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keuox油田的静态地质研究

合集下载

油气地质与勘查技术高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选题(110题)

油气地质与勘查技术高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选题(110题)

油气地质与勘查技术高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选题一勘探测井与录井1-对某井测井图的分析2-某构造图模型制作3-对无机成因说的再认识4-对流行的测井解释软件的分析5-顶驱钻机的发展与应用前景6-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7-稠油开采工艺技术进展8-水平井采油工艺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9 XXXX区砾岩储层四性关系解释图版研究10、XXXX区砾岩储层四性关系及油层有效厚度研究11、早期试井解释方法的应用研究12、XXXX区砾岩油藏沉积微相及地质精细研究13、XXXX区成岩储集相评价研究14、低渗油藏段塞液试井分析方法研究15、XXXX区砾岩油藏构造与层序研究16、XXXX区砾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模型研究17、XXXX区特低渗透储层油气区连片分析研究18、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自动划分19、XXXX区沙二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20、XXXX区储层储层流动单元划分21、XXXX区水淹层测井解释22、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盖层综合评价23、天然气层的地球物理测井解释技术24、低阻油气层的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二油气地质1、××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及伤害因素分析2、××油田油气分布规律研究3、××油田砂体展布特征4、××油田地质特征研究5、××油田储层沉积特征6、有效储盖组合及盖层研究(举例说明)7、沉积相分析(举例说明)8、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举例说明)9、碎屑岩储层微观特征(举例说明)10、烃源岩生油潜能研究(举例说明)11、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举例说明)1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应用(举例说明)13、测井资料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举例说明)14、油藏描述技术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15、地层对比方法及应用(举例说明)6、鄂尔多斯西假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17油藏地质研究中流体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举例说明)18、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的演化(举例说明)19、××油田油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20、××油田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21、××油田层段的沉积特征22、××油田储层特征研究23、××油田储层岩及孔隙结构特征24、××地区中生界沉积相研究25、应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26、应用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参数27砂泥岩剖面POR处理方法28、砂泥岩剖面SAND2处理方法30、××地区生储盖组合规律研究31、××地区沉积相与油气富集三安全1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消防控制方案在油田建立与实施3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与体系的实施4与消防安全源头控制5石油运输生产事故隐患的预防6钻井作业风险预评价研究7天然气处理中的危险因素与控制8探析油田企业文化中的安全管理9、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探析四生产测井采油与集输1、×××区块注水开发分析2、×××区块注气开发分析3、×××区块开发效果评价4、×××区块采收率标定主法5、×××区块产能评价6、×××区块注水综合诊断7、×××区块注水方式效果分析8、×××区块配产配注方案设计9、×××区块增注措施10、×××区块开采方式研究11、×××区块开发调整12、×××区块开发方案设计13、×××区块注聚合物可行性分析14、×××区块碱水驱油可行性分析15、×××区块注干气可行性分析16、×××油田(区块)压裂施工设计17、油田开发节能分析18、×××区块压裂方案设计19、×××区块酸化效果评价20、×××区块增产措施分析21、×××区块合理井距确定22、×××区块开发制度确定23、×××油井工作制度确定24、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方法25、注水井管柱失效分析26、复杂断块油藏欠注层分类及治理对策27、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28、油田污水处理29、分层注水工艺技术30、不稳定注水技术31、注水水质处理技术32、注水系统优化33、分层注水管柱设计五钻井1塔里木库西地区油气藏伤害机理研究2、低渗气层压敏效应实验3、钻井完井液侵入伤害半径预测方法4、复杂岩层地应力松驰技术及机理研究5射孔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和保护方法6、塔中地区无固相低渗透钻井液保护储层技术7 钻防漏堵漏技术研究8低渗油田水力完井方法研究9无故相钻井液技术研究10库西地区高压条件下保护储集层钻井液技术11、井下套管围压和压力分析12 复杂钻井中预防井漏与堵漏13、卡钻事故处理研究。

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分类号密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青海察尔汗盐湖地质特征及水动力条件分析英文题目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analysis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ChaErHanSalt Lake in Qinghai province学生姓名韩福星院(系)石油工程专业钻井工程学号 0960323023指导教师罗昭素职称教授二零一一年六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众多盐湖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大型第四纪内陆盐湖矿床之一,面积4704.8 km2。

以液体钾镁矿为主,固液矿并存,并伴生有钠、硼、锂、溴、碘、铷、铯等有用元素。

固体氯化钾资源量2.5424×108t,卤水液体氯化钾资源量2.4355×108t,总计4.9779×108t,占全国已探明钾资源量的97%。

近些年,随着晶间卤水水位的降低,固相中钾盐的开发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由于固体钾矿的产出及分布特点决定了直接开采的难度,为此人们提出了溶解驱动开采方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注入合适的溶剂,溶解固体钾矿成为液体钾矿而又不破坏盐层骨架,然后在合适的部位开采液体钾矿。

