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篇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一种笔画,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流利的朗读词串
教学难点:启发想象,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带、图片、生字卡、小黑板。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大海声音)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看海。

二、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1、(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挂图。

按沙滩→海面→天空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

(1)沙滩上呢?(金色的沙滩上,小朋友们光着脚丫,正兴高采烈地捡贝壳呢!)
(2)海面上呢?(蔚蓝的海水,海风掀起层层海浪,海浪拍打着岩石,激起无数晶莹的浪花。

海鸥在海面上自由地飞翔,远处的灯塔立在海面上。

渔船上满载着鱼虾、海带,停泊在港湾里。

)(3)远处的天空有什么?(晚霞)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图片旁贴出对应的词卡。

三、初步感知
1、大海真美啊!(引读课题)我们今天要学的识字5就是一篇描写大海的韵文。

请大家把书翻到102页,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可以表演读也可以用眼睛读。

(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一点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朗读。

相机正音,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四、教学韵文
1、学习第一行词串
(1)(观察图画)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小姑娘正弯腰去捡一个蓝色的贝壳。

穿红背心的男孩儿吮着大拇指,他可能有了新的发现。

右边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过来,举着一个大海螺大声地喊着:“瞧,多漂亮的贝壳!”沙滩上留下了他的一串小脚印。


小朋友们玩耍的沙滩。

水把泥土冲上岸,当水渐渐退去,泥土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就变成了沙。

所以“沙”的左边是三点水旁,“沙”的右边是少,一起读。

(2)这软软的沙滩上,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出示词卡“贝壳”)。

走,我们捡贝壳去。

看看,我们捡到了什么样的贝壳啊?(读好“贝壳”)
(3)小结: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沙滩上捡贝壳,尽情玩耍。

看,他们的小脚丫在沙滩上留下了……(脚印)他们玩得是多么开心呀!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行
2、学习第两行词串
(1)站在沙滩上,遥望海面,海风吹来了,它把谁也带来了呢?(浪花,海鸥)
(2)浪花看着开心的孩子们页快乐地跳起了舞,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它们在海面上想干什么?(要和孩子们一起在海边快乐的玩耍,飞翔、鸣叫、捕捉小鱼、追逐)
(3)小结:海风轻拂,浪花欢唱,海鸥飞翔,多么迷人的景色啊!谁能读好第二行的三个词语?(指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行。

3、引读两行词串
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轻柔的(海风),翱翔的(海鸥),还有光着(脚丫)兴高采烈捡(贝壳)的小朋友们,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充满了快乐。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照笔顺提示,自由练习书空。

2、重点指导:
沙:右部“少”的竖应写在竖中线右边,左点写在中心点偏左,右点比左点高,最后一撇要舒展。

浪:第八笔为“竖提”,应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舒展。

三点水旁,左窄右宽。

风:第二笔是什么?第二笔为“乁”,中间部分要写得适中。

(教师进行示范)
贝:上部写得略长些,左竖比横折的折笔要略短,第三笔为竖撇,末笔为长点。

3、在书上描红。

4、教师范写“风、浪”。

5、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识字5
沙滩贝壳脚丫
海风海鸥浪花
珍珠鱼虾海带
港湾渔船晚霞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初步认识常见军事装备和一些军事术语,进行国防启蒙教育。

培养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并初步认识一些常见军事装备和一些军事术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学习一篇和军事装备、武器有关的
2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文
1 看图,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不熟悉的?
2 自由读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1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图和词语
手枪步枪机枪站岗巡逻巡航
飞机潜艇导弹哨所领空海疆
(1)相机点拨以下词语
“巡、弹”是前鼻音,“航、艇、疆、岗”是后鼻音;“哨”是翘舌音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读,齐读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新部首
2 教学生字字形,书空
3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 教师范写,指导写字技巧
5 学生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读词语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合作解释
2 讨论交流
3 齐读生字词语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收看有关电视节目或请教他人,收集课文以外的武器装备的名称以及图片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3
一、说教材:
《识字5》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韵文。

本课将与大海有关的词语串起来组成韵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押韵),让学生诵读。

第一行三个词表现海滩上的情景,第二行表现海上的景色,第三行体现了海产的丰富,第四行表现了傍晚海港景色。

一共12个词,恰如一篇描绘大海景色的诗歌,意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

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今天,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了第一、第二行,让学生感受到了海滩的美丽、孩子们在海边玩耍的乐趣和海面上的景色。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音乐、图画、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3、游戏巩固法:通过游戏“欢乐大转盘”中的转一转、读一读,“找朋友”中的贴一贴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脑想一想,动手拼一拼中,再次与生字接触,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三、说学法:
让学生运用在读中学,在玩中学的方法掌握、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四、说教学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
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1、一开始,我创设了去海边游玩的情景,通过音乐《赶海的小姑娘》、海边美丽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即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在情感朗读中,教师适时的指导和激励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3、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游戏正好“投其所好”,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设计了“欢乐大转盘”、“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个个能精神饱满,愉快主动地巩固知识。

