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各地级市CPI指数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各地级市消费物价水平实证分析
姓名:曹睿
学号:201202013002
江西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456.75万,由11个地级市组成。

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11个设区市。

一个省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快慢与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一种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从而客观的表现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状况,进一步表现经济发展的总水平。

根据最新的消费物价统计数据,以2012年为例,江西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2%,居住类价格上涨2.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5%,其中冶金工业下降幅度最大,达9.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7%,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到7.8%和7.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5%。

其统计调查的是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的市场成交价格,在消费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产方面直接关系着买卖双方企业的经济利益。

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消费物价指数并加以分析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分组
我们采用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的划分方法,将江西各地级市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以2012年为例,同上年比较,各地级市的CPI水平如下:
解释: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

我们再根据CPI涨幅的高低来对11个地级市进行分类,将各地级市当年的CPI指数同江西省比较,之差为-0.4%~-0.3%的为A;之差为-0.2%~-0.1%的为B;之差为-0.1%~0的为C;大于等于0.1%的为D。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专案,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著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
下面以2012年数据对11个地级市的CPI进行具体分析:
江西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2%,居住类价格上涨2.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5%,其中冶金工业下降幅度最大,达9.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到7.8%和7.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5%。

赣北
南昌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 5.0%。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7%;服务价格上涨2.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02%。

九江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6%。

景德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7%,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3.4%,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2.4%。

在消费品中,食品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衣着、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分别上涨6.3%、5.8%、2.0%、1.8%、1.7%、0.7%、
0.2%。

赣南
赣州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34%,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12.0%,农副产品类上涨8.2%。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6%,其中冶金工业下降12.0%,建筑材料工业下降4.5%,造纸工业下降4.2%。

赣西
吉安市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比上年上涨2.6%。

从八大类别看,呈现“一降七升”格局。

食品类价格上涨 4.8%,其中粮食、油脂、水产品、菜和调味品分别上涨4.2%、6.7%、14.8 %、17.3%和6.1%;烟酒类价格上涨0.9%;衣着类价格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居住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

全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2%,比上年上涨1.2%。

萍乡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居住类价格上涨3.1%。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

宜春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1.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

新余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3%。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五升二降一平”格局,其中食品上涨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2%,居住上涨2%;烟酒及用品下降0.9%,交通通信下降2.1%,衣着持平。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

赣东
上饶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6%,低于上年2.4个百分点,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衣着、交通通讯类分别下降 4.8%、1.2%;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1%,居住类上升3.7%,食品类上升6.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升 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2%。

抚州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增长2.4%。

八大类消费价格与上年相比呈现“六升二降”。

其中食品类上涨 4.7%涨幅居首,居住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居次,分别上涨4.2%和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0.5%,烟酒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1%。

鹰潭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较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

八项分类指数呈“七升一降”特征。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4.9%,医疗保健和个人
用品次之,上涨2.3%,居住类上涨2.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5%,衣着上涨1.0%,而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4%。

二有关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1.2008-2012年期间各年江西省各地级市CPI计算。

计算公式为:
CPI=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其中:Ip为消费价格指数,P1i为报告期各项代表性商品和劳务价格,P0i为基
期各项代表性商品和劳务价格,Q0i为基期各项代表性商品和劳务数量,为居民生活消费中各项代表性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个体指数。

(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直接计算CPI同比上一年的涨幅)
计算数据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纵向比较,每一年各地级市CPI同比上一年的涨幅比较近似,其中,2008—2012年各年涨幅排名如下(数据出现并列的城市排名不分
而横向比较,各地级市CPI涨幅变化不一,整体表现为2008年的涨幅最大,2009年的涨幅最小甚至呈现负增长,之后各年有增有减,目前研究至2012年,CPI涨幅同比上一年有下降趋势。

2. 2008-2012年江西省各地级市CPI计算。

计算公式为:
CPI= (2008-2012年江西省各地级市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的加权平均数÷2008-2012年江西省各地级市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的加权平均数)×100%
2008-2012年江西省各地级市CPI计算属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计算结果如下:2008—2012年CPI同比上一年的涨幅平均值单位:%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8—2012年CPI同比上一年的涨幅平均值最高的城市为赣州,其次是南昌,再次是九江,其他排名依次为景德镇、萍乡、鹰潭、新余、上饶、抚州、吉安、宜春.。

因此,平均涨幅较高的主要集中在赣北城市,具体为南昌和九江;赣南主要为赣州;赣东为鹰潭;赣西为萍乡。

三、有关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1.增长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某一固定基期水平
2.速度指标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环比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定基发展速度=
报告期水平
某一固定基期水平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每增长1%的绝对值=基期水平×1%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月环比价格指数的计算
基本分类当月的价格指数(月环比价格指数),反映该基本分类(商品集团)与上月比较的价格变动。

计算方法是先计算该基本分类中各代表规格品当月价格与上月价格比较的相对数。

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基本分类月环比价格指数。

以大米为例简单说明某年某月该基本分类月环比指数编制的过程及基本方法:
1、计算代表规格品的平均价格,调查员分别到3个调查点采价,每个调查点每月采价三次。

代表规格品一级大米各调查点的时点价格如下(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以一级大米为例,计量单位为元/每千克):
此例中一级大米的月平均价格为3.586元/千克。

即代表规格品的月平均价格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就是把在三个调查点所采的共9次价格相加,再除以9得出。