因此,开展察尔汗盐湖的地质特征和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对于掌握察尔汗盐湖的特征、成矿条件和开采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分析前人的相关资料和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察尔汗盐湖的地质特征以及盐湖的形成原因。

察尔汗盐湖盆地周边山区火山岩发育,为湖区盐类矿产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组分;差异性运动形成的构造凹陷部位,为盐类矿产的汇聚、沉积提供了空间;干旱气候条件,为盐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必备条件。

通过在察尔汗盐湖进行化学示踪实验技术,重点研究了固体钾盐的液化开采时的水动力条件,测量计算了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地下水的流向及实际流速。

别勒滩试验区的渗透系数平均值为180m/d,有效孔隙度的平均值为18.75%,试验期间卤水的实际流速为1.28m/d,流向55°。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

一名词解释1. 储层表征(ReservoirCharacterization ):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

2. 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是油气藏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

3•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4•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

5.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 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

7•油层组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

&储能参数储能参数(h 、炉、S )eo1. 油藏描述:油藏描述(ReservoirDescription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

2. 储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的功能。

3. 有效厚度夹层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

4. 流体单元模型流体单元模型是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指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储层中进一步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似,并且岩层特点在各处也相似)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

5. 随机建模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一组等概率储层模型的方法。

油田静态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油田静态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1、油层划分与对比油层对比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对油田特征的了解,还是对油层空间构造形态的研究,或是研究生油层、储集层及其生储盖组合特征,都是在油层对比的前提下实现的。

所谓油层对比,系指在一个油田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已确定的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

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有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

目前业已开始应用微体古生物、微量元素、粘土矿物等多种资料作为小层划分与对比,这无疑提高了小层对比的精度。

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和单油层四级。

单油层通称小层或单层,是组成含油层系的最小单元,相当于沉积韵律中的较粗粒部分。

同一油田范围内的单油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并且具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的特征。

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

砂层组是由若干相互临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其岩性基本一致,其上下均为较稳定的分隔层分隔。

油层组是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并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为盖、底层,且分布于同一相段之内。

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底界面。

含油层系是由沉积成因相近、岩石类型相似、油水特征基本一致的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其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

(1)油层对比的依据本文来自阿果石油网在含油层系中,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都客观地记录了地壳演变过程、波及的范围和延续的时间,这为油层对比提供了地质依据。

岩性特征:是指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这些都是沉积环境的物质反映。

岩性特征用以进行地层对比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亦应相同,而不同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也不同。

在地层的岩性、厚度变化不大的较小区域内进行油层对比,依据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就可直接划分对比油层。

在地层横行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岩性组合特征也是油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油田区块油藏工程初步方案

油田区块油藏工程初步方案

油田区块油藏工程初步方案一、项目概述油田区块油藏工程是指对油田区块油藏进行开发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包括勘探、开发、生产、注采等各个环节。

对油田区块油藏进行开发,旨在实现油田资源的最大化开采,并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油田区块油藏工程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整体运作和油田产量的保持和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勘探工程1. 采集地质地球物理数据油田区块油藏工程的第一步是采集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测量、地层调查、岩心采集、岩石实验等一系列工作,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

2. 建立地质模型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建立完整的地质模型,确定油田区块油藏的分布、规模、性质等相关信息。

3. 评价油气资源储量根据地质模型,评价油田区块的油气资源储量,确定油藏的开发潜力。

三、开发工程1. 设计井位根据地质模型和油气资源储量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井位分布,并进行井位规划设计。

2. 钻井作业进行钻井作业,包括井口准备、井筒钻进、固井、完井等一系列工作,保证油田区块的井位得到有效开发。

3. 井轨设计对于水平井、斜井等复杂井型,需要进行井轨设计,通过合理的井轨规划,确保油田区块油藏得到充分开采。

4. 试采试验进行试采试验,评估产能、采收率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规模生产提供依据。

针对油田区块油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钻采设备,确保设备能够适应油田特殊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

四、生产工程1. 井网布置根据油田区块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特点,进行井网布置设计,确保井位之间的合理分布,提高油田采收率。

2. 生产作业进行生产作业,包括提高产能、优化生产方式、提高采收率等一系列活动。

3. 注采作业进行注采作业,包括注水、注气等增产措施,提高油田产能。

4. 调整生产方案根据油田实际产能和采收率情况,及时调整生产方案,提高油田产能和经济效益。

应用储层特征描述降低判别Cerro Negro油田岩石类型的不确定性

应用储层特征描述降低判别Cerro Negro油田岩石类型的不确定性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S OF PETROLEUMVol.25No.2Jun.2017第25卷第2期2017年6月应用储层特征描述降低判别Cerro Negro 油田岩石类型的不确定性R.Martinez 等著郭红刘阳田玉玺译夏竹君校(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摘要:为了确定可采含烃区域,计算其储量和产量,储层的岩石特性是必须了解的。

