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该文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对其作用机制、政策措施和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旨在深入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广泛开展和应用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政策建议,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路径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机遇。

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因高昂运营成本和监管约束,扩大乡村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好满足乡村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创新技术和业务模式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高效快捷的贷前审批和精准风险控制,可有效缓解乡村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难题,推进普惠小微金融;同时,数字支付等金融工具的应用也将极大改善乡村的支付环境,激活其巨大的消费潜力。

因此,广泛传导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必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长足发展的重要助力。

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机遇
1.1 数字普惠金融可扩大乡村金融覆盖面,满足资金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可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地域性限制,依托支付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运营,快速扩大服务范围。

这使其能够大规模覆盖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真正进入“最后一公里”。

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实现需求捕捉、风控决策等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提供安全便捷、种类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切实满足农户、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1]。

这些都将有力促进小农增收、乡村发展,推进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1.2 数字技术可减少交易成本,使小微额信贷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多元化。

但由于地域分散、数据缺乏等问题,乡村地区小微金融长期得不到充分满足。

数字普惠金融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重要金融形式。

它依托前沿的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系统自动化、智能化运营。

这大幅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使之前不可能实施的小微消费信贷和精准扶贫信贷成为现实。

未来,数字普惠金融在普惠小微金融领域将发挥更大作为。

1.3 移动支付等改善乡村支付环境,激活消费潜力
乡村作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契机。

而以往,乡村交易支付环境落后一直束缚这其中消费力的释放。

数字普惠金融中的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支付工具,将为乡村带来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全新支付体验,极大促进乡村商业流通和居民消费。

这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商业模式等经济要素进入乡村市场,驱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极。

乡村消费潜力被激活释放的进程,也必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巨大动力。

2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2.1 构建覆盖城乡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中国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就需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

一是要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高速畅通的信息数据通道,为数字金融提供坚实基础;二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大数字金融系统软硬件研发和应用,提供可靠安全、易于使用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三是积极培育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型金融中介机构,不断完善覆盖全国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这将强有力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全面开花结果。

2.2 创新适合乡村的产品和业务模式
针对乡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企业应大胆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开发出切实适合农村的特色金融产品。

如设计便于操作的小额信贷手机App,实施“在线申请、智能审批、快速放款”的全流程线上服务,让农户轻松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资金;还可利用乡村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链和流通环节数据,进行精准的风控反欺诈,为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
112
者双方都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其特有需求,提高金融配置效率。

这些举措将极大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解决乡村实际痛点的能力[2]。

2.3 培育智慧乡村金融生态系统
要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构建新型智慧乡村金融生态体系,还需要政府与行业协作共建。

一是政府相关部委可牵头组建专业化的智库和大数据分析中心,系统开展乡村金融数据建模运用,提升产业政策制定的前瞻性;二是鼓励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参与相关技术与模式的研发应用,打造乡村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和规范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差异化乡村金融产品,形成技术、数据、资金和监管等多方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乡村金融生态圈。

3 关键路径与政策举措
3.1 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下沉
为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的推广应用,建议成立“乡村振兴金融发展基金”,加大财政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可给予数字普惠金融企业定向资金补贴,鼓励其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可给予在指定区域和特定客户群体开展业务的数字金融企业税率减免和手续费补贴,降低其在偏远地区运营的风险与成本;三是简化金融企业乡村业务准入许可和审批流程,降低监管壁垒,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可操作性。

这些举措将可快速引导更多金融机构进入乡村市场。

3.2 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运用新技术赋能金融
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发展壮大,就须积极推广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模式,发挥互补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是鼓励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战略合作,共建移动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二是支持银行与电商、物流、通信等互联网企业开展跨界联合,创新场景金融等产品,拓展农村客户群;三是引导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风控、审批、客户管理等内部流程智能化升级,降低运作成本和风险。

这些做法都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业态加速创新与发展。

3.3 培养数字普惠金融人才,提升乡村居民的金融知识
要努力建设数字普惠金融人才高地,拉动该领域技术与应用双轮驱动。

一是高校与行业单位应加强合作,设置数字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相关专业方向,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乡村客户的普惠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其运用数字工具获得金融服务的意识,扩大服务对象。

这些不仅能增强数字金融自身
提供的技术供给,也能进一步唤起客户需求,共同促成数字普
惠金融在乡村快速推广。

4 推进效果展望
4.1 乡村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必将使金融服务“最后一
公里”的痛点得到彻底化解。

农户通过手机银行等便捷渠道,
足不出村就能完成存取款、转账汇款、申请贷款等各类交易,
彻底解决过去因交通不便带来的难题。

各类农资工具、耕地保
险等定制金融产品也将通过数字渠道直接下沉至乡村,覆盖更
广客户群[3]。

可以预见,未来农村的金融环境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4.2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断渗透和推广下,将加快形成以金融
支持乡村产业、乡村产业繁荣又带动金融业务拓展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的内生增长动力也必将日渐增强。

届时,在金融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下,数字金融将促进大量生产要素向乡村
集中,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

这将
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以工促农、工农融合,全面
提升中国农业农村的综合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是国家两大战略之间
蕴含着深厚的契合度。

需有关部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
新技术与业务模式,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使数字普惠金融这一融合了金融与高新技术的新兴业态在农村
市场蓬勃开花,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而有力促
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的综合竞
争力,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 褚霞.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J]. 市场周刊,
2023, 36 (11): 1-4+40.
[2] 牟倩莹,易艳阳.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 [J]. 新
疆农垦经济, 2023, (10): 24-34.
[3] 林文玲,朱荣惠.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困境及优化路径研
究 [J]. 广东蚕业, 2023, 57 (7): 76-80.
[引用信息]崔美龄 .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2):112-113 .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