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
文渊紫光
昨天 23:43
目录
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
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
3、 30年战争的具体经过
第一阶段:哈布斯堡的暂时得势
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参与
第三阶段:瑞典入局与战局扭转
第四阶段:哈布斯堡家族的最终战败
4、战争的终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战争的影响
概述: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混战。
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纷争,后期则演变为欧洲列强对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的挑战。
战争最终以哈布斯堡的战败告终,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后世欧洲的政治格局,标志着欧洲进入了近代史阶段。
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
由于天主教会一直以来的支配地位,对欧洲人的全方面压制使得欧洲人民的不满由来已久。
而新兴的君主集权国家也对天主教廷对本国政治的干预也是强烈反感。
1517年(明朝正德十二年,王阳明时期),由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纲领》为起点,宗教改革在欧洲迅速扩展开来。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波西米亚(今捷克西部)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一些德意志邦国纷纷转投新教。
法国虽然保持着天主教为主的局面,但是新入主法国的波旁王室是从新教信仰转为天主教,并颁布了《南特敕令》允许天主教与新教在法国共存,因此实际上也成了半个新教国家。
在这种情形下,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两者
均为哈布斯堡王室统治)、波兰为首的天主教传统势力对此相当忌恨,对新教势力意欲除之而后快。
而新教国家多是新兴的民族国家,他们也欲击败哈布斯堡王室谋求欧洲霸权,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战争一触即发。
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
捷克的前身波西米亚王国,早在15世纪就由教士胡斯发起过一次失败的宗教改革,并爆发扬·杰什卡领导的胡斯战争。
这次改革最终被天主教势力所镇压,但波西米亚人试图转信新教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1617年(明朝万历四十五年,三年后薨逝,崇祯的爷爷),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当选为波西米亚国王,并即将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
斐迪南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在波西米亚大肆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禁止新教徒活动。
忍无可忍的波西米亚新教徒于1618年5月23日在首都布拉格发动起义,模仿两百年前胡斯战争的做法,将斐迪南派来的天主教官员从窗户里扔了出去。
斐迪南闻讯大怒,派兵前来镇压。
而波西米亚人则针锋相对地组建了临时政府,推举信奉新教的德意志邦国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宣布波西米亚独立。
三十年战争由此爆发。
版画:扔出窗外事件
3、 30年战争的具体经过
30年战争的具体经过第一阶段:哈布斯堡的暂时得势
1619年5月,波西米亚起义军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帝国军,推进到哈布斯堡的首都维也纳郊外。
斐迪南被迫同意进行谈判,但同时在外界积极寻找援军。
当时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是铁杆的天主教徒,立即派来了援军并击退了波西米亚军。
斐迪南随后开始反攻,带领帝国军一路杀到布拉格,波西米亚和普法尔茨也组织了联军进行对抗。
虽然新教军队占有优势,但是武器落后,战斗力不强。
而帝国军中有像蒂利伯爵这样的优秀佣兵将领,并且部队大部分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油子佣兵。
双方在布拉格郊外的白山进行了会战,结果新教军队很快被击败,临时国王腓特烈五世流亡荷兰。
整个波西米亚被神圣罗马帝国重新占领,并被施加了残酷的宗教迫害政策。
一些德意志新教
诸侯试图帮助波西米亚人,但也被蒂利伯爵陆续击败。
到1623年(明朝天启三年,木匠皇帝,崇祯的兄长),新教军队被迫求和,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油画,白山战役
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参与
神圣罗马帝国的胜利引起了全欧洲的关注,新教国家对哈布斯堡势力的壮大十分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由老奸巨猾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牵头,法国、英国、荷兰、丹麦四国组成了反哈布斯堡同盟。
当时正想扩大领土并意欲建立个人功勋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当了马前卒,负责出兵直接参战,其他三国在幕后支持。
这一次,新教联军连战连捷,帝国军除了蒂利伯爵尚能在在局部战场抵挡丹麦军队,其他战线均在败退。
斐迪南在这时启用了波西米亚人华伦斯坦担任帝国军总指挥,在华伦斯坦和蒂利伯爵的合作下,帝国军终于扭转了战局,并在德绍桥战役和沃加斯特战役连续击败新教联军。