因此针对阿根廷境内Cerro Negro 油田的地质特点及环境特点研究出了一种方法。

Cerro Negro 油田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的Carabobo 区块的奥里诺科(Orinoco )石油带上,其特点是砂岩未胶结且原油为重质油。

本研究是基于综合不同的岩石特征技术: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岩石类型,通过孔喉尺寸确定Winland-Pittman 方程,此外,还将孔喉尺寸应用到Kozeny-Carman(KC)方程中确定岩石质量指数(RQI)和流区指数(FZI),并获取液压单位。

应用多种技术的目的是:使用大量的可用资料,相互检验并对岩石类型的分类进行调整,区分碳氢化合物含量,降低与储层岩石质量和液压单位有关的不确定性。

此外,水平井和直井的生产测试结果验证了这些结论。

以该油田的93口直井为研究对象,其中8口井有常规资料和特殊岩心分析资料,岩石物理特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是通过常规评价方法获得的(测井解释),且经过岩心资料和压汞毛细管压力(MICP)资料校正的。

关键词:储层特征描述;岩石类型;孔喉半径;测井解释译者简介:郭红(1982—),女,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测井资料解释及新方法研究工作。

·地质应用·0引言Cerro Negro 油田位于东部委内瑞拉盆地的Carabobo 区块的奥里诺科(Orinoco )石油带上,其储层由含8API 的超重原油和未胶结的砂岩构成(见图1)。

地层由下而上依次是:Oficina 组(形成于中新统早期),Freites 组,中新统中期,Las Piedras 组(形成于上中新统时期)和Mesa 组(形成于更新统-上新统)。

静态描述

静态描述
和依据。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油藏静态描述是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油藏静 态描述的首要目的是弄清楚油藏地质规律和控 制因素,为油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油藏静态描述是目前油藏描述的主流,受资料 丰富程度、对地下地质体的认识程度及技术手 段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国内外学者 和研究机构所进行的大多数油藏描述属静态描 述的范围。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2)、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A、岩石学方法
以岩石或岩性特征作为对比标志的一系列方法,其划分单元 为岩石地层单元。 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胶结类型等
特殊的岩层:火山灰层、鲕粒层、煤层、蒸发岩层等 注意:应找岩性突出,分布广泛、厚度稳定的层 方法:沉积旋回法 特点:迅速、简便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1、基本概念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地层层序。 在地层研究工作中,确定一个地区地层层序主 要涉及对这一地区的地层的正确划分,而确定 一个地区与相邻地区地层层序的相互关系,则 将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层对比问题,实际上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岩心上确定岩性特殊、沉积稳定的标准层 ①质纯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及化石层等特殊岩层。 ②化石层、古土壤层,火山灰,钙结核以及湖(海)进事件所沉 积的岩层。 ③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 ④在沉积旋回的分界附近或同一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分界面, 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出现上下组段间的某种特征的明显差异, 如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压实程度的突变性等等, 若易于识别也可做为标准层。
轴反映反射界面,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 测井方法:曲线形态反映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 本质上是岩性对比,是开发阶段的主要手段 特点:资料丰富、快捷但精度相对低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

存在主要问题 Main Problem
●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高度分散 储层非均质性强,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特高含水,“三高一低”矛盾突出 特高含水, 三高一低” WaterToo High Water-cut ●储采严重不平衡,产量递减增大 储采严重不平衡, ReserveReserve-Production Ratio Matched Badly ●采收率低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主 要 任 务 Study Objects 建立反映地下油藏客观的, 建立反映地下油藏客观的,随注水开发过 程而变化的三维定量地质模型 Construct Geologic Models 揭示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进 揭示高含水期砂岩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 进 一步挖掘剩余油潜力, 提高采收率; 一步挖掘剩余油潜力 提高采收率;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maining Oil 形成一套预测剩余油分布的配套方法和技 术;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Predicting Remaining Oil
静态资料
动态资料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数据库
储 层 逐 级 细 分 对 比 地层 格架 模型 沉 积 微 相 断微 层型 构构 造造 微 观 储 层 表 征 微观 结构 模型 流 体 性 质 相带约束 不同含水 期水淹层测井评价 油 藏 参 数 生 产 数 据 测 试 资 料
沉 积 模 型
构 造 模 型
★油藏精细地质研究 Remaining Oil Prediction By Flow Units ★应用非均质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Remaining Oil Prediction By Heterogeneity ★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参数求取 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参数求取 Reservoir Parameter Evalu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Geologic conditions ★地质随机建模 Stochastic Model ★油藏精细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综合预测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Remaining oil Fine Reservoir Simulation

