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期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期末)文
科综合历史试题
1.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种民本思潮
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
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从西汉汉武帝以来,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主张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争鸣。
民本思想也是如此,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强调民众的作用,更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故B正确;材料中体现出天人关系和君民关系,并不是天命观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
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D错误。
2.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的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
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 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而“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这对于采
用两种不同的制度,从而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故选A;题干提到的是地方行政管理,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排除B;从俗而治相当于给了东方王国以较大的自主权,所以不会激化诸侯王国与中央的矛盾,排除C;题干只是提到地方治理的方法不同,而没有涉及王国控制区域的变化,排除D。
3.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
这表明当地
A. 农业生产走向衰落
B. 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C. 雇佣关系逐渐形成
D. 生产关系出现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信息,排除A;材料无关土地集中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排除C;由材料“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说明清朝前期出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说明当时生产关系出现变化,故选D。
4.清朝明确规定: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
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
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
B.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D.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体制走向僵化,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军机处设置的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的信息,军机人员的选用要有一定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帝在用人时不能随意,受到一定的限
制,故选C;机要事务的保密是军机处的特点之一,与军机人员的选用标准无关,排除D。
5.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B. 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C. 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
D. 共和政体并未挽救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十九世纪末,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间不符,排除A。
到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思想文化早已传入中国,排除B。
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但换来的是军阀专制,排除C。
从材料“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可知,民国政体名存实亡,学习制度失败,此时更应该学习西方的精神、文明这些更具有内核的东西才能拯救中国,故选D。
6.下面是民国初年我国经济法规类目统计表。
这一情况表明民国初年
A. 工商业发展最快
B. 政府重视发展经济
C. 交通发展速度较慢
D. 金融业不受重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经济的重视,没有体现出工商业和交通业的发展速度,排除AC;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民国初期经济法规类别的条数比较多,者反映出当时民国政府比较重视经济,故选B;材料中“银行金融类”的条数为7,无法反映出金融不受重视,排除D。
7.建国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
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
这些举措说明
A. 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
B. 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C. 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 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A;建国初期,我国主要任务是建政立制,巩固政权,所以当时的法制建设就是为上述任务服务;1952年底,我国政权建设和巩固任务基本完成,其主要任务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法制建设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上述的需要,故选B;依法治国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时间不符,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才开始,而我国的法治完善在当时不可能实现,排除D。
8.据资料统计,我国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49年的1.9倍,从1949年到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21.1%,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平均每年增长34.8%;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平均每年增长15.3%。
这些变化
A. 为向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B. 表明国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完善基础
D. 显示出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显示我国1952年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都得到较大的增长,这就为接下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也就为向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A;题干没有提到是国营经济还是私营经济,排除B;当时我国的工业总产值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我国的工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提到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掌握,排除D。
9.公元前462年,保民官盖尤斯·阿尔萨利用执政官正在外面与伏尔喜人作战的时机,向元老院提出,应“一劳永逸地禁绝这种漫无拘束的恣睢放纵”,“绝不允许执政官把自己的放纵和任性当作法律”。
可见罗马人
A. 制定成文法着力维护平民权益
B. 重视构建法治程序缓和阶级矛盾
C. 反对贵族统治主张法律系统化
D. 主张限制权力滥用保证民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只是体现保民官向元老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没有说到制定成文法,排除A;题干只是一个建议,不能说重视构建法治秩序,排除B;题干提到的是反对权力滥用而非反对贵族统治,也没有体现出法律系统化的内容,排除C;“一劳永逸地禁绝这种漫无拘束的恣睢放纵”,“绝不允许执政官把自己的放纵和任性当作法律”等信息体现的是限制权力滥用,保民官向元老院提出建议体现的是民主秩序,故选D。
10.18世纪前,德国工人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收入必须用来购买食物。
到20世纪初,德国工人的工资中平均支出25%来缴房租,25%—30%为饭费。
这表明德国
A.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B. 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C. 国内外各种矛盾相对缓和
D. 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不出德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信息,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德国在18世纪与20世纪工人收入的消费分配比例的变化,无法体现工资增长的速度,排除B;20世纪初德国国内阶级矛盾较为尖锐,国际上与英法俄矛盾日益尖锐,排除C;由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德国工人基本生活费用在工资中的比例已大大下降,表明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故选D。
11.有专家认为:苏联经济增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1973年中东战争以后石油价格提高了15倍)维持的,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
材料反映了苏联
A. 仍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B. 逐渐转变为外向型的经济
C. 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D. 经济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A;材料主要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故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由“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很大程度上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来维持,故选C。
12.有学者指出,当面临在集团内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中心国家”时,历史上受到强国欺凌而产生的对他国的恐惧或警惕就会动摇这些国家加入集团的想法。
这反映了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 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
C. 国际霸权主义的威胁