2、计算出代表规格品平均价后,再计算代表规格品本月平均价与上月平均价对比的相对数。

假设2012年1月大米的一种规格品价格是每公斤3.314元,
2012年2月份的价格每公斤3.357元,相对数为:
假设大米基本分类共有5个代表规格品,在各调查点代表规格品月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分别计算5个代表规格品的价格变动相对数,再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该基本分类的月环比价格指数:
例如大米,调查5个规格品的价格,即n=5。

规格品一的相对数为1.013,G1=1.013
规格品二的相对数为1.015,G2=1.015
规格品三的相对数为1.023,G3=1.023
规格品四的相对数为1.035,G4=1.035
规格品五的相对数为1.073,G5=1.073
由以上计算可知,大米这一基本分类的环比价格指数为:
即根据各代表规格品价格变动相对数,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大米这个基本分类2月份的月环比指数,基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Gt1、Gt2、……、Gtn分别为第一个至第n个规格品报告期(t)价格与上期(t-1)价格对比的相对数。

第二步:定基指数的计算
由各期月环比指数连乘计算,公式为:
I基=K1×K2×……×Kt
其中:K1、K2、……、Kt分别表示基期至报告期间各期的月环比指数。

第三步:类别及总指数逐级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
=[∑W t-1 (P t÷P t-1)] ×L t-1
L
t
其中:W:权数
P:价格
t:报告期
t-1:报告期的上一时期
Pt÷Pt-1:本期环比指数
第四步:全省(区)指数的计算:
全省(区)指数根据全省(区)城市和农村指数按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金额加
权计算。

第五步:全国指数的计算:
1.全国城市(农村)指数根据各省(区、市)指数按各地居民消费支出金额加权平均计算。

2.全国指数根据全国城市和农村指数按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金额加权平均计算。

第六步:指数的换算方法
I环比=报告期(月)定基指数/上期(月)定基指数
I同比=报告期(月)定基指数/上年同期(月)定基指数
I年度=本年累计定基指数的平均数/上年累计定基指数的平均数
四、有关离散程度及趋势分析
1.2008-2012年江西各地级市CPI的有关标志变异指标及趋势分析。

CPI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产生,其变动也会受到滞后效应的影响,因此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建立CPI预测模型,以充分考虑滞后效应,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模型如下:
为短期影响乘数,表示本期解释变量X变动一单位对被解释变量Y产生
的影响,称为短期影响
为延期过渡性乘数,表示解释变量在滞后期变动一单位对
Y的影响大小,称为X的滞后影响
为长期影响乘数,表示X变动一个单位时,由于滞后效应形成的对Y 的总的影响大小。

2. 我们用全距(R)、标准差(S)、全距率(RHL)、标准差系数即变异系数(Vuw)来衡量。

前两者反映的是绝对差异,后两者反映的是相对差异。

计算公式分别是:
R= Y
max -Y
min
式中:Y
max 、Y
min
分别为江西各地级市CP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各地级市CPI的趋势分析
1.灰色预测建模:根据我国CPI消费指数时间序列的特点是:数据量小、贫信息及高灰度,灰色预测特别适用于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经济系统,因此采用灰色预测的思想分析江西省各地级市CPI的趋势。

分析步骤为:
(1)确定数据序列
(2)对数据序列进行一次累加,生成新序列
(3)构造矩阵和向量
(4)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系数
(5)建立模型
(6)累减还原模型,得到预测值
根据这一方法,应用如下:
结合实证分析,具体CPI趋势图如下:
六、结论及展望
1.整体趋势分析:
2008—2012年CPI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表现为2008年的指数最大,全省CPI数值为110,然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的指数最小,全省CPI为98,之后各年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至2012年,CPI指数同比上一年有下降趋势。

2.具体领域的相关趋势分析:
(1)食品类CPI2008年出现最大值,数值为125;之后呈下降趋势,2009年出现最小值,数值为96,之后各年呈上升趋势,目前将继续出现上升趋势。

(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CPI2008年出现最大值,数值为104;之后呈下降趋势,2009年出现最小值,数值为100,之后各年呈上升趋势,至2012年同比上一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目前趋势呈持续下降状态。

(3)衣着类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趋势为逐年上升。

(4)居住类CPI2008年开始急剧下降,2009年出现最小值,数值为94,之后逐年上升,至2012年同比上一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来仍将处于上升态势。

(5)交通通信类整体变化平稳,数值在100左右,近年来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CPI2008年出现最大值,数值为104;之后呈下降趋势,2009年出现最小值,数值为98,之后各年呈上升趋势,至2012年同比上一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目前趋势呈持续下降状态。

3.关于CPI统计方法改进的建议
(1)较大幅度调高居住的权重
(2)适当调高娱乐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权重
(3)较大幅度降低食品支出的比重
(4)较大幅度降低衣着和烟酒品的比重
4.展望
(1)CPI与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有密切联系,通过CPI的数据能够反映出江西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统筹全局,规避通货膨胀引发的经济危机,协调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步伐。

(2)根据对CPI的趋势分析和预测,通货膨胀形势有所好转,虽然近期CPI 有冲高回落,但未来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3)针对CPI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

①建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制度体系及相适应的资源管理部门
②避免被动地持有固定收益产品(原因是其长期价格上涨速度低于CPI)
③货币供应量将会被适当控制
④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⑤政府和社会对农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加大,以减少食品价格提高对
生活的压力和对各行业生产成本的间接影响。

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CPI指数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

附表一2008年各市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附表二2009年各市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附表三2010年各市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附表四2011年各市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