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傈僳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会经历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信仰。
而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根据这个民族所经历过的事情,所信仰的宗教而成立的,所以不同的民族会有不一样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传统节日有哪些?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傈僳族传统节日,希望大家喜欢!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1.刀竿节
刀竿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沪水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
刀等节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外敌入侵云南边界,当时的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前往,在滇西北战场上,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一很快取得了胜利。
不料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
为了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当地人民以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疆土、反对入侵者的决心,定此日为刀等节。
爬刀竿前一天晚上,在广场中央燃起四准通红的炭火。
五个保悍而又灵巧的中年男子赤脚在火堆中间跳跃,时而腾空,时而落下,时而扑向火海,时而翻滚前进,无数金光灿烂的火星,在他们的身边脚下飞舞。
他们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6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飞快地把功揉搓。
周围的观众在欢呼声中欣赏院火的绝技。
节日里,妇女们穿着镶花边的黑色上衣和点缀着各种银饰物的花裙,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风采过人。
男人穿着麻布短衣裤,腰系红黄长带,)小腿系吊简,腰佩长刀,肩挎箭包,英姿勃勃。
节目的广场上,坚趄两根二十米高的树干,四周用藤蔓拉紧固定,树杆上厂插有三十六把明晃晃的长刀,作为向上攀登的横档,刀刃向上,寒光逼人,谓之“刀竿午间。
鞭炮齐鸣,锣鼓震天”。
身穿大红抱、头缠红布包头、赤脚的五名“玩火者”,齐涌至等下,围绕刀竿唱歌跳舞,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飞上刀竿。
双手紧提刀面,运足气的脚掌斜置在锋利的刀刃上,勇敢、灵巧地向上攀登。
全场鸦雀无声,大
家屏住。
呼吸仰面观看。
对他们的气功绝技赞叹不已。
僻僻叭叭的鞭炮声来自竿项优胜者,响彻云霄。
全场欢呼跳跃,争相向爬杆者敬献美酒。
对歌、跳舞、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
丢烟包(烟盒)活动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各站一方,互掷烟包,始飨告将小伙的烟包收藏起来,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
2.盍什节
“企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
企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
相当于汉族春节。
傈僳族身居层峦叠蟑、百川汇流、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当地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珍禽异兽。
傈僳族男子大多具有狩猎本领。
傈悍的男子着短在、及股裤,以青布包头,手持弓弯,腰左侧佩砍刀,腰右侧挂箭袋,勤劳勇敢。
善采集的傈僳族妇女,上穿右枉大襟短衣,下着多褶长裙,头戴红、白料珠串帽,胸前佩有彩色料珠项圈,十分美丽大方。
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聚集在搭有彩门的村寨广场。
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射湾”比赛。
一般在初一至初三举行。
两男一女为领队,一男肩上扛弩弓,包头上斜插一只箭,一男两手举着饰有弯弓和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
选手列队通过彩门进入广场,围着旗杆向红白两色旗祭酒,跳集体舞,舞罢开始比赛。
油煎粑粑和肉片当靶,射手按顺序比赛,射中“猎物”归己.收获最多的人被喻为“最优秀的射手”。
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弹着琵琶、四强等乐器高歌,跳一种无伴奏的舞蹈,这种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感强,生动活泼。
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乐趣。
傈僳族年初一中午,金家围坐吃团圆饭。
3.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
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
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
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
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
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
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
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
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
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
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
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
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
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
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
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
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
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阔时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
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
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
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
吃饱了,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
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
活动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
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块平地上固定好。
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
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损。
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
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敢折服。
4.澡塘赛歌会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
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
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
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
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
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
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僳僳族的由来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
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
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
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
傈僳族邮票人物。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
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
有的也信仰____、天主教。
傈僳族历史悠久。
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
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
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
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
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傈僳族风俗禁忌
1、产忌
产妇分娩,基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闯入。
婴儿啼哭不止,则家门口挂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
产妇忌吃线猪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鸡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带弓箭和长刀入门;生女,不可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禁忌入门,忌期为10至13天。
忌横抱婴孩,以为是抱死人之相。
产妇家不能烧苞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
若触犯这些禁忌,婴儿有夭折、短命的危险。
2、礼俗禁忌
傈僳族忌客人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死人出殡才这样。
忌拄手
杖进家门,因给死者致哀跳舞时才使用手杖。
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
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3、农事禁忌
下地生产时忌将锄头等掘土农具找在肩上,尤忌在荷锄进屋,因葬死者时才如此。
稻谷开花时,忌在稻田边洗衣裳、剥麻,否则以为会使花受惊而减产。
玉米扬花时若遇大风,忌妇女织麻布,忌男子砍竹伐木等。
4、生活习俗禁忌
黄昏时出入须随手关门以免鬼趁机而入。
家长外出时忌扫地,怕对家长不利,因死人时才去扫地。
在房前屋后忌喊"哦",只有为死人驱鬼时才这样做。
忌在他人家中吹口哨、乐器声能唤鬼入室。
5、祭祀禁忌
祭鬼神或祭龙树时,忌妇女参加。
出远门者必须于年前赶回,否则,家人过年祭祖时会将未归者也作为祭祀对象,不吉。
祭家鬼时,肉未吃完忌外人进入,否则会有疾病。
禁忌用茶叶敬猎神,据信,茶叶能遮住猎人的眼睛,使之打不到野兽,祭猎神的的祭品不能给别人吃,一定由猎人自己吃掉,否则,猎而无获。
6、丧葬禁忌
村子有人去世,全村人在葬前禁吃辣椒,只有与死者有仇的人才会故意吃辣椒。
小孩夭亡,全家忌吃羊肉、葱、蒜,否则以为会冲犯鬼神,会导致更重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