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分类。
专门对美国的逆向物流发展做了论述。
并介绍了中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为中国逆向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逆向物流;可持续发展;环保
一、逆向物流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
所谓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根据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就是对由最终消费端到最初的供应源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制成品以及相应的信息流、资金流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及过程,目标是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恢复一部分价值。
James·R·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美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主任 Rogers博士和Tibben-Lembke博士在l999年出版的第一本逆向物流著作《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itics Trends and Praetices》中划逆向物流的定义是:为重新获取产品的价值或其得到正确处置,产品从其消费地到来源地的移动过程。
2、分类:
按照回收物品的特点来分:可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
退货逆向物流是指下游顾客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给上游供应商,其流程与常规产品流向正好相反。
回收逆向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
按照逆向物流材料的物理属性分:可分为钢铁和有色金属制品逆向物流、橡胶制品逆向物流、木制品逆向物流、玻璃制品逆向物流等。
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及产业形态来分: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的不同,逆向物流被学者们区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以及包装等6大类别。
二、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
1、积极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融资、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逆向物流企业的发展。
尽管废旧产品回收是赢利的、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黄金产业,由于其前期投入成本比较高,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投入回收产业。
对此,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融资、税收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从事逆向物流。
(1)财政补贴。
美国国家环保局从 1978年就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提供费用为 10%~90%的财政补贴。
(2)贷款融资。
各国对能减轻环境污染的环保设施给予贷款,这种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偿还条件又优于市场条件,且借贷周期长,利率固定,头几年不需偿还,必要时还可给予补助。
(3)税收优惠。
美国对公共事业建设和公共投资项目,包括城市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市政污水处理厂等,给予免税的优惠待遇,而企业单一的污染控制设施难以享受这一优惠待遇。
(4)鼓励先进。
2、企业积极实施逆向物流战略,以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
西尔斯负责物流的副总裁曾经说过,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了。
为了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国外的生产和零售企业都积极将逆向物流战略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3、采用可分解思想,从产品设计和生产入手,从源头削减和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广泛开展生态设计和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低环境负荷产品。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从白色家电厂商到汽车制造商的一大批生产企业都积极研究新的方法用可分解思想设计它们的产品。
所谓可分解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如何实现为了分解目的的新品设计。
如在材料选择上,尽可能多地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2)现有产品如何分解。
(3)增加回收产品及部件的机会。
可分解思想在生产企业的运用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益。
如布莱克和戴克公司通过为分解而设计的思路,不仅减少了30万美元的垃圾掩埋处理费用,而且从物资销售中获得了46万元的收益。
4、积极采用逆向物流系统管理,提高处理退换货、报废和损失的产品效率。
逆向物流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运用比较广泛,它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球知名化妆品雅诗兰黛公司就是其中一例。
该公司在没有运用逆向物流管理系统前,每年因为退货、过量生产、报废和损失的商品高达2亿美元,约占其销售额的4.75%。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公司投资 130万元用于购买逆向物流的扫描系统、商业智能工具和数据库。
逆向物流系统运转的第一年就为公司带来了以前只有通过裁员和降低管理费用才能产生的成本价值。
其后,逆向物流系统通过对该公司24%以上的退货进行评估,发现可以再次分销的产品是真正需要退回的 1.5倍。
不仅如此,逆向物流系统提高了公司对保质期产品的识别精度从而减少了超过保质期产品的销毁率。
如 1998年公司超过保质期而被销毁的产品占整个退货的37%,1999年该比率下降了 10个百分点,只有 27%。
据该公司物流部门的主管经理预计,今后几年只要信息系统和营运系统能够基于更严格的退货时间识别出过保质期的产品,产品销毁率完全可能降到 15%以下。
5、零售企业成立返品中心,对退货进行集约化处理。
世界各国的零售业商业中都存在如何对返品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的问题。
所谓返品,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从消费者手中回到零售商的退货及从零售商手中返回生产厂家的商品。
在返品物流管理方面,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 20世纪 90年代以前,美国零售业界通常也采取由商家向生产厂家退货的较原始的返品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浪费大,而且返品的处理费用也相当高。
据统计,美国零售业中每年返品处理费用约占销售额总成本的4%左右。
为了提高返品处理效率,从 1990年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型零售商按照专门化和集约化的原则,仿照正向物流管理中的商品调配中心的形式,分区域设立返品中心 (Reverse Center)以集中处理返品业务,其中沃尔玛公司成立了 10家,凯玛特公司成立了4家,Universal公司拥有 2家,其他较大的连锁零售商也都成立了自己的返品中心。
目前,美国通过返品中心处理的返品已经占总数的6成以上,集约化处理已经成为返品物流管理的主导方式。
返品中心的建立不仅提高了返品的流通效率、降低了返品物流耗费的成本、加速了返品资金的回收,而且为商家降低销售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
据分析,返品物流管理每年可为商家降低销售总成本的0.1%~0.3%。
以沃尔玛公司为例,通过返品物流管理每年就可节约资金 7亿多美元。
6、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逆向物流,为逆向物流服务需求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逆向物流服务。
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规模化运营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这一原则同样适应于逆向物流业务。
因此,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进行专业化管理已经成为逆向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
逆向物流市场的需求催生了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如美国的Genco公司。
该公司是美国返品物流管理业界最大型的专业化公司,目前它在美国各地拥有 104个返品处理中心,年处理返品达400万件,与其签约进行返品业务往来的商业伙伴超过 1 500家。
三、美国逆向物流发展特点
1、国家制定法律,保障逆向物流的发展。
2、国家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支持逆向物流企业的发展。
3、企业自身实施逆向物流策略。
4、支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
四、中国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可回收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高达300多亿元,每年大约有500万吨废钢铁、二十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没有被有效、无害的回收利用。
而每年因退货、过量生产不合格品退回、报废和损坏等产生的损失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如果能够通过逆向物流将这些“废物”重新利用,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是:现在的废旧产品回收主要由一些街头小贩和回收企业承担,他们追求的都是短期利益,有时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利,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不能也不应成为逆向物流的实施主体;另一方面,主动实施逆向物流的生产企业几乎是微乎其微。
五、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根据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和我国自身的特点,中国可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
1、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保障逆向物流的发展,明确生产责任。
2、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从事逆向物流业务开展的企业尤其是从事逆向物流技术研究与开发
企业的发展。
3、加大对供应链相关技术研发。
4、加强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6、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改进产品设计。
7、企业要重视逆向物流,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管理。
8、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结论:根据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经验,逆向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
经济利益,而且对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
虽然根据中国的发展现状,中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将会是漫长的过程,但毫无疑问中国必定会在其中获得经济的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1、Dr.Dale S.Rogers,Dr.Ronald S.Tibben-lembke.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i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M].Reverse LO-gisifics Exe
cutive Council,1999.
2、柳键.供应链的逆向物流.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12.
3、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5(10)928-934
4、张志文,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研究物流科技 2006.29(12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