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妙解信息类阅读主观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读文本,妙解信息类阅读主观题
作者:申林静
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3年第07期
2023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改变了往年双文本、多文本结合考查的形式,只选用一篇文本(约1691字)作为阅读材料。
该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著作《后真相时代》,内容贴近现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求真务实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引领,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体现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023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共计19分,其中主观题占10分,对考生来讲这是最难得分的题。
因为有的考生做主观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有的考生就算完成答题,其得分情况也较为糟糕。
那么,如何准确解答信息类文本主观题呢?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首先,明确要求。
根据考试说明,学生要熟悉关于现代文阅读Ⅰ高考要考查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们要有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像快速浏览、略读跳读、精读细读、深入研读并勾画圈点重要信息等。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先读题目再看文本,还是先跳读文本再读题目,或者是先细读文本再读题目等。
比如,我们要掌握关于现代文阅读Ⅰ的文体特征类知识。
现代文阅读Ⅰ通常是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类文本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对材料论点与论据之间关系的分析判断,对文本的结构和论证思路的把握等。
此外,在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判断方面我们要能熟练地区分程度、范围、时态等不同类别的关键词;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或类比论证等;在文本的结构和论证思路方面要储备常见的结构类型,比如总分组合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因果式等。
其次,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严密的解题步骤。
在解答信息类文本主观题时,我们可尝试如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提炼关键信息。
【例】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4分)
考生可提取关键信息,圈画核心词汇,比如“西方媒體”“报道”“竞争性真相”等。
第二步,再读原文,定位信息区间。
从原文来看,“西方媒体”“报道”等内容集中在第一段,考生可勾画出相关信息: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竞争性真相”内容在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同样可勾画相关信息:
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
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第三步,审读信息区间,整合关键要点。
根据最后一段,可提取“竞争性真相”的内涵要点,找出可能具有同等真实性的“许多方式”的“描述”,并思考“西方媒体报道”对“藜麦事件”使用的是“哪一种方式的描述”。
再联系文本所写的主要内容“消费者究竟能不能食用藜麦”,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真相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一种是食用藜麦令人良心不安,一种是食用藜麦以帮助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
接着,考生可以从提取的信息区间中梳理出“西方媒体”使用的“竞争性真相”的要点。
我们要对信息区间的内容逐一筛选、整合,这样就能理出第4题答案的基本要点:
①《独立报》对“玻利维亚藜麦消费量下降”的描述为当地家庭吃不起这种主食。
②《纽约时报》的描述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③《卫报》的描述为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④《独立报》的描述为“藜麦对食用者有利,却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总体而言,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第4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最后,可以反复进行巩固训练。
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
因此,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只有多阅读、多训练,才能依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根据上面的步骤再来解答第5题。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6分)
第一步,审题并明确勾画题干要点,如“哪些方法”“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根据文本概括”。
回答“哪些方法”,考生一是需要有关于常见论证方法的知识储备,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或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二是要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因为题干中“哪些方法证明”并不是对常见的论证方法知识的机械考查,而是根据文本设题的,需要考生在阅读文本内容后有所思考、判断。
第二步,回到材料文本定位的信息区间进行分析。
有效信息区间应集中在文本第二段至第四段。
材料第二段引用了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观点证明了农民们的生活正在变富,能吃到更多样式的食物。
由此,可概括出第一种方法即“引用证明”,引用经济学家们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农民们正在变富,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
第三段记述作者亲自前往藜麦种植区了解藜麦种植的情况,发现藜麦种植换来了资金支持,可以开发盐湖和休眠火山的旅游项目,藜麦种植的面积不断增长,农民们对藜麦唯一的抱怨是供给增长拉低了藜麦的价格等。
由此,可概括出第二种证明方法即“实证法”,通过亲身实践、调查研究得出藜麦可以放心食用的结论。
第四段分析媒体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的原因,指出媒体出于对贫困群体的担忧,片面运用信息呈现不能食用藜麦的结论,并引出一个概念“竞争性真相”。