尼日利亚AKPO深水油田储层保护完井液技术_刘晓平

尼日利亚AKPO深水油田储层保护完井液技术_刘晓平

; 。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 2 0 1 0 0 3 1 3 2 0 1 1 1 2 1 4 - - - - , 作者 简 介 : 刘晓平( 男, 山 东 德 州 人, 1 9 8 0—) 2 0 0 2年毕业于石 北京) 油气 家庄铁道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 , 2 0 1 1 年获中国 石 油 大 学 ( 井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 主要从事钻完井液和储层保护方面的研究 。 ( ) 。 联系方式 : 0 1 0 6 9 1 6 5 3 6 7, x l i u@s i c . c n p p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西非及亚太大陆边缘盆地油气田 子课题 “ 西非深水油气田储层保护及岩屑处理 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 ” ( ) 技术 ” 编号 : 的部分研究内容 。 2 0 0 8 Z X 0 5 0 3 0 0 5 0 0 8 - -
1 2 3 4 , , L i u X i a o i n Y a n J i e n i a n X i n X i i n Z h a n F e n i n p g, g j g g y g ( 1. S i n o e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r o r a t i o n, B e i i n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MO E p p p j g, ( ( ) ) , , , L a b o r a t o r o P e t r o l e u m E n i n e e r i n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o P e t r o l e u m B e i i n B e i i n 1 0 2 2 4 9 K e y f g g y f j g j g y C h i n a; 3. CNO O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B e i i n 1 0 0 0 2 7, C h i n a; 4. S i n o e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P e t r o l e u m j g, p f , , , ) E n i n e e r i n e i i n 0 0 1 0 1C h i n a g gB j g1

西非深水AKPO油田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西非深水AKPO油田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60卷增刊1 中国造船V ol.60 Special 1 2019年1月SHIPBUILDING OF CHINA Jan. 2019文章编号:1000-4882(2019)S1-0062-11西非深水AKPO油田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杨宝泉,苑志旺,顾文欢,段瑞凯,张会来,陈筱(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摘要尼日利亚AKPO油田是中海油在海外第一个投产的大型深水油田,也是典型的深水浊积砂岩油藏。

要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控制开发设计风险、部署高产开发井和生产优化管控是关键。

为此,必须通过多维度资料录取减少地质油藏认识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减小方案设计风险;必须不断深化深水浊积储层的刻画精度,滚动评价和优化开发方案,实现开发井高效部署和开发效果最大化;基于时移地震技术,结合精细油藏数模模拟和改进的可动储量表征方法,定量表征大井距剩余油分布,实现加密井高效部署。

以技术为保障,AKPO 油田实现了近6年的稳产,累积产量达到7000万m3,为中海油海外产量增长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也对其他海上油田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深水油田;浊积水道;挥发油;高效开发;剩余油中图分类号:TE 32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深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自1975年成功钻探第一口深水探井以来,世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进展迅速,全球已在19个沉积盆地获得深水油气发现,70%以上分布在墨西哥湾北部、巴西东南部和西非三大深水区近10个沉积盆地。

目前全球深海油气探明可采储量排在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美国、安哥拉、尼日利亚、澳大利亚[1]。

AKPO油田位于西非尼日利亚近海OML130区块,水深1300 ~ 1450 m,距海岸120 km,位于尼日尔三角洲区,油田从上到下分为6个油藏(AU/AL/B/D/EF/G),储层埋深3100 ~ 3700m,储层沉积类型为深水浊积水道、朵叶复合体,孔隙度20% ~ 25%,平均渗透率1100 mD,属于常温常压油藏。

静态GPS定位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静态GPS定位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3 静态GPS在矿井地质勘探钻孔定位及复测中的应用
静态GPS技术在矿井地质勘探钻孔定位时,通过伪距法定位,避免了过去复杂的操作流程,通过载波相位测量等数据处理准确的定位,伪距法定位的结果精准可靠,是目前定位操作中最先进、最优越的技术。
静态GPS技术在矿井地质勘探时复测速度很高,复测的速度主要由初始化所需时间决定,而初始化所需时间是指开始测试时GPS整个数据处理工作,正式进入测量工作中所需要的时间,其影响因素由接收机的性能及接收卫星的数量和质量等决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测量工作中通常初始化所需时间20s一2ndn,工作卫星的数量通常是3颗到7颗。
静态GPS技术在矿井地质勘探钻孔定位复测应用情况。
3.1 作业效率高
静态GPS技术复测时,矿山工作网络需要与国家控制网连接的矿区三角控制网连接,其工作半径平均变长为4km左右,最长的边长也在10km内,静态GPS工作半径是在20km左右,满足了静态GPS工作半径在数据处理时速度高和准确。有3台套仪器,每站1人来完成仪器操作、搬运,每站工作40rain以上,基本可求得该站三维值,作业效率高。
3.5 选点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
静态GPS测量,不要求测站间相互通视,选择工作点空间大、灵活多变,不需造标,节省了资金投入,有效的降低了布网所需要的费用,应用最先进的技术而却不需要过多的作业费用。
4 静态GPS定位技术在地质勘测中的不足及改进
4.1 传播区域的误差
静态GPS测量是应用电磁波的传播,关键是在于对卫星和接收机之间距离的准确计算,距离是根据传播时间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而定,而在时间确定之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唯一的,电磁波在增空中和在大气层中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在大气层中信号要受到电离层和对流层的重重干扰,GPS系统只能对速度进行平均计算,在某些具体区域GPS技术测量出来的结果肯定存在误差。

