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卷
分值: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其中1-9题为单项选择题,10—14题为多项选择题,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每题3分,共42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苹果园摘苹果,找成熟的大的苹果,可将苹果视为质点
B. 导弹将目标锁定敌舰的要害,如弹药舱,可将敌舰视为质点
C. 计算飞机在两地间的往返时间,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D. 设计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月球土壤的动作,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
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
A.v2B.2v2﹣v1C.D.
4.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或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v1:v2:v3=3:2:1 B.v1:v2:v3=(﹣):(﹣1):1 C.t1:t2:t3=::1 D.t1:t2:t3=(﹣):(﹣1):1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确定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6.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力是因为受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只有弹簧等弹性物质受外界作用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D .没有重力就没有弹力
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力本质上是电磁相互作用
B .没有弹力就没有摩擦力
C .最大静摩檫力就是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刚要动又未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D .摩擦力总是与摩擦因素成正比
8.下列图中分别以杆和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则所画出的弹力示意图都正确的是( )
9.如图,用一水平力F 将铁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此时铁块恰能保持静止。

现增大水平力F ,则关于铁块对墙面的压力N ,铁块受墙面的摩擦力f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N 增大,f 不变
B 、N 增大,f 增大
C 、N 变小,f 不变
D 、N 不变,f 不变
10.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 =-5t 2+40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最大位移是80m
B .质点的初速度是20m /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0m /s 2
D .t =4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A
B
C D
11. 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沿平
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 小车在20~40s 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 20s 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 小车0~10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0~20s 内的平均速度
D. 小车10~30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12.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处相隔1s 先后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
A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B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C .两球距离始终不变
D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4.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x 1和x 2(x 2>x 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 0处( )
A .若x 0<x 1,两车相遇2次
B .若x 0=x 1,两车相遇1次
C .若x 0=x 2,两车不会相遇
D .若x 0>x 1+x 2,两车相遇2次
二、填空题(15-16题每空2分,17题3分,共15分。


15、①.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
x
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②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纸带上0、1、2、3、4、5、6是计数点,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3=___ ___m/s.
(2)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5=___ _ ___m/s.
(3)依据v3、v5可求得加速度大小为a=___ ___m/s2.
16.在一次利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某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恰好有一滴离开水龙头,空中还有3滴.从第1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滴到盘子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则
每一滴水从水龙头落到盘子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17.物体A对B的压力是30N,如图所示,请选择合适的标度
画出这个力的图示(请用铅笔和直尺作图,否则不得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9分)如图所示,重30N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由零逐渐增大,当F=12N
时恰好能使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1.40
3.30
5.68
8.56
11.95
15.82
求(1)F=8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2)物体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6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19.(12分)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两车不同车道)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B车停止前,A车是否追上B车?
(2)两车何时相距最远,最远的距离为多少?
(3)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20. (10分)每隔0.2s从屋檐滴出一小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水刚落地,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

问:
(1)此屋檐离地高为多少米?
(2)窗户的高度是多少米?
21.(12分)在距地20m高处有一物体A自由下落,(g=10m/s2)
(1)物体A自由下落的时间为多少?
(2)若自由释放A物体,同时在物体A正下方的地面上有另一物体B以速度v0竖直上抛.若B恰好上升到最高点时与A相遇,物体B的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自由释放A物体,同时在物体A正下方的地面上有另一物体B以速度v0竖直上抛,要让A、B在B下降过程中相遇,则物体B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其中多选题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二、填空题(15—16每空2分,17题3分,共15分)
15、① D② 0.263m/s 0.363m/s 0.496m/s2
16、 17、
三、计算题
18.(9分)(1)f1=8N(2)μ=0.4(3)f2=12N
19.(12分)
(1)没有追上;(2)64m;(3)16s
(1)B车停止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A车B车位移分别为:
,则A车没有追上B车
(2)假设经t2S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远,则
(3)B车停止后,A车追上B车还需要运动的时间,
则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为:
20.(10分)
解:(1)由题意知时间间隔为t=0.2s,则第1滴水滴离屋檐高度为
(2)窗户高度为
21.(12分)答案:(1)2 s;(2)10m/s≤v0<10m/s
解析:(1)由h=gt2,得物体A自由下落的时间t===2 s…………(4分)(2)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t=…………①(1分)
s A=gt2………………②,s B=………………③(1分)
由s A+s B=20m…………④(1分),得v0=10m/s…………⑤(1分)
(3)A、B在B下降阶段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当B落地时,A刚好追上B,此时B的初速度为A、B在B下降阶段相遇的最小初速度,设此最小初速度为v min,则: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⑥(1分)
此时A的位移s A=gt2=20m…………⑦(1分)
联立两式得:v min=10m/s…………⑧(1分)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10m/s≤v0<10m/s时,满足条件.(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