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和G1法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被广泛 与行为法案, 为绩效预算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 (OECD) 应用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成员国, 目前国外绩 效预算的研究比较健全。Miekatrien Sterck[ 1 ]以美国等 7 个 OECD 国家为对象,总结了成功实施绩效预算变革的 主要条件。Jack Yun-jie Lee[ 2 ]研究发现绩效预算的影响 取决于目的和实施策略。Elaine Yi Lu[ 3 ]回顾近十年的文 献, 总结了绩效预算的研究史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2003 年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财务维度
经费自给率、 自筹经费比率、 科研经费收入占比、 自筹基建支出占比、 教职工人均经费、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基建投资额 省级优秀毕业论文数、 生师比、 生均图书、 生均教学科研设备价值、 毕 业生就业率、 新生报到率 教育事业经费收支比、 生均事业支出、 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 科研课 题经费平均利用率 举办学术讲座次数、 科研课题立项数量、 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 教师
“ 各级政府、 各 2014 年修订的新 《预算法》 明确规定, 。 高校作 部门、 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我国高校的预算 为事业单位也应当开展绩效评价。目前, 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评价指标不统一, 本文将基于平 衡计分卡和 G1 法建立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绩效预算起源于美国, 1993 年美国通过了政府绩效
会计之 第第 6 期 会 之友 友 2011 2017年年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 期
高 校 财 务
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此后国内 王丽萍 很多学者对预算绩效展开研究。理论研究方面: 并实证 等 [ 4 ]提出了将因子分析和 DEA 组合的评价方法, 赵合云 认为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分析了其可行性;
72
(3) 分红制度奖励给课题组科研人员。 将激励机制扩散到 项目组的外延, 科研经费节约的资金奖励参与科研经费管 这样可以提高高校 理的财务人员、 审计人员及辅助人员, 各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及协调能力,增加积极性和能动性。 发放绩效奖励形式可选择阶段式发放,按科研项目进度 阶段绩效评 阶段性审查发放, 在进度内按专项审计结果、 估结果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绩效工资补贴。惩罚机制可 引入信誉评价机制, 对存在违规的科研项目组负责人按 绩效奖 一定规则调整其信誉评级, 并与项目组成员工资、 制度, 将信誉评级不良 金、 职务职称挂钩; 建立 “黑名单” 信用记录者阶段性或永久性取消其参加其他科研项目的 资格。●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科技部部长万钢: 科技经费管理须建问责机制 [EB/OL] . /news/tech/2011-10/ 19/content_23662730.htm, 2011-10-19. 徐磊.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 [2]李海涛, 思考 [J] .会计之友, 2013 (12) : 109-111.
高 校 财 务
基于 BSC 和 G1 法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研究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吴迎新 张娟娟
基于 BSC 构建四个维度初始指标群, 【摘 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 BSC 和 G1 法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构建方法。首先, 根据 28 所教育部直属 并运用调查问卷法调查其重要性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剔除重要程度低的指标。其次, 最终确立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给 高校相关数据运用 SPSS22.0 对指标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 进一步剔除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 结合序关系分析法 (即 G1 法) 最后, 给出了正 出指标的具体公式。 再次, 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四个维度指标权重, 确定各指标权重。 向指标、 负向指标和中性指标的无量纲化公式。 (G1 法) 【关键词】绩效预算; 评价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 序关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 (2017) 06-0072-04
(1978— ) 研究方向: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张娟娟 【作者简介】吴迎新 , 男, 山西大同人, 博士, 天津大学高级会计师, (1991— ) , 女, 河南周口人, 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有效执行。 建立奖罚结合的绩 (五) 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效问责制 将问责制和问效制结合,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 针 系, 规范绩效评价程序, 建立分类评价的科研评价标准, 对不同的项目性质、 目的和要求设置符合项目本质的考核 要求具有独立性的专家对科 指标;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提高绩 研项目进行评价, 并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 高校应该按照国家政策和社 效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此外, 会的发展和变化, 及时对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不断进行修正 和完善, 以提高绩效指标的科学性。 将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 问责制不应局限于惩罚机制。 相结合, 才能保证问责制有效运行。我国目前的高校纵向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中没有明确对奖励机制和惩罚机 制进行规定, 因此应按激励与问责并行原则弥补和改善高 校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问责制模式设计。 (1) 激励机制设计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 按科研 分级次与科研项目组 项目经费结余情况及使用效率高低, (2) 可按 绩效工资及补贴挂钩。 科研成果转化所获取收入,
[5]
权重, 尽可能降低主观性。 二、 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一) 初始指标的选择 (BSC) 根据平衡计分卡 原理,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 可分为四个维度: 财务、 客户、 内部流程、 学习与成长。 根据 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笔者总结, 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如 表 1。
表 1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 —初始指标
许正中等 提 政府会计下, 绩效预算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6]
出应利用绩效预算建立绩效管理的专业制衡架构, 从而抑 制腐败行为。 黄严 [ 7 ]对法国绩效预算改革从背景、 国外经验借鉴: 认 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为我国暂时尚不具备全面引入绩 效预算的环境,但应当从法制建 设、 公共会计系统、 监督体系等方 面努力, 为实施绩效预算夯实技术 基础; 邹靖等 分析了美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