地震勘探技术——给地球做CT探测深部油气资源

地震勘探技术——给地球做CT探测深部油气资源

70学术ACADEMIC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刘建勋 袁永真石油天然气资源深埋在地下千米,是如何形成的呢?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是如何找到油气宝藏的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沉积盆地中。

沉积盆地在一定的地质时期,接受沉积物的沉降形成较厚的沉积岩,同时大量的生物遗体包括浮游植物、细菌、高等植物等沉淀下来;随着沉积层越来越厚,下部沉积层被压扁、固结;随着地壳运动,海水退去,沉积岩地层形成褶皱,并产生断裂,当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随着地壳沉降达到一定深度时,开始生成大量油气,油气最先充满生油岩,随后沿着断裂或裂缝向上运移;当油气充满与生油岩紧密相连的致密岩石后,便形成了非常规油气藏,剩余油气继续向高部位运移,最终在有利部位形成常规油气藏(图1)。

我国陆域的主要含油气沉积盆地包括: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东北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还有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南华北盆地等(图2)。

位于这些盆地的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等是我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区。

近年来,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增长,为了减少我地震勘探技术——给地球做CT探测深部油气资源图1 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过程国油气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要寻找深埋在地下几千米的深部油气资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地质人员几十年的工作积累,通过不断的方法试验和总结,吸取和引用新技术、新理论,研发高精度的勘探装备,建立了一整套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和技术体系。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石油勘探方法。

主要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观测地下的各种介质的密度、磁性、电性、速度等物理差异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油气储藏构造。

目前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探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下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88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地处滨里海盆地东缘的乌拉尔-恩巴盐丘构造带中部的肯基亚克鼻状隆起。

该油田是中石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在哈国境内主要勘探开发区域。

2010年该油田更改为四层小井眼水平井裸眼完井后,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近10口不同类型水平井施工,其中近两年完成的H8088和H8089井均为石炭系目的层(149.2mm)小井眼水平井,水平段长450~550m,两口井的顺利完钻,为该油田水平井钻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1 工程地质概况盐下油田主要井身结构如下:导管:¢660.4m m ×210m +¢508m m ×210m ,一开:¢444.5mm×1200m+¢339.7mm×1200m,二开:¢311.2mm×3720m+¢244.5mm×3720m,三开:¢216mm×4600m+¢177.8mm×4600m,四开:¢149.2mm×5150m+¢142mm完井管串肯基亚克盐下油田自上而下分别钻遇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泥岩、石膏、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

下二叠系孔古阶盐层P1Kg下部地层存在大段盐层、纯石膏层和高压油气层,且过渡带存在风化壳残积层,地层微裂缝、裂缝发育,高低压同层,导致漏、喷、卡、塌等复杂事故频发。

2 钻井液技术难点(1)上二叠统巨厚含膏泥岩和盐膏层,钻井液极易受到石膏污染,造成钻井液黏度、切力与滤失量升高,钻井液流变性能变差,导致钻头泥包和地层蠕变缩径,极易造成遇阻和卡钻等复杂情况[1]。

(2)下二叠统孔古阶盐层P1Kg下部地层存在大段盐层、纯石膏层和高压气层,钻井液密度大,流变性调控难度大,易压差卡钻。

(3)三开高压油气水活跃,断层及风化壳裂缝性地层易发生失返性漏失,高低压同层,钻井液密度窗口窄,防漏堵漏难度大。

应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层连通性——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例

应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层连通性——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例

应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岩溶型碳酸盐岩储集层连通性——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例周波;蔡忠贤;李启明【摘要】提出了一种研究超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集层连通性的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岩溶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先根据测井、岩心数据构建油藏流体渗流静态地质格架,然后综合应用压力、产能、流体资料,判识井间流体连通性.【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7(028)006【总页数】3页(P770-772)【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静态资料;动态资料【作者】周波;蔡忠贤;李启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斜坡上的塔河油田,是近年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发现的亿吨级碳酸盐岩大油田(图1)。

该塔河油田奥陶系于1998年10月实行滚动勘探开发。

2002年以来,奥陶系油藏见水井越来越多,油井含水率上升加快,老井产量大幅度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井间流体的连通性研究,已成一项迫切的工作。

研究表明,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以溶蚀孔洞与构造裂缝为主,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明显受控于构造变形与岩溶作用。

