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安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安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应.当/答应.强.制/强.身健体崭露.头角/锋芒毕露.
B.发酵./咆哮.绮.丽/犄.角之势风驰电掣./提纲挈.领
C.着.凉/着.迷否.定/否.极泰来度.日如年/度.德量力
D.辍.学/点缀.赡.养/瞻.前顾后众口铄.金/闪烁.其词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静谧俯瞰如释重附刨根问底
B.娴熟燥热和颜悦色交头接耳
C.磅薄推搡不知所措名负其实
D.旁骛箴言娇揉造作断章取意
4.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
岛,。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6.班级开展“读《论语》,促成长”主题阅读活动。

结合下面能建立联系的两则材料
..........,就“如何成为更好的人”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
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⑵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⑶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
⑷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词人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___________小说,作者___________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2)《水浒传》中___________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义救
_____________。

二、阅读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诗: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乙诗: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

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

③麟阁:即麒麟阁。

在未央宫中。

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

霍嫖姚:即霍去病。

1.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甲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乙诗颈联“星芒尽”“海雾消”,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

D.乙诗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2.简述乙诗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3.请分别品析这甲乙两诗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①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②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

前日之不受是则
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③;辞曰:‘馈赆。

’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

’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无处而馈之,是货④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⑤取乎?”①兼金:好金,上等金。

②镒:单位名称。

③赆:临别时赠送的礼物。

④未有处:指没有理由接受礼物。

⑤货:动词,贿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此之谓.失其本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C.舍生而取义.者也引喻失义.
D.故患.有所不辟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启之不受/非也了
B.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C.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D.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4.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语言风格的认识。

5.对待金钱问题,你从孟子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请结合语段(一)(二)简要谈谈。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墨之韵
筱陈
①墨,之所以能够在文房四宝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过历史的淘洗而确立的。

论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没有墨色,红、黄、蓝、白中也见不着墨色这一字眼,然,人们最终选择了它作为书写和创作的颜料。

我以为,除了这颜料易得,还与墨色所具有的性情有关。

墨色是诸色中最沉稳、最朴素、最具中和性和包容性的一个色调。

这看似简单的墨色,却可以表现出其他颜色所没有的意境。

倘若少了墨,起码少了两个艺术种类,这便是书法和中国山水画。

书法就不用论证,我们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几乎都是用墨书写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山水画名作,要么只见墨之一色,要么
以墨为主,其他颜色辅之。

②墨是黑的,但不要将之与黑色相提并论。

我感佩先人,将文房四宝之一定义为墨,既表现出了墨所具有的“黑”色的基本特点,又表现了“墨”的韵致,墨更添了黑所不能够表现的神韵,也比“黑”更具有文气,雅气。

墨有墨趣,这趣味
可以陶冶性情,洗去浮心。

黑作为种颜色,是单调的,枯燥的,而墨却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

墨有五色:“焦、浓、重、淡、清”,墨还因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有干、湿、浓、淡之变化。

墨还因磨研的时间不同,又有新墨与宿墨之区别。

墨似简单,但调理好“五色”,运用了干、湿、浓、淡却是不简单的。

我们读王羲之的《兰亭序》、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通过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可以体会到书者的愉悦、悲愤和赤诚大爱的心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

书画同源,在中国山水画中,就有水墨山水画,用淡墨画山水,体现山水画的那样灵动、那样雄浑。

之后,我们又创新出了焦墨画,创造出了“皴”“披麻皴”“卷云皴”等方法,对墨进行各种处理和运用。

墨在色彩中不属于冷色彩,它可以表现出暖色彩具有的效果,可以表现出气吞山河、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可以表现出山的险峻、田园之静谧,可以描绘出马的奔腾、虎之雄威、鱼虾之灵动,可以表现出晨阳的蓬勃,夕阳的辉煌。

③书画有道,研墨应当成为书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很享受研墨的那种状态:将清水倒入砚池,手拈着墨条,轻轻地顺势推研,推研中,可以感受到墨条与砚池接触时的那种细腻,在推研中,酝酿书写时的状态。

研墨是静的,在这静中,酝酿着书画创作的情感,这让我想起音乐,音乐有过门,这过门把听者带入了音乐状态。

研墨,可以把书画者带入书画的状态。

④墨,是最简单的一个色调,但调理这种色调却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墨,是最简单的一种色彩,却能表现出最丰富的意境,表达最复杂的情感世界。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墨是心怀崇敬的。

B.容易得到是人们选择墨作为创作颜料的最主要原因。

C.第③段指出研磨是书画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的“道”。

D.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墨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作用。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墨有什么特点。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墨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你真的会读书吗》,完成小题
你真的会读书吗
①你真的会读书吗?书是“执拗”而“冷酷”的,它从来不愿意让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完全拥有它。

有时,你以为你是懂它的,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它”隔得远极了,甚至还没有碰触到它思想的根须!
②“会读书”之“会”,首先取决于你有正确的阅读观。

读书是你的生活方式,而非你的生活“插曲”。

读书是你的精神生活,你的精神“海拔”的提升和读书密切相关;而你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的建立与持续,也和你的“阅读”有着意义关联。

会读书的你,必定是主动朝着书奔过去的,而书呢,也会迎向你,与你邂逅于美好的“花园”。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主动去读一本书的快乐,要远远超过“撞见”一本书的快乐。

