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县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 水环境现状调查
1.1 水环境现状
一、地表水现状
(1)水量及分布
各河流年径流量及规划年需水量如下:
库车河年径流量3.467亿m3,需水量为3.443亿m3;
渭干河年径流量22.34亿m3,按库车县的分水比例39.5%,应分年经流量为8.824亿m3,需水量为6.867亿m3;
二八台河年径流量0.434亿m3,需水量为0.213亿m3;
塔里木年径流量43.88亿m3,目前尚无分水比例,按库车县的实际的最大引水量计算为1.5亿m3,需水量为0.379亿m3;
其他小河年径流量0.612亿m3。
库车县合计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4.225亿m3,总需水量为3.774亿m3。
库车县各河流基本情况
(2)水质
库车县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渭干河、库车河、二八台河、塔里木河,另有三条季节性小河流,分别为盐水沟、波斯塘托克拉克沟、克孜勒沟。
县境内有两个水文站,即渭干河上的千佛洞站和库车河上的兰干站。
渭干河千佛洞站河水平均矿化度0.356g/L,总硬度0.119 g/L,PH=7.9,主要离子含量:Ca2+=66.2mg/L、
Mg2+=23.9mg/L、K++Na+=104mg/L、CL-=116mg/L、SO
42-=173mg/L、CO
3
2-=0.4mg/L、
HCO
3
-=157mg/L。
库车河兰干站河水多年平均矿化度0.443g/L,总硬度0.118g/L,氯离子和硫酸盐含量多年平均值都小于100mg/L。
重金属和无机有毒物质六价铬、汞、铜、镉、铅、氰等含量很低。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大多数年份这些指标都符合Ⅰ类标准。
二八台河水水质与库车河河水相近。
塔里木河河水平均矿化度1.09g/L。
波斯塘托克拉克沟、克孜勒沟水的矿化度都在1g/L左右,盐水沟水的矿化度高达9g/L。
二、地下水现状
(1)水量及分布
规划区地形平缓,地势较低,地下水位埋深浅,潜水水位埋深1-3m。
规划区地下水水量及分布如表14-2所示。
地下水水量表
(2)水质
灌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经过各种途径入渗及区内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形成,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径流条件伴随径流方向由强变弱,排泄方式主要为潜水蒸发、植物蒸腾、排渠排泄、洼地溢出及侧向流出。
潜水富水性自西北向东南由大于5000 m3/d(8吋管径,5米降深)逐渐变为小于1000 m3/d,矿化度在靠近河道及水库地区小于1g/L,其它地区为1~3g/ L,
测区中下部氟离子含量大于1g/ L,潜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
3-. SO
4
2-. CL-—Na+.
Mg2+;SO
42-. HCO
3
-. CL-—Na+. Mg2+;SO
4
2-. CL-—Na+. Mg2+及CL-. SO
4
2-—Na+. Mg2+.
Ca2+四种类型。
承压水富水性主要介于1000—3000 m3/d,矿化度小于1g/ L,水
化学类型为HCO
3.SO
4
.Cl—Na.Mg型水。
测区地下水与潜水水位相差不大。
地下水
动态特征在北部表现出渗入—径流型,南部表现出渗入—蒸发型,水位变幅较小。
微量元素砷超标,砷超标水主要分布在哈尼喀塔木乡政府至阿克协尔农场一带,东西长13.5km,南北宽约7.5km,面积约90km2。
1.2 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规划区内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雨量69.2~147.2mm,而年均蒸发量却高达2200~2650mm。
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地表土壤盐分大量积聚,威胁地表植被的生长。
规划区森林覆盖率很低,灌区外缘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也不完善,再加上境内春季多大风,瞬时最大风速达40.0m/s,大风常常伴有浮尘、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对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一、地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灌溉技术落后,水量浪费严重
库车县至今仍沿用古老落后的传统灌溉技术,以大水漫灌、串灌为主,畦沟灌溉的面积也不多,且水平低,先进的喷滴灌技术目前尚未真正起步。
加之水利工程不配套和田间工程标准低,灌溉定额达到690~972m3/亩,平均712 m3/亩,远远高于我国北方的500 m3/亩和新疆的平均水平。
2、生态用水不足
由于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灌溉方式落后,灌溉定额偏高,河道内用水和下游生态用水被挤占,导致生态用水不足。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库车县春季3~5月缺水严重,灌水不足,夏季水多,灌水过量,导致灌区特别是渭干河灌区的潜水位普遍上升,形成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但春季旱期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却很少。
开采地下水,不仅可以解决春旱缺水的问题,亦可以使潜水位下降,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
三.水污染
与水污染有关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1、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处理能力为1万m3/d,年处理水平326万m3,排水管道长度37.34km,污水处理率45.3%。
城镇污水处理目前采用原始落后、处理效果极差的简易氧化塘处理方式,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大多数乡镇无污水处理厂,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城镇污水全部排放到排水渠中,严重污染着河渠水质。
2、城镇垃圾处理方式落后,以简易掩埋为主,处理率为87%。
生活垃圾清运量虽在逐年加大(2005年为2.3万t),但清运能力较低,部分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
四.农药、化肥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雨水农药、化肥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NO
1
冲刷使土壤中过量的N0
进入湖泊、河流,从而引起湖泊、河流和河口的富营养
l
在淋洗过程中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水体质量下降。
当化。
土壤中过量的N0
l
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将影响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N0
l
2 水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2.1 水体功能区划分及水质目标的确定
根据现状资料的调查,综合考虑自然地理、行政、经济发展、水资源特征、水质监测布设、水污染状况及水电工程调控作用等因素,对库车县各河流河段规划分区如下:渭干河区、库车河区、二八台河区、塔里木河区。
规划区水功能区划及规划目标表
根据水体功能区的划分,库车河、渭干河须符合Ⅱ类标准,塔里木河、二八台河须符合Ⅲ类标准。
2.2 污染源及水质预测
1、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根据水质目标及该地区污染物产生类型,应控制的主要项目有:pH值、BOD、COD、总磷、总砷、石油类等。
污染物控制排放量表
现状污水排放量以及预测污水排放量如表14-5所示:
污水排放量
根据对污水排放量的预测,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大幅度上升。
为此,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性,要求工业集中的库车河灌区在增大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注重污水的处理利用。
