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境中有效识字刘燕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境中有效识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下面就如何在语境中有效识字谈谈我们教研组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几点感悟和看法。

(一)我们相信,只要深入研究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身心及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多渠道组织学生认字、识字,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常合作、多交流、勤总结,学生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认字、识字效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逐步提高。

一、注重总结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并迁移到课外让学生自主找方法、用规律去主动获取识字方法。如张老师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的识字时,抓住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识字,将自己认识的字、词、句与课文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

二、积极倡导随文识字,力求认写分流。

随文识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的人物、生活这些鲜活熟悉的内容入手,以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采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杨老师教学《荷叶圆圆》一文识字中,就注重了识字卡片与儿童感兴趣的课件,引导学生识字,给予儿童爱与美的启迪,创设了一种温馨而富有情景的识字环境,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去认读生字。

三、注重认写同步,互相促进。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阅读,而低年级的阅读,还在于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具体语言情景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如在教学《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积极运用生字魔方让学生个别读、同座认读等形式,满足儿童识字后急于阅读的急切欲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荷、是、朵、机、美、绿”重点认识字形,其中“绿”虽不是需要描写的重点识记的生字,但老师基于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了解,也作了重点教学。尤其通过老师让学生看清“绿”字右下像水不是水的部分,并让学生记一记这部分的笔画,能有效避免学生将来写错别字。这也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朝精细化记忆发展。

四、细致到位的写字指导

整个写字指导,老师是向大家呈现了一个由整体——部分——细节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教师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如在教学“朵”和“机”这

两个字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这2个字相同的地方。接着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字都带“几”字,但是写法不同,“朵”上的“几”没有钩。然后,老师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书写的每个关键笔画。课堂上,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对学生正确识记字形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老师的指向不仅仅是把字写正确,而是更关注学生是否能把字写匀称美观,这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六、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关注知识的拓展。

在《荷叶圆圆》的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反复的带动作美读,在读中识字、读中感悟文情、文意与文美。此外,教师适时声情并茂地范读,发挥其感染力,关注每个学生。在此指导的过程中,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温馨提醒。杨老师还利用黑板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背诵。这样,学生既能理解文情,又能感悟出课文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此环节后,及时开展“想一想”等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达到训练、运用与拓展的目的。

因此,当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就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拓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二)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1、插图识字法

在我们语文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字配“画”识字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

3、象形会意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4、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

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5、换“部首”识字法

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换部首”识字方法,一些形声字学习时有它们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6、儿歌识字法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座”字,编成“两个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如教“法、丢”时,我们可以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我们相信,只要深入研究教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身心及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多渠道组织学生认字、识字,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常合作、多交流、勤总结,学生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认字,识字的方法,不断提高认字、识字效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