最终在1629年(明朝崇祯两年),丹麦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
战争第二阶段结束。
华伦斯坦与蒂利伯爵,神圣罗马帝国军的两大支柱
第三阶段:瑞典入局与战局扭转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亦称古斯塔夫·阿道夫)是当时少有的名将。
他通过军事改革极大地增强了瑞典军队的实力,并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多兵种合成作战力量。
在法国的资助下,身为新教徒的古斯塔夫决心介入德意志的战争,于1630年7月(明朝崇祯三年)出兵德意志北部的波美拉尼亚,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
由于古斯塔夫的瑞典军是采取征兵制建立的国家军队,其纪律性和组织性与帝国一方的佣兵不可同日而语。
1631年9月(明朝崇祯四年),帝国军的名将蒂利伯爵在布莱登费尔德战役被古斯塔夫击败,帝国军全面溃退。
次年古斯塔夫进攻哈布斯堡的铁杆盟友巴伐利亚,蒂利伯爵在防守巴伐利亚的战斗中被瑞典军击杀。
危难之际,已经成为帝国皇帝的斐迪南二世重新启用了被其贬斥的华伦斯坦。
华伦斯坦不负众望,在连续挫败古斯塔夫几次后,在1632年11月与古斯塔夫
在吕岑展开决战,这是三十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是役瑞典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失去了主帅古斯塔夫国王。
华伦斯坦虽然战败,但实力尚存。
之后华伦斯坦通过一系列战役终于将瑞典逼退,但功高震主的他随即被斐迪南二世派人暗杀。
虽然华伦斯坦死了,但是古斯塔夫的死造成了新教同盟的分裂,帝国军乘胜将瑞典军至波美拉尼亚,并迫使瑞典的盟友,新教诸侯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在1635年(明朝崇祯八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
战争的第三阶段结束。
不过,斐迪南很快就将品尝到他自毁长城的恶果。
吕岑战役
第四阶段:哈布斯堡家族的最终战败
当新教势力的主要国家陆续失败后,一直在幕后活动的法国终于走向了前台。
黎塞留决定亲自下场直接与哈布斯堡展开对决。
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采取两面夹击的战略入侵法国,但很快被法军各个击破。
随后,法军把进攻矛头指向西班牙,支持加泰罗尼亚人起义反抗西班牙的统治。
同时,法国海军和荷兰海军在1638-39年的两次海战中连续击败西班牙海军的主力,使曾经的欧洲霸主西班牙海军沦为二流海军。
1643年5月(明朝崇祯十六年,翌年明廷溃塌),法国陆军的“双子星名将”杜伦尼子爵和孔代亲王合力在罗克鲁瓦战役击败西班牙,从此法国陆军取代西班牙陆军成为了欧洲第一流的陆军。
西班牙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基本退出了战争。
瑞典军队也在此时发动反攻,但是却引起了丹麦的恐惧。
于是丹麦背叛了新教同盟向瑞典开战。
荷兰、法国立即协助瑞典对丹麦的背叛行为进行惩罚并击败了丹麦海陆军。
丹麦被迫求和,也从此沦为欧洲二流国家。
平定了后方的瑞典军再次进军德意志,连续击败天主教军队。
1648年(清朝顺治五年),法国与瑞典的联军在兰斯战役完胜帝国军,哈布斯堡已经无力再战,被迫求和。
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
4、战争的终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战争的影响
1648年10月(清朝顺治五年)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克条约》与《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
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的主权国家。
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德意志是战争的主战场,三十年的战乱使得德意志境内满目疮痍,人口凋零,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而德意志邦国的独立性上升,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对诸侯的控制力愈发衰落,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愿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同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西班牙也由此衰落,从此彻底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法国、瑞典、荷兰借由战争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法国重回欧洲传统强国之列,并且到普法战争之前都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瑞典成为北欧的新兴霸主,一直到大北方战争之前都是波罗的海地区的头号强国;荷兰通过三十年战争彻底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结束了八十年的独立战争,同时以“海上马车夫”称霸大西洋,直到被英国取代。
英国虽然因为国内正在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无暇顾及欧洲大陆的战事,但却通过支持其他国家的战争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并随后向兴起的法国、荷兰展开挑战,加入了新一轮争霸。
军事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诸国开始实行征兵制,并建立了常备军与后勤系统,使军队可以进行持久战。
军队亦逐渐精简化,以符合机动战的要求;火枪兵开始取代长矛兵,炮兵地位上岁数。
而先以炮兵进行集中火力的攻击,再以骑兵出动进行突击,最后由步兵负责清理敌军的三段式战法,更成为其后战争的标准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