到2010年常规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应达到90%,中水使用达到2141万m3,2020年达到2900万m3。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2、规划区水质预测
根据对现状水质、污水排放量的预测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近期,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将有较大增加,但要求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届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较现在增加不多,可以满足水体的功能要求。
3 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3.1 地表水生态建设规划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农业灌溉节约的水量,可用于工业、城镇及生态环境建设。
2、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充分利用中水水源
污水直接排放是造成水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减少和防止水污染,减少排污量是关键。
为此,必须对污水尤其是污水的主要源头工业用水进行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加快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
预计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万m3/d,污水处理率达到90%。
同时,工业废水应在企业内部进行预处理,实行清污、分流,排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时,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
3、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建设
规划区主要工业污染源有煤炭、煤焦、石油、化工、水泥、制革业等。
工业废水在企业内部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实行清污分流。
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新建企业应要求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实行“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增污染负荷控制在允许排污总量范围之内。
3.2 地下水生态建设规划
1、禁止滥伐过采,保护水源地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地。
禁止滥伐过采,保护林地,是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减少森林砍伐量,栽植林草树木,逐步恢复植被,减少对水源地的破坏。
2、合理开采,水质水量两手抓
开采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建设地下水源地,必须要经过与开发工程阶段相适应的水文地质勘察,在允许的开采量范围内进行开采,不能随意扩大开采量。
布设分散开采井,要利用水量和降低潜水位相结合。
在开采地下水时,要注意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不能因开采地下水而使生态环境或地质环境遭受破坏。
并要注意水源地之间的相互影响。
开发地下水资源,必须注意对水质的保护。
供水水源地应注意位置的选择,
还要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卫生防护带。
在选择水源地位置时不仅要注意水文地质条件的可行性,还要注意对水质有无直接污染和潜在污染威胁的可能性;水源地上游不得建设有污染的工业,开采井位要置于居民区和街区的上方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严格控制供水井的开采量,不能因超量开采导致水质恶化。
3、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建立地下水开采量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乱采超采,未经水政水资源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得打井取水或增大取水量。
加强规划区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工作,搞好监测资料的整理和积累,以指导规划区地下水的开采与保护管理工作。
4 水利规划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预测
针对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工程实施的特点,就其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作出预测评价。
4.1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项目区渠系及建筑物配套改造工程均在原有工程占地保护范围内,不增加新的占地面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会导致空气中粉尘浓度增大,推土机、拌和机、碾压机等产生噪音及机械清洗污水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但工程施工区离生活区较远,加之项目区环境容量大,故工程施工不会对大气、生态及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3、工程实施后,灌溉水量易于控制,使灌溉均匀,减少了耕地水土流失,保持了土壤特定的水分运动和盐分平衡,避免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环境势必向着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方向发展。
输水渠道防渗后,灌溉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
4.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工程实施后,在其它农业增产措施的配合下,农作物的产量将会有所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也将稳步增长,为农牧业的丰产丰收和农牧民的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4.3 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减免对策
1、建设期间的工程弃料应及时进行环保处理;施工中的噪音应尽量加以避免或者控制。
2、工程建设中破坏的牧草、农作物应在建设后及时恢复。
3、做好生态环境的研究与监测工作,包括对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监测、绿洲内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治理与监测、灌木林及牧草等天然植被影响的研究和监测、沙地土壤风蚀、沙化以及外来风沙对项目区及周边绿洲危害程度和趋势的监测等,以有利于进一步治理生态环境。
4.4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一、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不仅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也为工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提供更多水量。
2.工程实施后,可适时适量的控制农作物灌溉水量,使得土壤中水肥、气、光热趋于协调,改善土壤结构,使得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
3.工程实施后,配合实施作物节水措施,生产量将大幅度提高,这将改善和提高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改善和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工程建设中,防渗渠道渠基的开挖、回填,不仅扰动了原生地表,破坏了表土结构和植被,同时也对原地貌形态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再加上渠道开挖敷平后的地表土壤疏松、裸露,又无植被覆盖,从而导致一定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