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栏5.大道之行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 不发生。
2.成语积累 天下为公:原意是不把公物当作一家的私有物。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 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矜(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 的人。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 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也不浪费。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 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 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 是为自己牟私利。
浙江新中考
语文
5.*大道之行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重点词语解释
(1)大道.之行.也 道理,道义;推行,施行 (2)讲信修.睦 培养 (3)天下为.公 是 (4)选贤与能. 能人 (5)男有分. 职分,指职业、职守 (6)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7)是故谋闭而不兴. 发生
2.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 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 这个 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谢观看
3.古今异义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幼 而无父的人;今义:常用于“孤单”“孤苦”等义
(2)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常作“归 来”“归属”之义
(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今义:常作“杂 乱”“捣乱”等义
(4)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 断词,或与“非”相对
4.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亲
(2)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5.特殊句式 (1)是谓大同 判断句,整句表判断 (2)天下为公 判断句,“为”表判断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倒装句,即“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于己藏”
1.关键句子翻译
3.课文内容理解
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 似的地方?试举例说明。
①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②大同社会的“男有 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种作”相似;③ 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相似。
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 不发生。
2.成语积累 天下为公:原意是不把公物当作一家的私有物。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 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矜(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 的人。 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 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也不浪费。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 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 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 是为自己牟私利。
浙江新中考
语文
5.*大道之行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重点词语解释
(1)大道.之行.也 道理,道义;推行,施行 (2)讲信修.睦 培养 (3)天下为.公 是 (4)选贤与能. 能人 (5)男有分. 职分,指职业、职守 (6)货恶.其弃于地也 憎恶 (7)是故谋闭而不兴. 发生
2.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举,推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 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 这个 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谢观看
3.古今异义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幼 而无父的人;今义:常用于“孤单”“孤苦”等义
(2)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常作“归 来”“归属”之义
(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今义:常作“杂 乱”“捣乱”等义
(4)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 断词,或与“非”相对
4.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亲
(2)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5.特殊句式 (1)是谓大同 判断句,整句表判断 (2)天下为公 判断句,“为”表判断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倒装句,即“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于己藏”
1.关键句子翻译
3.课文内容理解
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 似的地方?试举例说明。
①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②大同社会的“男有 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种作”相似;③ 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