此段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
据此,可概括出第三种证明方法即“类比论证”,从而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评判。
第三步,根据信息区间的主要内容梳理整合答案要点。
第5题答案要点如下:
①引用论证,引用经济学家们跟踪调查得出的結论进行论证。
②实证法,通过亲身实践、调查研究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藜麦可以放心食用的结论。
③类比论证,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的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指出其逻辑谬误“先有了动机,才有了真相”,以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第5题注重考查文本材料和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比如怎么论证等。
在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后,考生在解答现代文阅读Ⅰ的主观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梳理答案不能完全照抄文本,也不能脱离文本,而是要根据文本信息提取关键要点;
二是要逐一梳理,有条理作答,体现思维的清晰性、逻辑的条理性;
三是注意信息要全面,不可遗漏要点;
四是注意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简明、连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与西方具有强大非日常性文化位势的戏剧不同,中国古代戏剧转型为拥有深厚日常性文化位势的戏剧,并且形成了后世戏剧发展的特征与样态,这其中有着宏大而特定的文明现场及文化背景。
一是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中下游,东面大海、西面高原、北面大漠、南面水泽,地理空间相对封闭、安全、稳定。
土地肥沃,生产力强,高产优质,这种客观自然条件造就了中华文明以大河土地为基本特征的农耕文明形态。
二是农耕文明成就了中国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国家将赖以生存的农业、畜业、水利工程等大规模公共事业交由政府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这些大规模公共事业的具体生产过程又分散在结构相似、需求相同的氏族、家族、家庭中完成,形成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形态。
三是中国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形态在治国理政方面形成了全面统一、深度稳定、高度集中的家在国中、国在家里的“社稷”式大一统国家体制。
四是土地文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家国一体化的“社稷”国家体制又使血缘关系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人伦基本特征的基因来自中华民族稳定、常态的社会体系。
中国古代从未有过古希腊清除血缘关系的“梭伦改革”,也不可能发生。
中国古代臣民、贵族、皇帝的政治结构是家族、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人伦关系的对象化、国家化,家族、家庭的父子、兄弟、夫妻人伦关系赋予了国家政治合理性、合法性。
而在西方,国家政治的合理性、合法性是宗教神权给予的。
在中国古代,真正神圣的不是宗教而是伦理,内心敬畏的不是上帝而是父亲,最大的社会权力与势力是皇权而不是神权,社会文明的基础不是非日常生活而是日常生活。
家国、家族、家庭、家人的人伦结构、功能与效应成为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基本特征。
生存本能缔造的血缘关系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文明构架。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由人的再生产与物的再生产共同构成。
如果说西方文明更聚焦物的再生产,中国文明则更重视人的再生产。
在古代中国,人的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非理性的生理欲求,以及占有本能、个人中心的本位皆被视为非社会、自私的无序力量,其被重构于长幼有序的血缘关系、男女有别的婚姻关系和君臣上下的家国关系中,构成人伦秩序并生产出家国、家族、家庭、家人的社会文明,造就了每一位社会成员从生到死平凡、熟悉的日常生活。
血缘如同血液之于身体一样流淌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血缘关系也像血管体系之于人一样遍布整个社会,而血缘断裂、人伦关系崩解也必然使文明消亡。
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接续长存,根本原因就是无论有何种风云变幻、盛衰更迭,各朝各代的家国、家族、家庭血缘关系日益稳定、坚韧、强大,以文明形式世代相袭。
如此,人伦生活构成了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经验、习俗、传统,也是必须掌握的常识和规范;其同时也给予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社会活动以中国特征、合法性本质、合理性价值。
直接的、自发的、常识性的血缘人伦习惯与传统的普遍化、尊严化、权力化,使中国古代文明社会以血缘人伦为根本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征的日常生活统摄并决定了中国古代非日常生活的所有重要方面,这解释了中国古代为何没有西方那种神权高于皇权、一统家国、号令天下的宗教,也没有取代政府、统辖国家的教会组织,更不会有独立于国家、决定社会秩序的宗教公共活动和社会事物。
所以,日常性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性本质、基础性特征、主导性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位势必然也是由日常性所统辖、掌控,而这又决定了中国古代戏剧的日常性文化位势。
中国古代戏剧孕育于原始宗教活动,却成长成熟于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居于中华文明日常的人伦道德和由人伦道德所构建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教育等各种各类社会意识与规范的日常文化中,基本没有古希腊戏剧那种非日常的恐怖与崇高,也不注重对终极意义的追问,一般不致力于将读者与观众引向形而上的思考。
(摘编自张含《日常性与非日常性:中西方古典戏剧文化的位势差异》)
1.在文本中,“日常”和“非日常”是相对的一组概念,请简要概括“非日常”指代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本,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戏剧是拥有深厚日常性文化位势的戏剧”的成因。
/参考答案/
1.①古希腊清除血缘关系的“梭伦改革”;②宗教神权给予国家政治的合理性、合法性;③神权高于皇权,宗教给予一统家国、号令天下权力;④恐怖与崇高,注重对终极意义的追问以及形而上的思考的特点。
2.①基于地理条件、农耕文明、“社稷”式大一统国家体制和血缘关系式社会关系的文明现场及文化背景;②来自中华民族稳定、常态的社会体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人伦特征、人伦结
构等的影响;③血缘关系式的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构架和日常性本质的中国古代文化位势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