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纤维素
C. 磷脂
D. 糖类
【答案】B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故选B。
2.硝化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 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生活都离不开水
C. 都是自养生物
D. 均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均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D。
3.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 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D. 酶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同无机催化剂相比较,酶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酶只是起催化作用,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和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与神经调节相比,不属于体液调节特点的是
A. 通过体液运输
B. 作用时间较长
C. 反应速度迅速
D. 作用范围广泛
【答案】C
【解析】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特点,解题关键是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坏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从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B.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但相互独立的
【答案】D
【解析】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所以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A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B正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 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错误。
6.自然状态下,植物体在秋后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A. 生长素
B. 赤霉素
C. 脱落酸
D. 细胞分裂素
【答案】C
【解析】
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树叶里的水分通过叶表面的很多空隙大量蒸发,同时,由于天气变冷,树根的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水分供不应求,如果这样下去,树木就会很快枯死,而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所以秋季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增加,故选C。
7.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来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A. 生产者的数量
B.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分解者的种类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B正确。
8.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C.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答案】B
【解析】
人体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包括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A错误;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不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B正确;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需要语言知识、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C错误;见到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需语言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D错误。
9.我国已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怔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A. 种群密度
B. 性别比例
C. 出生率
D. 年龄组成
【答案】C
【解析】
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目的是提高出生率,故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故选C。
10.下列属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像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但该细胞没有进行分裂,A错误;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但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该细胞虽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但为植物细胞,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紧扣题干要求“动物”和“有丝分裂后期”答题。
11.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代谢旺盛的组织细胞中自由水含量比例较高
B. 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水含量无差异
C. 同一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水含量可能相差很大
D. 同—环境中不同种生物细胞中水含量可能不一样
【答案】B
【解析】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因此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含量较高,A正确;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体内含水量不同,幼年期含水量较高,B错误;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含水量可能具有较大差异,C正确;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生物细胞中水含量可能不一样,D正确。
12.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也可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 有些蛋白质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C. 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全部为必需氨基酸
D. 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蛋白质也可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故A正确;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故B正确;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还有非必需氨基酸,故C错误;组成肌肉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故D正确。
13.由碱基A、C、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 8种
B. 5种
C. 6种
D. 3种
【答案】B
【解析】
由于碱基A、C在DNA和RNA中都含有,既可以构成脱氧核苷酸,又可以构成核糖核苷酸,均可构成2种核苷酸,而T只存在于DNA中,只能构成一种脱氧核苷酸,故由碱基A、C、T可以构成5种核苷酸,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和区别,解答时注意DNA和RNA二者不同点,特别要注意RNA特有的碱基中有U,DNA特有的碱基是T。
14.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完全相同
B.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需要50〜65℃水浴加热
C. 西瓜含糖量丰富,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D. 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答案】A
【解析】
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完全相同,都是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A正确;双缩脲试剂的使
用不需要水浴加热,可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西瓜含有大量的糖,但也含有色素,所以不宜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C错误;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为了洗去浮色,D错误。
【点睛】解答AB选项,要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使用上的区别。
15.K+不能透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K+通过膜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作用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K+通过膜的运输需要缬氨霉素,所以不是自由扩散;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而缬氨霉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也不属于主动运输。
可见,这里的缬氨霉素充当的是载体的作用,因此是协助扩散,故选B。
16. 下列细胞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磷脂的是()
A. 细胞核、核糖体
B. 线粒体、中心体
C. 叶绿体、液泡
D. 核糖体、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和DNA,不含胸腺嘧啶和磷脂。
17.有关生物体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B.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处于动态平衡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只发生在细胞呼吸过程中
D.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答案】B
【解析】
ATP与ADP不是同一种物质,ATP是三磷酸腺苷,ADP为二磷酸腺苷,A错误;活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处于动态平衡
,B正确;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发生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C错误;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在体内的含量不高,可以和ADP 迅速转化形成。
18.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A. 间期有染色质的复制
B. 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C. 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D. 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间期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会出现细胞板,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不会出现细胞板,B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都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D错误。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
B.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C. 皮肤表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答案】A
【解析】
骨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皮肤表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是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
20.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一般比较短
B. 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少
C. 癌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D. 细胞癌变是由于正常细胞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D
【解析】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A正确;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其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B正确;癌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而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所以癌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C正确;细胞癌变是由于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D错误。
2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葡萄糖