4、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我通过游戏“捉迷藏”引出生字,让学生在动手拼一拼、在与汉字朋友打招呼、给汉字找朋友的活动中,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加深印象。

通过“热身运动”——复习笔画、学习新笔画为写字作铺垫。

指导书写时,通过电脑老师教笔顺,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

说起来在石梅小学我只能算是小字辈,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本课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出,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4
《识字5》
《识字5》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

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分别介绍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易于诵读。

教学开始我使用情景图,让孩子找你在情景图上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台风、雷雨、水果、动物、花卉便印在了学生的脑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都是在“夏姐姐给我们礼物”的情境中进行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比如第
一组词夏天、台风、雷雨,我问学生:“你看到过夏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从哪看出有台风的?谁见过台风、雷雨,它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可以给我们说说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实践回答:“我看到夏天的台风刮得很厉害,把树和房子都刮倒了;打雷的时候不能站在树下,很危险。

”除了书上的两个词,你还知道有关气象的词吗?(如闪电等)在说第三组词的时候,我让小朋友用上“我喜欢的水果有()有()还有()。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非常会说,而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识字5》教学反思
《识字5》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

课文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分别介绍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易于诵读。

教学开始我使用情景图,让孩子找你在情景图上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台风、雷雨、水果、动物、花卉便印在了学生的脑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都是在“夏姐姐给我们礼物”的情境中进行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比如第一组词夏天、台风、雷雨,我问学生:“你看到过夏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从哪看出有台风的?谁见过台风、雷雨,可以给我们说说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实践回答:“我看到夏天的台风刮得很厉害,树都被刮倒了;打雷的时候不能站在树下,很危险。

”除了书上的两个词,你还知道有关气象的词吗?(闪电、电风扇、炎热等等)在说第三组词的时候,我让小朋友用上“我喜欢的水果有()有()还有()。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非常会说,而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识字5》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看图读韵文识字,描写的是关于“夏天”的气象、水果、动物和花卉。

识字5的教材看起来很简单,但留给我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觉得这是积累词语,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识字教学不像课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稳定的故事情节,
但在教学时给这些词串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就能使变得学习不枯燥,同时帮助记忆。

我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的,在上这堂课时,有许多成功的方面,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教学本课时由于还没有到夏天,学生对于夏天的印象可能仅限于“炎热”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夏天的情景,了解夏天的水果、动物和花卉。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说、写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通过朗读表达出他所感受到的夏天;其次,还应注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以言语作品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感悟过程。

”在特定语言情境中领略文章的景、情、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

于是,在课堂上,我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趣盎然,深有体会。

引导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因而,教学一开始我就播放夏天台风雷雨的视频,让台风、雷雨的景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调动学生对夏天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除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如在教学第一组词:夏天、台风、雷雨,我问学生:“你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回答:“我印象中的夏天是炎热的。

”在教学第二组词:桃子、梅子、西瓜,我又让学生说说是这是怎样的水果?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这是又甜又大的桃子,”有的说:“这是酸溜溜的梅子,”还有的说:“这是好吃的西瓜。

”再出示第四组词:葵花、茉莉、荷花,我问他们:“看见这些花,你觉得怎样的花?”学生说出了:“金灿灿的葵花,清香的茉莉,粉红的荷花。

”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在教学中,我将课本插图用在学完课文的一个说话练习上,一方面使文本价值得以更多张显;另一个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
力,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现在想起来,这堂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如过于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朗读还没指导到位,有个别学生字音没有读准,不能很好的将感情融入进朗读里头等。

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

反思是痛苦的,因为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反思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反思中我收获着,成长着……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5
苏教版新教材的词串识字是一个亮点,它是以特定的时空物事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包含要学的生字,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

那一串组都具有鲜活的力量,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它具有识字、认知、审美、铺垫等多重功能。

这全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逼迫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编写理念,运用全新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如《识字5》:
沙滩贝壳脚丫
海风海鸥浪花
珍珠鱼虾海带
港湾渔船晚霞
这一课就是围绕大海这个中心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12个词之间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

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想象去体会、感悟,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
一、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我认为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

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

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
些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如“风”是后鼻音,“晚”和“湾”声调的差别,“鱼”和“渔”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二、词图对照,认知事物。

在学生能正确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去观察课文插图,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的具体事物。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情境图贴词卡。

