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所得税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度收⼊-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资税=应纳税所得额×⼯资税税率。

专项附加扣除的项⽬有:⼦⼥教育、继续教育、⼤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赡养⽼⼈。

对于上班族⽽⾔,接触最多的⼀种应该是了。

虽然说个⼈所得税通常是公司代缴,但是⾃⼰还是知道怎么算最好,毕竟,如果今后做兼职,有劳务收⼊的话,超过⼀额也是要缴纳个税的。

那么个⼈所得税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下⾯⼩编就为⼴⼤上班族详细讲解下个税⽅⾯的知识。

⼀、个⼈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常⽤的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乘适⽤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总额-个⼈缴交额-个⼈缴交额-免征额。

其中:
1、⼯资总额:指各单位在⼀定时期内(⼀般是⼀个⽉)直接⽀付给本单位全部职⼯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资、计件⼯资、奖⾦、津贴和补贴、加点⼯资、特殊情况下⽀付的⼯资等项⽬。

2、缴交额、住房公积⾦个⼈缴交额即为员⼯当⽉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个⼈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3、免征额:5000元
⼆、个税的税率是多少?
个⼈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资、薪⾦所得,适⽤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资、薪⾦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级为45%,最低⼀级为3%,共7级。

2、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按年计算、分⽉预缴税款的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级为5%,最⾼⼀级为35%,共5级。

3、⽐例税率。

对个⼈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所得税,适⽤20%的⽐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20%的⽐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次性收⼊畸⾼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成。


三、个税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所得税免征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

⼀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2、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它是按照⼀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

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综上所述,在个⼈所得税计算公式中,有⼏个因⼦要弄懂,像应纳税额就是⼯资总额扣减掉的余额,⽽适⽤税率则可以对照个税税率表得到。

⽬前,我国个税实⾏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也就是说应纳税额越⾼,适⽤税率也越⾼,最⾼可到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