B. 02、葡萄糖
C. 胰岛素、呼吸酶
D. 氨基酸、唾液淀粉酶
【答案】B
【解析】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O2和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呼吸酶是细胞内的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唾液淀粉酶分泌进入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局部电流的位置是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 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
故选:C.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3.下图中①〜⑤是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③表示中间神经元
B. 切断④,对①处的刺激形成感觉无影响
C. ①的功能是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兴奋
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③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D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而③则可以表示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A正确;感觉是由③神经中枢向大脑传出的信息,所以切断④传出神经后,⑤效应器没有反应,但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B正确;①是感受器,其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导,C正确;③表示神经中枢,因神经细胞间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2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B.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变,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这说明给药后突触前神经元的功能完好,该药物可能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使神经递质不能发挥作用,故选 A。
25.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降低
B.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
哺乳动物脱水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也会升高,A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BD错误。
26.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 参与体温调节
B. 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试题分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不是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
D、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D正确.
故选:C.
27.游泳爱好者在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冬泳入水后,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A错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B错误;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C错误;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正确。
28.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B.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C. 胰岛素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D. 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A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B正确;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C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但不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D错误。
29.下列选项中,均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
A. 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 肾脏、肾上腺、甲状腺
C. 骨髓、扁桃体、胸腺
D. 扁桃体、B细胞、T细胞
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A错误;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肾脏、肾上腺、甲状腺都不是免疫器官,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B正确;骨髓、扁桃体、胸腺都属于免疫器官,属于免疫系统组成,C错误;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B 细胞和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组成,D错误。
30.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体液大量损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人体的防卫功能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是由于皮肤大量损伤,第一道防线功能丧失严重造成的.
A、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造成的,A错误;
B、皮肤的防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感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减弱造成的, B正确;
C、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与体液流失无关,C错误;
D、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D错误.
故选:B.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1.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B. 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 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 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并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A项正确,C项错误;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B项错误;吞
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处理抗原,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下列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
A.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B.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C.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D.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书
【答案】B
【解析】
与艾滋病病人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通过血液感染艾滋病,B正确;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C错误;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书不会传染艾滋病,D错误。
33. 将燕麦胚芽鞘做右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将
A. 停止生长
B. 直立生长
C. 向光弯曲生长
D. 背光弯曲生长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纸盒的左侧开了小口,导致胚芽鞘受单侧光刺激,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的生长素会往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胚芽鞘尖端下段背光侧生长的更快,因此胚芽鞘会向光弯曲,故选C。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及作用
【名师点睛】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③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④弯曲生长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34.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类似物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其应用无关的是
A. 培育无子番茄
B. 促进棉花保蕾、保铃
C. 延长种子寿命
D.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解析】
培育无籽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A错误;棉花保蕾保铃利用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B错误;降低贮藏温度和空气含氧量有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错误。
3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B.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C.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D.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答案】A
【解析】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B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正确;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正确。
36.在调查草原仓鼠的种群密度时(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48只并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的36只中有标记的27只,则草原仓鼠的种群密度是
A. 36只/公顷
B. 64只/公顷
C. 72只/公顷
D. 128只/公顷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8=36:27,N=64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计算公式计算种群密度的大小。
37. 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群落中的动物有垂直分层现象
C. 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D. 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
【答案】D
群落中的植物因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群落中的动物因受食物和栖息空间影响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BC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懂得分层现象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关,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38.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
A. 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强
B. 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
C. 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D. 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弱
【答案】B
【解析】
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弱,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明确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9.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B.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
C. 人口剧增,呼出C02增多
D. 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案】B
【解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大量的化石燃料被燃烧并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去,故选B。
40.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
A.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B. 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C. 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D.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所以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