储集层段和储集体非均质性十分强烈,纵横向差异较大,但总体呈现出似块状结构[1],储集孔隙几乎完全是次生的。

这使它难与碎屑岩储集层相比,因而被称为准层(块)状储集体[2]。

鉴于奥陶系油藏储集体裂缝和溶洞带呈水平分布,具有准层状分布的特征,因而潜流带中流体主要沿水平方向运动,储集体发育带剖析采用了水平框架模型。

笔者选取了塔河油田四区T402、TK412和TK4213口相邻井作为研究对象。

将每口井的测井曲线、岩心分析资料和生产测井确定的产液段分别标定出来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个横向连续的储集体带,这就是可能的流体连通井段(图2)。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回接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回接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回接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国西部滨里海盆地东缘的肯基亚克构造带上。

该油田地质构造复杂,油藏压力高,油气异常活跃,密度安全窗口较小,易喷、易漏,钻井和固井难度较大。

通过研究分析,优选胶乳水泥浆体系、优化环空浆柱结构,设计合理的扶正器安放位置、改进回接固井工具、附件以及完善配套的固井工艺等多项措施,提高了尾管和回接固井质量,消除了回接固井后期套间压,满足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套间压胶乳水泥浆防气窜回接固井本文通过研究选定胶乳水泥浆作为尾管和回接固井首选水泥浆体系,提高了尾管和回接固井水泥胶结质量,有效地阻止油气上窜,形成一套适合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固井的配套工艺技术。

1 基本概况1.1 地质特点和井身结构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岩性特点:(1)在浅层岩盐层中存在高压水层和伴生气。

(2)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油气极为活跃,压力系数分别为 1.74~1.85和1.84~1.90,且油气中含有H2S气体。

(3)油层段孔隙裂缝发育,承压能力低,泥浆安全密度窗口小,一般在0.02g/cm3左右,易漏易喷(如表1)。

1.2 固井技术的难点固井难点主要表现在:(1)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中生界是一套成岩性差、弱胶结砂泥岩互层、水化后易发生垮塌和漏失。

(2)下二叠统孔谷阶组为含膏泥岩,盐膏层、盐岩层,易膨胀缩径和塑性流动,下套管易发生套管粘卡,固井作业出现高泵压。

(3)下二叠统和石炭系为高压油藏,溢漏同层,安全压力窗口小,易发生井漏或井喷事故。

2 影响回接固井质量的原因分析2.1 顶替效率差,窜槽严重目前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没有水泥干混设备和水泥混配的过渡罐等装置,这对水泥浆体系和添加剂选择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加重材料无法有效掺入水泥中,使得泥浆与水泥浆不能形成有效的密度差(0.24-0.48g/ cm3),无法加入性能优良的固体防气窜剂等因素。

在回接固井施工中容易发生互窜现象,水泥浆的顶替效率低。

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石石;常志强;徐艳梅;阳建平;初广震【摘要】Characteristics of Kezilesu Group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their development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outine thin-sections,cast thin-sections,physical property and grain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rvoir rocks are dominanted by feldspathic litharemte and lithic sandstones with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andthe pore types are mainly secondary pores including intra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inter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and micropores. The mercury intrusion curve has high displacement pressure, indicating thatthe sorting of pore throats is poor and the pore structure feature in small pores and fine throats. The development of Kezilesu Group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Akemomu gas field has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grain sizes, debris content and diagenetic compaction, 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For reservoir rocks were deposited under the control of braided rivers,their quality improves with grain size enlarging, debns content increasing and enhancing of dissolution. On the contrary,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of carbonate, clay and siliceous mineral formed during the post-diagenesis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reservoir rocks.%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有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微孔隙等;压汞曲线排驱压力较高,一般孔喉分选较差,总体具有小孔细喉的孔隙结构特征.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发育程度与碎屑颗粒的粒度粗细,岩屑含量以及成岩阶段的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辫状水道控制下的碎屑颗粒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就越发育;压实作用及成岩后期的碳酸盐岩、粘土类、硅质矿物的胶结作用不利于储层发育.【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6页(P506-510,535)【关键词】成岩作用;沉积相;砂岩;储层特征;阿克莫木气田;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作者】石石;常志强;徐艳梅;阳建平;初广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阿克莫木气田位于西部重镇喀什市的西北,是自1977年发现柯克亚凝析气田以来,塔西南山前的又一重大发现[1]。

