊悄悄地隐栖在 树上,仿佛不忍惊扰这静谧的夜色,夜渐渐深了, 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 香。(步骤1) /全诗创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步骤2) /抒发了诗人对故园、故人的思念之情。(步骤3)
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 人寻味等。
第24页/共48页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答:画线的两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1)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 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步骤2) /表达了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 悲叹。(步骤3)
如“黑云压城城欲摧”。
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第19页/共48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201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踌躇”在诗中是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的意思。(步骤1) /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 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 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步骤2) /“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作者 怀古伤今,情绪激动,激愤难平。 (步骤3)
《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18页/共48页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动词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容词 如“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第16页/共48页
二、【语言赏析题】 常见提问方式: 1.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2.某句历来被人们传颂,试分析。 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第17页/共48页
(1)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考炼字
炼字: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 界全出。使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 活具体化、生动化。成功的炼字是和炼意紧密 结合在一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3昆明)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 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2分)
第5页/共48页
(2012昆明)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2分)
关键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答:通过描写塞外苍凉萧瑟的秋景,抒发了 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第13页/共48页
天净沙·秋思P93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第26页/共48页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 得好,请简要分析。
示例: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 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 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参考模式:
这一诗句运用了 ……手法,写出了 …… 内容,表达了 ……情感,有……作用。
第27页/共48页
第20页/共48页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 (3)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释字义+描述景象+意境情感
第21页/共48页
1.P53《春望》一诗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深”字用得好。“深”在这里写出草木茂盛的样子,/ 进一步渲染出“国破”的荒凉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诗人在春日中见到人烟荒芜的萧条景象,触目惊心,不禁忧 国思亲。
皎洁癿月光静静地泻在庨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银霜聒噪了一天癿鸦鹊悄悄地隐栖在树上仿佛丌忍惊扰这静谧癿夘色夘渐渐深了清冷癿秋露润湿了庨中癿桂花散収着氤氲癿馨香
《考试说明》要求: 1.初步理解古代诗词的内 容、情感和语言形式。
2.能对古代诗词的内容、 思想、情感和意象等作简 要的鉴赏评价。
第1页/共48页
第9页/共48页
一、【内容情感题】
常见提问方式: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所展现的画面。
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人生态 度? 人生哲理?)
第10页/共48页
渔家傲P92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P156请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见”的妙处。
答:“见”是无意中看到的意思,更形象生 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 适和恬静的心境。
第23页/共48页
(2)某句历来被人们传颂,试分析。 ——考手法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 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等。 表现手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 静、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用典、渲染、 象征、铺垫、抑扬、想象等。 修辞手法:对偶、互文、顶真、双关、夸张、反复、 排比、比喻、拟人等。 五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叙述 、(说明)
2.P20《次北固山下》一诗的“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阔”和“悬”字用得好。(表态) “阔”的意思是“开阔”,表现出“潮平”。(解释字义)春
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 之开阔(描述景象);
“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解释字义)风顺风和, 帆儿高悬。(描述景象)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成画面
答: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夕 阳西下,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 伶仃而立,城门紧紧关闭。
第12页/共48页
(二)把握关键句,体会诗词的感情。 参考模式:通过描写……的景物,塑造了…… 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 的品质或批判了……的观点。)
中考题型回放
第2页/共48页
(2016昆明)诗歌赏析。(第8题,3分) 品读下面的宋代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 怜白发生”的概叹,你对此如何理解?(3分)
赏析诗句题答题方法: 点手法+析诗句+明情感(或意境哲理效果)
第28页/共48页
模拟卷(1)
《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29页/共48页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有感染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 看近却无。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2008昆明)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 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2分)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 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 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第25页/共48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用意?
答:运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步骤1) /诗人以西汉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 臣,前来召自己回朝,(步骤2) /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 国的思想感情。(步骤3)
(2007昆明)诗歌赏析。(共2分) 品读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按要求 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本诗后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请你作简要分析。(2分)
第8页/共48页
一、古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态度 【内容情感题】
二、诗词的名句赏析、语言品味 【语言赏析题】
第6页/共48页
(2011昆明)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2分)
第7页/共48页
1.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第11页/共48页
(一)描绘画面注意步骤:
1 、 找 出 描 写 到 的 主 要 景 物 :山、烟、日、城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山(重叠);烟(长);日(落);城(孤)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 山:重重叠叠。烟:烟雾弥漫。日:夕阳西下。 城:一座孤城。
“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 静的美景(意境情感)。
第22页/共48页
3.P5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 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为什么这两个字用得好。
答:“直”写出“孤烟”之高,“圆”写出“落 日”之低。“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 景象,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