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二卷7至10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正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 ǐng) 省.(sh ěng)却 拮据.(j ū) 引经据.
(jù)典 B.行.(xíng)辈 行.(háng)当 鲜.(xi ān)美 鲜.
(xi ǎn)为人知 C.匀称.(chèn) 称.(chèng)职 嫌恶.(wù) 万恶.
(è)不赦 D.附和.(hè) 暖和.(hé) 稽.(q ǐ)首 遍稽.
(j ī)群籍
2.下列各句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小屋粗制烂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的。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

C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D 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彩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象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期日中 (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B.濯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C.万钟..
(这里指高位厚禄)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D.休祲..
(吉凶的征兆)降于天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4.下面名句中加点的词语“建筑”充当谓语..
成分的一项是( ) A.三大殿建筑..
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B.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C.我国富有建筑..
用的各种石料。

D.我国的建筑..
,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衣沾不足惜,但是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6.下列诗歌没有抒发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B.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C.刘桢《赠从弟》
D.白居易《望月有感》
7.下列各句均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本句运用设问,言外之意是说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还没起思念之情。

B.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句中“争渡,争渡”用的是反复,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句中的“脂粉”用的是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D.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本句运用拟人,把紫藤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
府诗集》。

B.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
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比如《沁园春·雪》。

C.《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人吴承恩所著《水浒》。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我们学过他的《威尼斯商人》。

二、(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老王》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作者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老王样子非常怕人。

B.说明老王当时病情严重。

C.强调老王令人生厌之态。

D.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10.“老王同院的老李”可从侧面看出老王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老王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人。

B.老王是一个病重的人。

C.老王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D.老王是一个诚实的人。

11.下列描写方法选文没用到的一项是()
A.心理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12.本文用词洗练老到,很值得品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本句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用“站立”等词就不能表现这层意思。

B.“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

”这是因为老王的形象把我吓坏了,总不能集中精力去数,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C.“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中的“强笑”说明笑得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的“攥”表达老王矛盾的心情:既又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用的是动作描写。

13.对“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他赶忙止住我”表明老王了解杨绛的为人,知道她要给钱。

B.“我不是要钱。

”一句表明老王是在临终前来和一生中给他温暖最多的人告别,他不愿意接受钱。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老王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

D.作者在文末表达的“愧怍”之情,主要原因是这一次给了老王钱。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风筝》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17题。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地下,()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走出,留他()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4.选文第一段中,不能看出小兄弟非常喜欢风筝的语句是()
A.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
B.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C.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
D.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15.选文中括号处省略了一些词语,用词和顺序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
A .踏 掷 绝望 傲然
B .扔 踩 绝望 傲然
C .掷 踏 傲然 绝望
D .踩 踏 骄傲 失望
1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兄弟被“我”发现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写出小兄弟受惊吓的表情,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也无形中突出这件事给小兄弟的伤害,加深了“我”的自责。

B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样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

C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可见小弟弟实在太让人生气了,把鲁迅先生气坏了。

D .之所以详细记叙“虐杀”这一情节,是作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觉悟之后却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尾段就充满了这种情感。

17.联系整篇课文,下列理解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项是( )
A .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

B .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

C .从文中的“我”严于自责,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亲情。

D .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四、(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谈生命》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8-21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18.对于“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的差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者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后者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

B .前者宜用准确的语言总结出结论性的东西;后者则可用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C .前者适合表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后者则通俗易懂地告诉读者何为生命。

D .前者是下定义,要有科学性;后者则更突出其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

19.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描写了“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B.“一江春水”在这里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
C.选文借“一江春水”阐述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

D.“一江春水”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表现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

20.结合前后语句,对“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雨B.激电
C.迅雷D.疾风
21.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化地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豁达乐的精神。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没遗憾,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

C.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D.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22-25题。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3.本文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富复杂。

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

C.文中“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

D.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

25.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

B.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C.作者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

D.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六、(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③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④,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⑤。


【注释】
①还:同“旋”,掉转身。

②故:特意。

③希望。

④厌:满足。

⑤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昭:表明,显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王生不说. ②王生益愠. ③莫逾.自厌 ④王生惊觉,谢.

