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可防可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是可防可治的
以往人们对癌症的策略是:要么彻底杀死这些“异化”的癌细胞,要么以严重损伤正常细胞为代价进行对抗性治疗。而临床实践证实,不管采取任何治疗措施都无法彻底杀死人体内的所有癌细胞。因此我们在治疗癌症时,应采取既能控制癌症的进展,使癌细胞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分化成比较正常的细胞,又能让患者长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策略。这种与癌症“和平共处”或带瘤生存的疗法应该成为癌症患者明智的选择。
据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全球约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死亡约2万余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提醒人们,在未来的10年内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2020年以后,全球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可能比现在增加1倍。目前,虽然癌症的发生机理仍不十分明了,但通过数十年来的努力,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四分之一”的启示
早在80年代末,美国的医学专家就在报告中说:通过对一些80岁左右的老年死者进行尸解发现,大约有1/4的人其体内有肿瘤存在,但这些老年人却大都不是死于癌症,而且其生前也没有出现与癌症有关的任何症状。这个报告说明,在老年人的体内出现肿瘤是比较普遍的事情。海归学者黄又彭教授最近说,他在欧洲从事免疫学研究期间,每年都要解剖近200具尸体。而在他接触的所有80岁左右的老年人尸体内几乎都有肿瘤存在。他认为,如果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那么每个人的体内将产生3~4个肿瘤。在美国全国和我国的上海地区,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都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左右,假设美国人和上海人的平均寿命为80岁,通过计算(80×3/1000=24/100)可知,大约有1/4的人在一生中会因癌症而求治。由此可以看出,癌症既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伴随着人体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病。
这一事实颇令人深思。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肿瘤?怎么看待(防与治)恶性肿瘤,尤其是老年人体内的肿瘤?
在我们看来,人类何时能攻克癌症现在还很难预测。对于某些癌症,人们只能预防和推迟其发生的时间或减缓其发展的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带癌生存的时间。从本质上说,多数老年人体内的肿瘤是由伴随着机体衰老而出现的生理偏差引起的,就像老年人大多都会发生骨质疏松或痴呆一样。众所周知,人体内的细胞(主要是干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若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便会在复制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完全或部分失去正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生物学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细胞复制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则逐渐下降,所以细胞在复制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几率就越来越高。因此,老年人更容易患肿瘤。
既然癌症是由人体内出现生理偏差导致的而且是难以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预防癌症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点,这样才能避免癌症过早或过重地伤害人体。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80%的癌症都与人们长期酗酒、抽烟、过食肥甘厚味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努力纠正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至少可以使其中30%~40%的人延缓或避免发生肿瘤。此外,中老年人可适当地应用一些具有调节免疫、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功效的中成药,因为这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研究证实,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正常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化障碍)→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黏膜内癌)→浸润癌→转移癌。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再由癌细胞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虽然癌细胞是细胞发生分化障碍的结果,但单个癌细胞并不足以对人体构成威胁。只有当人体内的癌细胞通过不断的繁殖,形成了相当的“势力”后才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应该把癌症看作是一类有众多因素参与的、主要涉及自身内在细胞代谢的、有着缓慢发展过程的“内乱”。其实,每个人的身体内都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基因都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抗癌基因丢失了,人才会患上癌症。原癌基因的被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常常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癌症也被认为是一种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尽管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但它也跟大多数慢性病一样不会在短时间内发作,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
治疗癌症应从“零和博弈”中走出来
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甚至是最聪明的物种能够生存,而是那些最能够调整自己、适应变化的物种能够最终生存下来。”研究表明,细胞之所以癌变正是因为它们不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整的结果。就本质而言,癌细胞原来也属于正常的细胞,但后来却成了可伤害正常细胞的恶细胞。这种异化了的人体自身组织反过来又危及着正常组织,甚至威胁着生命。针对这样一种现状,人们以往的应对策略可概括是:要么彻底杀死这些“异化”的癌细胞,要么以严重损伤正常细胞为代价进行对抗性治疗(该疗法由于对患者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所以也叫“零和博弈”)。
临床研究证实,不管采取何种治疗措施都无法彻底杀死人体内的所有癌细胞,而且只要生命在延续,细胞的繁殖便呈“进行时”,新的异化细胞还会不断产生。即使能够杀死人体内的部分癌细胞,患者所需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也是超乎寻常的。因此,我们在治疗癌症时应从“零和博弈”中走出来,尽量采取既能有效地控制癌症的进展,使癌细胞适应“环境”的改变,甚至分化成比较正常的细胞,又能让患者长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策略。这种与癌“和平共处”或“带瘤生存”的疗法应该成为癌症患者明智的选择。
对付癌症的六字方针
癌症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病,治疗癌症应采取综合措施,要学会打“组合拳”。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治疗癌症的“医、药、知、心、食、体”六字方针,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面我就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六字方针。
1医,所谓“医”,是指医生和各种医疗措施。肿瘤科医师除了应为癌症患者进行手术和放化疗之外,更应该付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在临床上,许多癌症患者都会每隔一段时间来医院就诊一次,其主要目的就是想听听医生的建议和鼓励,同时感受一下“圆桌诊疗”的氛围。这样他们的心里才能感到踏实,并从集体间的良性互动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所以,作为医生要尽到责任。
2药,所谓“药”,是指由医生提供给癌症患者的各种中西药物,它是治疗癌症“组合拳”中的重拳。笔者认为,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主要应以中药为主,有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也可以用一些西药。但在为癌症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时,除了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外,还必须考虑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对患者的影响。
3知,所谓“知”,是指知识、认知和患者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癌症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是造成人们对癌症高度恐惧的根本原因,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祸根之一。因此,只有彻底地改变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识,才能使他们掌握有关癌症的防治知识,并使罹患癌症的人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病情,从而逐渐战胜癌症。
4心,所谓“心”,是指精神与心理。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绝不能成为一句空话或一种点缀。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是行之有效的。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智慧与技巧。
5食,所谓“食”,是指饮食。癌症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年龄、体质、嗜好等特点来调整饮食,以提高和巩固疗效。一般来说,癌症患者在饮食上不必忌口过多,应选择新鲜、有营养、清淡、对味的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最近,我们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出的第2版《肿瘤患者饮食指南》的基础上,编撰了中国版的《肿瘤患者饮食指南》。该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癌症患者的饮食忌宜。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6体,所谓“体”,是指体能锻炼。目前,各地的癌症康复乐园几乎都在组织癌症患者练一种心身锻炼功——新郭
林气功,并已形成了惯例和制度。实践证明,大多数癌症患者通过这样的练习,都可使心身得到锻炼。
治疗癌症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