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望岳》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1] ?齐鲁青未了 [2] 。

造化钟神秀 [3] ,阴阳割昏晓 [4]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5]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
【注释】
[1]岱宗:泰山别称。

岱:始也;宗:长也。

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

在今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

夫(fú):指代词,即实指岱宗而言。

[2]齐鲁:周代两大诸侯国名,并在今山东境内。

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

青:指山色。

未了:没有尽头。

施补华曰:“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岘傭说诗》)
[3]造化:谓天地,大自然。

钟:聚。

神秀:神奇峻秀。

[4]昏晓:山南向阳,故天色晓;山北背阴,故日色昏。

一山之隔,判若昏晓,可见泰山之高大。

割:分。

[5]决:裂开。

眦(zì):眼角。

[6]会当:定当,表示心所预期。

凌:登临。

绝顶:最高峰。

众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

韩愈《孟生》诗:“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

”即本杜句。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解读】
开元二十四年(736),应试落第的杜甫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

他的父亲杜闲,时为兖州(今属山东)司马,省亲漫游,可谓一举两得。

这首诗即是他这次漫游时所作。

杜诗以“望岳”为题者共三首,望的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这首望的是东岳泰山。

题为“望岳”,全诗即着力突出一个“望”字,句句是望,望岳之色,望岳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正如仇兆鳌所说的:“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

”(《杜诗详注》卷一)写得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境界高远,寓意深刻。

这首诗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巍峨的雄姿和壮丽的景象,更突出地表现了青年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杜甫是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的。

他晚年写的《又上后园山脚》诗说:“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全诗写得极有气势,真可与岱岳争雄,堪称千古绝唱。

所以清人浦起龙说:“公集当以是为首”,“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卷一之一)。

这是说得很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