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②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③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28. 从选文可以看出,李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七、(16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9-32题。

菜中之王
傅丽清
①时近立冬,京郊又到了砍大白菜的季节。

由于政府抓了“菜篮子”工程,冬季市场的蔬菜品种增多,大白菜虽然已不再是冬令唯一的“当家菜”,也再见不到城乡总动员运贮大白菜热闹景象;可是北京人对它总情有独钟,多少还是要买一些贮存起来过冬。

②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

苏东坡曾有诗赞道:“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

”范成大也曾吟道:“拨雪挑出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菘,指的就是白菜。

《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

”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七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

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

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

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

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

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

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在“岁末清供图”上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注)之想”吧!那年,我参加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欧洲考察,我们几个从北京去的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便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

如风卷残云般,我们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

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⑤我对白菜还另有一番特殊的情愫。

抗战时期负笈流亡到江西,在赣东铅山城外一所中学里读书。

教室设在一座荒废的祠堂里,墙上嵌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明代万历年间当地一位清廉爱民的知县笪继良画的一棵白菜,旁书他的两行题辞:
⑥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⑦近年,我重访旧地,发现那块曾和我们学子朝夕相对、断成两截的“白菜碑”,已作为历史文物迁移到该城⑵中心,并建亭加以保护。

县委施书记告诉我,他常用那块“白菜碑”告诫干部,要以清廉俭朴、勤政爱民自律共勉。

⑧啊,谢谢你,具有青松风格的白菜,至今还能作为我们后人反腐倡廉的教材。

(注)鲷,即真鲷,产于山东的又称“加级鱼”,肉味鲜美。

29.请写出第②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一个相应的例句。

(4分) 30.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第③段和第④段的大意。

(4分)
31.第④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

(4分)
32.说说文章结尾处记叙“白菜碑”的故事有何作用,并比较一下这样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八、(40分)
33.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去认真学习,理解,感悟并践行。

下面几句话,是我们教材中某篇课文引用过的一些名言警句。

请结合所给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曾国藩家书》)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达生》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中庸》)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须用A、B、C等字母代替。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Ⅰ卷
一、1.A 2.C 3.A 4.A 5.D 6.C 7.A 8.C
二、9.C 10.A 11.A 12.B 13.D
三、14、A 15、C 16、C 17、D
四、18.C 19.D 20.A 21.B
五、22.C 23.C 24.D 25.D
[评分]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
六、(14分)
26.①通“悦”,高兴。

②恼火,恼怒,生气。

③超过。

④道歉。

(4分,每小题1分)27.①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2分,注意“悉”“志”“是”“乎”的翻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②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2分,“注意“但”“何以”“谓”的翻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③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或: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2分,注意“夫”“耻”“下”的翻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28.示例:李生经常劝说王生,可见他是一个对朋友极其负责的人(或:李生是一个诤友,勇于当面指出朋友的缺点错误)(2分,意思对即可);王生能“惊觉”,说明他是一个能接受别人合理意见的人(或: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得以进步;或:学习不能死记硬背,要勤于思考) (2分,意思对即可) 。

七、(16分)
29.引用,如: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

或:苏东坡、范成大及《本草纲目》的话。

列数字,如:在距今约七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

(4分,写出2种说明方法一种1分,每种例句正确得1分) 30.第③段:白菜(产于北方)以山东所产最好;第④段:百菜不如白菜。

31.①营养丰富;②产量高;③耐贮存;④价廉物美(4分,每条1分) 32.记叙“白菜碑”的故事是为了说明“我”对“菜中之王”白菜还另有一番特殊的情愫;(2分,意思对即可)说明文中记叙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须体现事物的某种特征,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平实;记叙文中的记叙则是为了体现人物性格或事物中的哲理,语言一般要求生动、形象、能打动人。

(2分,一点1分,说出大致区别即可)
八、(40分)
33.作文。

题目中这几句话是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引用过的,作文凡扣“敬”“乐”于学业的,或者扣“兴趣”“专心”“专注”“坚持”“恒心”等均可;以写记叙性文章为佳,议论性或其它文章特别合乎要求的亦可。

具体评分标准参考《泰安市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作文评分标准。

附课外文言文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或: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