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葛朗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知道的“葛朗台”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生性贪财吝啬,爱钱如命,他的名字,也成了守财奴的代称。

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这种人并不鲜见。

当年他们身边的“欧也妮”们,还不定怎么受折磨呢。

三国时期,曹洪曾数次舍命相救堂兄曹操的性命,为曹魏政权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对于钱财,曹洪却是异常吝啬刻薄,丝毫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气。

《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巨富。

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绢。

曹洪觉得肉痛,百般托词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

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借口便把这位堂叔投到狱中,准备处死他。

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

《朝野佥载》载,唐代时,荆州长史夏侯处信素以吝啬闻名,凡是认识他的人都看不起他。

一次有客来访,夏侯处信吩咐仆人准备饭食,仆人凑到他耳边悄声问道:“要和多少面?”夏侯处信答道:“两个人,两升面就可以了。

”过了一会,客人有事告辞,夏侯处信赶紧喊仆人停止和面,可是面已经和好了。

夏侯处信很生气,指着仆人大骂,然后想了许久,吩咐道:“把和好的面全部烤成饼,作为工作餐。

”另外,夏侯处信还用小瓶子裝了一升醋给自己吃,连家人都不许沾一滴。

有天仆人告诉他,醋已经吃完了。

夏侯处信便让仆人取来瓶子,倒了许久,把瓶内残余的几滴醋都舔得干干净净,才让仆人再买。

说到惜钱如命,密州刺史郑仁凯更胜一筹。

他家中有个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

郑仁凯说:“这事好办,我为你找一双鞋来。

”不一会,门夫穿着鞋进来,郑仁凯故意支使门夫爬到树上掏鸟窝。

门夫脱了鞋爬上树,郑仁凯就让小厮偷偷地把门夫的鞋穿走。

等到门夫下树,遍寻鞋子无着,只得打着赤脚走了。

郑仁凯为此非常得意。

五代词人韦庄,作词多写春愁闺怨,以辞藻艳丽、香浓温软著称。

而他的吝啬,也与他的词一样著名。

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

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想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埋了。

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每次睹物思人,夫妻俩就会悲伤地哭泣。

只是这种情感,因为韦庄的悭吝多少有些怪异。

清代康熙的时候,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节操。

某天,他查看家中账本,发现上面列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

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的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哪有不嚼菜根而能做百事的人……”
苏州物价比河南略高,也许是事实,但两地的鸡蛋价格,也绝不会差到哪去。

汤斌为了名声,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甚至不惜牺牲子女的正常生活,已近丧失了人
的基本情感。

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一切的做法,与葛朗台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