基于油田开发数据库的定向井静态数据校正算法实现

基于油田开发数据库的定向井静态数据校正算法实现

基于油田开发数据库的定向井静态数据校正算法实现
刘馨;王晔;刘燕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界》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随着A2系统上线运行的持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
信息化技术群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信息化与油田技术进步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开发布井的空间越来越小,新钻定向井的数量越来越多,定向井地下井位、井深、厚度对储层描述、开发布井等工作的影响非常明显,为充分利用定向井实钻轨道参数、井位坐标等静态数据资源,实现定向井静态数据校正的方法,把数据库建设以及油田开发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定向井的静态数据校正,对油田生产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刘馨;王晔;刘燕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大庆165001;大
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大庆16500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
公司第一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大庆16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13
【相关文献】
1.辽河油田开发静态数据库系统建设 [J], 张超环
2.基于Gabor特征的遗传算法实现静态手势识别 [J], 涂心琪; 兰红
3.基于神经网络的静态手势识别算法实现 [J], 包兆华; 高瑜翔; 夏朝禹; 郭春妮
4.基于神经网络的静态手势识别算法实现 [J], 包兆华; 高瑜翔; 夏朝禹; 郭春妮
5.基于EPDM的油田开发动静态分析一体化应用系统的研究 [J], 张楠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肯基亚克油田石炭纪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肯基亚克油田石炭纪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总之,根 据 上 述 描 述 的 岩 性 特 征 并 结 合 测 井 曲
线,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对 [4-5] 旋回 特 征 进 行了分析。肯基亚克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表现为多 个向上变浅的旋回(图2)。表1 总结 了 上 述 井 所 代 表的不同微相的储层特征。图3示意了这4口井在 孤立台地边缘不同相带的分布位置。
肯基亚克油田石炭纪孤立碳酸盐台地 边缘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赵 中 平1,邓 宏 文1,刘 慧 峰2
(1 中国地质大学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2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21)
摘要:碳酸盐岩台地是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主要环境之一。通过对滨里 海 盆 地 东 缘 肯 基 亚 克 油 田 石 炭 纪 孤立碳酸盐台地储层的沉积和成岩特征分析以及储层预测研究,指出孤立碳酸 盐 岩 台 地 边 缘 相 带 窄 ,相 变 快,储 层 质量明显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其中台地边缘 礁 滩 相 属 浅 水 高 能 沉 积,成 岩 作 用 过 程 中 又 经 历 了 较 强 烈 的 白云岩化、溶蚀等有利成岩作用的改造,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最主要相带。总之,肯 基 亚 克 油 田 石 炭 纪 孤 立 碳 酸 盐 台 地 独 具 特 色 的 沉 积 和 成 岩 作 用 特 征 ,为 类 似 储 层 的 预 测 提 供 了 极 好 的 范 例 。
1 14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2011 年
表 1 肯 基 亚 克 油 田 石 炭 系 开 阔 台 地 相 与 边 缘 浅 滩 相 特 征 对 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open marine platform facies a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油田的静态地质研究1、油层划分与对比油层对比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对油田特征的了解,还是对油层空间构造形态的研究,或是研究生油层、储集层及其生储盖组合特征,都是在油层对比的前提下实现的。

所谓油层对比,系指在一个油田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已确定的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

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有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

目前业已开始应用微体古生物、微量元素、粘土矿物等多种资料作为小层划分与对比,这无疑提高了小层对比的精度。

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和单油层四级。

单油层通称小层或单层,是组成含油层系的最小单元,相当于沉积韵律中的较粗粒部分。

同一油田范围内的单油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并且具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的特征。

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

砂层组是由若干相互临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

同一砂层组内的油层其岩性基本一致,其上下均为较稳定的分隔层分隔。

油层组是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并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为盖、底层,且分布于同一相段之内。

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底界面。

含油层系是由沉积成因相近、岩石类型相似、油水特征基本一致的若干油层组组合而成,其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

(1)油层对比的依据在含油层系中,地层的岩性、沉积旋回、岩石组合及特殊矿物组合等,都客观地记录了地壳演变过程、波及的范围和延续的时间,这为油层对比提供了地质依据。

岩性特征:是指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这些都是沉积环境的物质反映。

岩性特征用以进行地层对比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亦应相同,而不同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其岩性特征也不同。

在地层的岩性、厚度变化不大的较小区域内进行油层对比,依据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就可直接划分对比油层。

在地层横行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岩性组合特征也是油层对比的重要依据。

岩性组合是指剖面上的岩石类型及其纵向上的排列关系。

它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一岩性层,纵向上仅其它特征有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类型组成的互层;以某中岩石类型为主,包含其它夹层;岩石类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等四种类型。

沉积旋回:是指在地层剖面上,若干相似的岩性在纵向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现象。

其中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岩石的粒度上,称之为韵律性。

沉积旋回可以划分为四级:一级旋回由一套包含若干油层组在内的旋回性沉积组成,相当于生、储组合或储、盖组合;二级沉积旋回是由不同的岩相段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它包含若干砂岩组所组成的几个油层组;三级沉积旋回由同一岩相段内几种不同类型的单层或者四级旋回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四级旋回包含一个单油层在内的不同粒度序列岩石的一个组合。

地球物理特征:由于地层的岩性特征不同和地层内所含的流体性质不同,它们在测井曲线上的形态就不同。

(2)油层对比的方法①确定标准层及建立油田综合柱状图;②单井资料准备及选择水平对比基线。

(3)油层对比的步骤①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②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层组;③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④连接对比线。

小层对比完成后,编制小层分层数据表,并依据此表可编制小层平面图、油层剖面图、油砂体连通图等图件,作为对油层特征研究和评价的基础。

2、储层特征研究储层研究是油藏研究的核心,只有在科学地、系统地、定量化的储层研究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才能准确地评价油藏,预测最终采收率。