拒绝成为庸常的人,避免“匍匐”于功利之下,你只有经常主动去打开一本书。

③“会读书”之“会”,再要追问你良好的阅读品味。

不加选择地见书就读,对形成阅读品味没有任何裨益。

好似打开购物网站,面对陌生商品,你肯定会在下单前比对、权衡,判断它是否优质。

在无法确定之前,你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或采用他人的经验,最后才会决定取舍。

请问,对待阅读,你可有这样的耐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做个挑剔的读书人。

不要轻易打开一本书,在你确认它的价值前;也不要轻易合上一本书,在你还没有完全读透前。

如何确定它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呢?善读者的建议很关键。

另外,读得多了,你的判断也会建立起来。

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尽可能自己“做主”。

④“会读书”之“会”,还要你拥有基于“联系”的阅读策略。

对于精读、泛读、概览之类的既定法则,相信是你耳熟能详并能运用的。

建立一种“联系”的阅读方式,不是简单地对单一文本做静态的阅读。

你应该在“联系”的阅读里,体验感性的美,更见证理性的深和道德的善,由此丰盈你的温度和有宽度的人生。

比如,你再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时,可以同时读鲁迅的《野草》,这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期。

前者是散文集,鲁迅将自己扔回回忆的“场”,故事、故人、故乡、故情,柔婉明朗;后者是散文诗集,鲁迅直面当下,灵魂的挣扎、寂寞的际遇,希望与绝望一直在冲撞。

若是我们根据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就确定“彼时”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思想光芒,那会是多么狭隘。

当你用“联系”的方式去读书的时候,会感觉,书读厚了,读宽了,也读深了。

⑤书以沉默的方式和你“说话”,虽然它不能直接引发人的变化,但人存在的独特与自由是阅读赋予的。

读书足以抵抗虚无,读书可给予你一颗高尚的心灵,读书可以陪伴着你走出一条感性、知性、理性的思想之路。

⑥你真的会读书了吗?
1.作者认为“会读书”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3.大青衣
胡玲
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

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

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

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

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

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

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

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

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

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

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

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

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

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

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

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

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

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

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

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

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

她去找柳月如。

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

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

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

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

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

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她春风得意。

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走穴和柳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起来。

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

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

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

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

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

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

⑬老板来了。

青莲说,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

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⑭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

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

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

青莲从梦中惊醒。

⑮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⑯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

守灵的老太太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

青莲问,师傅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
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

昨晚,她走了。

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

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

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⑰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⑱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

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小说围绕青莲写了哪几件事?
2.品析句子。

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

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3.简述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4.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
三、语言表述
1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比较低,这很令人担忧。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履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青山遍布祖国大地。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根据材料内容,以“绿树”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四、写作
15.根据情境,完成微写作任务。

毕业典礼结束后,你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着。

不久后,会有新生进入这间教室,会有一个人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

这个人,此前你不曾见过,此后也难相遇。

而他(她)刚从小学跨入初中,带着美好希望与忐忑不安,坐在你的位置上。

现在,请你跨越时空与他(她)对话,给他(她)祝福和鼓励。

要求:①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寄语给未来的新生。

②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
A.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中秋节赏月,元宵节猜灯谜。

D.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四十“不惑”。

故选B。

2、B
【解析】
A,yīng/yìng;qiáng/qiáng;lù/lù。

B,jiào/xiào;qǐ/jǐ;chè/qiè。

C,zháo/zháo;fǒu/pǐ;dù/duó。

D,chuò/zhuì;shàn/zhān;shuò/shuò。

3、B
【解析】
A.如释重负。

B.正确。

C.磅礴、名副其实。

D.矫揉造作、断章取义。

4、C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后面叙写的是“树木”,以及“春夏初交”“群峰碧绿”两个词语的内容,应该先交代季节,后写这个季节景物特点,应该选用“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可排除B和D。

(2)“涉猎其中”与“其乐融融”之间存在着先后和因果关系,应该选用“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排除A。

据此,答案为C。

5、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

这里“古村落”与“老房子”照应;“江南”和“杏花春雨”“苏子吟唱”照应;“大漠”和“黄沙白草”照应;“名山”和“佛语梵音”“晨钟暮鼓”照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示例:真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第二则材料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是对自己真实,不能欺骗自己和别人。

第三则材料则告诉我们“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等言行很虚伪。

这两则材料从内心和外在表现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首先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理解意思,找到意思相关联的两则材料分析即可。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告诉我们想成为更好的人,就要对自己真实,不能欺骗自己和别人。

材料三,“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是一种虚伪的行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从反面告诉我们要真实。

所以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更好的人”,
就要从内心和外在都要做一个真实的人。

7、人迹板桥霜山雨欲来风满楼野芳发而幽香闻寡人之耳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迹”“幽”“寡”“赢”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8、讽刺吴敬梓鲁智深林冲
【解析】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

(1)《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2)《水浒传》中被称作“花和尚”的是鲁智深,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又因在野猪林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依据识记的情节填写作答。

二、阅读
9、1.B
2.(1)画面:随着将士挥鞭发出的声响,战马犹如风驰电掣般飞出了渭桥。

(2)作用:表现了前线军情紧急和将士们杀敌心切,士气旺盛,斗志昂扬。

3.甲诗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感。

乙诗表现了将士们昂扬的斗志和作者能够为报效国家的自豪以及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B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意为: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这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而并非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2.试题分析: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

此题首联“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的意思是:骏马像狂风般地驰骋,在清脆的马鞭挥动声响中,飞快地奔出了渭桥。

围绕该意思,展开想象,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