师:字音读准了,词也会读了,这些词都懂了吗?现在我们到大海边辨认一下。

(出示小黑板上贴着的大幅情境图)老师把这些词卡发给同学们,请你们给大海边的景物挂牌子。

(学生很兴奋,小手举得高高,师发词卡)拿到词卡的同学先把手中的词读给大家听,再想想该贴在哪儿,没发到的同学别不高兴,你们当小老师,看他们贴得对不对。

生挂词卡,其中一位同学举着写有“海风”的词卡不知所措。

师:哪位小老师愿意来帮帮他?
生又纷纷举手,师指名上台。

学生将“海风”挂在桅杆上飘动的小旗旁。

师:海风看不见摸不着,你为什么要挂在这儿?
生:因为我看到了小旗子在飘,一定是海风吹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又爱动脑筋,真棒!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挂对了没有?(学生读词)
这一设计将文字与事物相匹配,既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识,又理解了词义,认识了事物。

三、诵读词串,展开想象,进入情境,品味欣赏。

诵读词串是词串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可以先分别进行横排朗读,注意各排词语间的联系,再连贯起来诵读整篇词串,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与停顿,注意末尾押韵,读出轻重缓急的韵味和乐感。

如指导读第一行“沙滩
贝壳脚丫”:
师:大海美吗?好玩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吧!捧好书,读第一行词。

读一个词就要在头脑中想象一个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行。

师:这处景点谁喜欢?来读读。

学生朗读。

师:“沙滩”能读得再大一点吗?“贝壳”能读得再美一些吗?
生:能!(生再读)
当我发现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就借机指导——
师: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来呢?老师是这样边读边想的,读“沙滩”这个词时,我就想沙滩多大呀,沙子软软的,踩在上面可舒服啦!读“贝壳”这个词时,我又想沙滩上贝壳真多呀,千奇百怪,五颜六色。

读“脚丫”这个词时,我眼前就看到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沙滩上拣贝壳,玩得可高兴了!就这样,我由词想到了图画,又由图画想到了词。

来,听老师读,跟老师一起想。

……
引导学生诵读词串,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四、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苏教版教材每课生字后面都安排了笔顺表,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

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如在教学生字“沙、浪、渔”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三点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练习四”后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

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

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

这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却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苏教版一年级上《识字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6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的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难点:按笔顺书写生字。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新编旁羽字头。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韵文,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秋天转眼已经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感觉到了吗?你想对冬天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冬天里,北方大部分冰雪覆盖,是不是比我们海南别有一番美丽的景象,你们想不想到冰天雪地里去玩一玩,现在请跟老师一起走吧!(放音乐、学生唱歌、教师挂图)小朋友们,我们到啦!北方的郊外景色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引导学生按顺序仔细,认真的看图,教师把字词写在图画的下面。

a、冬天到了,北方的天气怎么样?我们海南的天气又怎么样?
b、哪些动物躲到洞里过冬了?海南的动物又怎么样?
c、哪些植物不怕冷?
d、冬天里北方的小朋友怎么运动?我们呢?
2、学习生字词。

(1)小朋友,我们看懂了图意,词语也写在下面了,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2)请“小老师”教学字音。

①、“小老师”领读,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音节。

②、“小老师”带领小朋友巩固字词读音。

开火车读,小组赛读,齐读。

(3)小朋友,你们对哪些词语还不懂他的意思呢?
①、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说)
②、师生解答。

(针对学生质疑、解答)如:
寒流:冬天里,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

蟒蛇:是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三、归类学习韵文
1、小朋友、你们看看挂图上的词语,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是表示冬天气候特点呢?哪些词语是表示不畏严寒的植物的?哪些词语是表示在洞中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是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教师版贴: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
2、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人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好后小组齐读,其他同学评议贴的是否正确。

3.连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指导读出语气,领读、开火车读,赛读。

齐读等多种形式练读。

(3)去拼音读韵文。

四、括展。

1.小朋友,你们还不知道哪些动物有关冬天的气候。

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寺?小组讨论。

2、说说海南冬天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课程:
一、复习巩固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蜡梅(là nà)翠竹(chuì cuì)
溜冰(bin bing)跳绳(sheng shen)
2、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归类识字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记忆字形。

1、(出示本课生字)小朋友,这些生字你能组成词语吗?学生组词,教师板书在字下。

2、这些生字,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住他们呢?
(1)学生自己想,在小组里讨论叫,交流。

(2)汇报。

(可用猜字谜。

如:用水洗骨头―滑、小卒头上长羽毛―翠。

也可以编。

如:“蜡烛”有两条虫,前边是小虫,后边是大虫。


(3)做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梅()刺( ) 蝇()蜡()烛()
诲()喇()绳()腊()灶()
三、指导书写。

1、认识新编旁“羽”(羽字头)。

2、学生按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

3、检查。

说说“雪、翠、刺、滑”的笔顺。

4、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

教师范写并提示字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听写生字,检验效果。

四、看图填空。

1、今天清早,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有的(),有的(),有的(),......
2、冬天到了()。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学文的归类识字,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

图画的内容是:在寒流侵袭、大雪纷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