(1)储层研究方法储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地质分析方法是根据钻井取心资料和野外地面露头的观察描述以及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微观孔隙结构、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以及储层的物性、含油性特征。

②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在取心关键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测井资料数据库,运用数学地质的方法,研究岩性、物性、含油性与测井信息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的最佳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储层参数从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求取。

这样就可以使储层参数在平面乃至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得以表征。

同时可以通过岩电对比进行沉积微相的研究。

③地震方法把地震资料同测井、地质及油藏工程等资料结合起来,并利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声阻抗反演技术、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及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来圈定储层的横向展布,确定厚度变化,估算孔隙度,预测岩性变化、含油气性变化,监测热采前缘等。

④储层动态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在注水井测吸水剖面、在自喷井上测产液剖面、在抽油井上进行环空测试,以及进行示踪剂测试、压力监测等方面,用以研究储层的生产动态。

(2)储层研究内容储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个方面:①储层非均质研究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的各种属性都存在及不均匀的变化。

它分为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两个方面。

宏观非均质性包含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三个方面。

层间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包括层内垂向上渗透率的差异程度、最高渗透率段所处的位置、层内粒度韵律、渗透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层内不连续的泥质薄夹层的分布;层间非均质性是对一套砂泥间互的含油层系的总体研究,属层系规模上的储层描述,包括各种沉积环境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作为隔层的泥质岩类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砂体的层间差异;平面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以及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

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是指微观孔道内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因素。

主要包括孔隙、喉道的分布、孔隙结构特征、粘土基质及砂粒排列的方向性等。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是认识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制订合理的油气开采方案的基础。

②裂缝性储层研究裂缝是指由于构造变形作用或物理成岩作用形成的,在岩石中天然存在的宏观面状不连续体。

裂缝性储层是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的储层。

作为一种特殊的储集类型,它与孔隙性储层相比具有其独有的复杂性,即具双重介质的结构,最常见的特征是孔隙度低,渗透率高,非均质强,开采难度大。

对裂缝性储层的研究主要研究裂缝的成因、类型、特征参数(组系、张开度、大小、间距、密度、产状、孔隙度、渗透率等)、分布规律几个方面。

③地质因素研究主要研究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构造影响。

④储层模型的建立即建立一个储层各项参数在纵向、平面乃至三维空间上分布的可定量描述出来的储层地质模型。

根据不同开发阶段和不同研究任务要求,可分别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

⑤储层综合评价储层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制订和调整开发方案作地质依据。

储层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储层微相类型、建立“四性”关系、明确储层分布规律、评估流动单元的连续性、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评价、储层丰度评价、油气分布规律预测等内容。

选用的参数有:有效厚度、有效厚度钻遇率、有效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及碳酸岩含量、孔隙结构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等。

此外,还有压力、产量、采油指数等参数。

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型主因子分析、多种非线性单相关回归等数学分析方法来任选上述各参数,作为评价参数。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权重”评价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模拟试验法等。

3、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1)常用的资料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动态资料、测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

(2)研究内容①断层研究:井下断层识别,断点组合,断面构造图的编制,断层活动发育史研究,断层封闭性研究。

②构造裂缝的研究(略)。

③油气田地质剖面图及构造图的编制。

4、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研究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是开发油气田的能量,也是重要的基础参数。

(1)地层压力的研究研究地层压力的主要参数,包括:上覆地层压力、静水压力、压力梯度、地层压力、异常地层压力、原始油层压力、油层静止压力、井底流动压力、折算压力。

预测异常地层压力的方法有地震勘探法、钻井资料分析法、地球物理测井法。

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方法有实测法、压力梯度计算法、试井分析法。

(2)地层温度的研究含油气区地层温度的研究包括:古地温研究和含油气区地温场分析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两个方面。

对油气田开发阶段主要研究后者,其主要参数为地温梯度(或级度),大地热流值。

地温资料的获得主要是采用关井试测和外推法求得。

(3)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藏的驱动类型是:地层中驱动油气向井底以至采出地面的能量类型,这与地层压力和温度密切相关。

油气藏的驱动能量,包括岩石及其中流体的弹性能,含水区的弹性能和露头水柱压能,溶解气的弹性能,游离气顶的弹性膨胀能,油藏的重力驱动能。

油藏的驱动类型是通过研究岩石结构、流体性质、地下温度及压力特征来确定。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驱动类型是变化的原始驱动能量是递减的,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及时掌握这种变化,采用有效的开采工艺减缓这种变化或用人工注入驱替剂来控制这种变化,以确保产能的稳定和提高采收率。

5、油气储量计算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储量计算,主要计算已开发探明储量(1类),它是为开发分析和管理提供依据,在开发过程中主要对其定期复核,且当提高采收率的措施实施以后,还应计算所增加的可采储量。

对复杂油气藏,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算准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