D. 民族主义阻碍区域组织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反映政治多极化的信息,A错误。
题干并没有穷国和富国的问题,B错误。
题干并不是有霸权主义存在威胁某国,而是某些国家自己臆想出的威胁,而拒绝区域发展的大形势。
C错误。
题干信息表明,一想到历史上受到欺凌,所以自己产生了警惕心理,不愿意加入区域集团,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单边主义,只想到本民族利益的思想在作祟,阻碍了区域发展,D正确。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市场自身的缺陷不断暴露,人民不得不承认政府干预经济和事物的必要性。
泰勒制”为代表的企业科学化管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美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科学管理意识和理念被社会所接受,效率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美国政府从守夜人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由自由放任向加强管控转变,“效率政府”成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20世纪的中期,是美国政府的重要转型时期。
1900年到1945年间政府职员从30万增加到380万……政府的低效、浪费和官僚主义日益凸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对外交、政治以及社会问题的干预不断加强。
20世纪中期后,“强政府、“忠诚政府和道德政府成为联邦政府改革所追求的新目标。
——摘编自《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考察》材料二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西方国家走过了截然不同的历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
1982-1998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政府职能转变处于次要地位。
2003-2008年,主要还是部门整合,职能归并,但是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得到提升,2003年的《行政许可法》,使政屏取能转变呈现出法治化的趋势。
2013年明确了政府职能改革的路径和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
——摘编自《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期政府职能目标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历程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原因。
【答案】(1)原因: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大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经济危机频发;企业科学化管理制度(泰勒制)的影响。
20世纪中期:官僚队伍的扩大,政府低效、官僚主义严重;需要有效的保证官员忠于国家和政府;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加强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严重。
(2)特点:①道路上:与西方道路相反,由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到减少干预。
②过程上:阶段性和逐渐深化(渐进性)。
由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转为以科学配置政府职能为主,由结构性调整向法制化和建立完整体系机制转变。
③职能上:由“全能型”(大政府)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政府)。
道路、过程、职能三个角度每个角度,角度方可得,)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1992年后,加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001年,中国加入WTO;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完善;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
【解析】
【详解】(1)第一问要注意要求,“分析美国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期”,根据所学知识,调动这两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就可以解释清楚原因。
“20世纪初”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影响角度回答;“20世纪中期”结合所学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政府经济政策以及美苏冷战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一是要找到特点,二是要分析原因。
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来看“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西方国家走过了截然不同的历程”说明道路不同,历时长说明过程是渐进的,最后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说明在职能上是与西方不一样的。
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分析回答。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
“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
“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
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
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
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
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总结: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
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传承、积累的踏实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
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围绕题中信息作答,主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关注要求是提炼出一个观点和阐释,提炼观点是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阐释是对观点进行叙述、分析原因和简单的影响。
首先文化观点主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也可以引申出保守性和幵放性并存等特点。
文化的范围是广泛的,材料圈定了一个范围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儒家思想,考生可根据平时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思考,从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特点、影响、启示等角度作答;也可脱离此范围,从文化的其它内容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作答,但是应该符合中国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并与材料有较紧密联系。
其次阐释:第一步叙述过程要能够结合史实、史论结合,第二步要说明所述观点出现的原因,第三步要说明简单的影响。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全国卷开放题型中情景创设类型题。
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
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围绕提出论点进行有效论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明末清初,常年战乱,各省膏腴之地变得城无完堞,市遍蓬蒿。
既要镇压割地反清斗争,又要进行开国政权的建设,给清廷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窘境。
顺治帝下令每佐领拨壮丁十名、牛四头,于(内陆)旷土屯田”,到康熙年间,政府平定西北准格尔部及回部等叛乱后,屯以劲旅,广设屯田,让兵民开发当地原野。
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漕运屯田等类,共同目的是支撑军队饷俸。
嘉庆年间,除东北、蒙古禁区之外,其他省份皆有屯田,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
清初屯田在加强边防及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摘编自马东玉《清代屯田探讨》(1)根据材料,概括清初推行屯田制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屯田制的意义。
【答案】(1)背景: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清初财政困难;清廷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特点:屯田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经历由内陆省份到边疆的拓展;政府主导;主要服务于军队和恢复经济。
(2)意义: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有助于巩固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
背景:由材料中的“明末清初,常年战乱,各省膏腴之地变得‘城无完堞,市遍蓬蒿’”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清廷掌握大量无主荒地;由“当时既要镇压各地反清斗争,又要进行开国政权的建设,这给清廷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窘境”可以得出清初财政困难。
特点:由材料中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漕运屯田等类”、“除东北、蒙古‘禁区’之外,其他省份皆有屯田,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可以得出屯田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由“于(内陆)旷土屯田”、“平定西北准噶尔部及回部等叛乱后,‘屯以劲旅’,广设屯田,让兵民开发当地原野”经历由内陆省份到边疆的拓展;由“顺治帝下令”、“让兵民开发当地原野”可以得出政府主导;由“共同目的是支撑军队饷俸”、“清初屯田在加强边防及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得出主要服务于军队和恢复经济。
(2)意义: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由“清初屯田在加强边防及边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得出密切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有助于巩固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屯田类似于均田制,由于国家把无主荒地用来分给兵民进行耕作,受田兵民就要给国家承担一定的赋役负担,所以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他百姓负担,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的基础。
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