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无纸试卷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
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
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
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
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
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
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
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
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
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降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
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文章,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
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
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
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竹梅作为一种被中国人所推崇的人格精神象征,它既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也能表达中国文化。
B.从现代意义角度看,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即可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也可表现为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C.欣赏松的岁寒后凋、竹的宁折不弯、梅的玉洁冰清等内在品格,有利于中国古人养成一股“浩然之气”。
D.“物我同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以物喻人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决定中国自古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其需要创新性的发展。
B.中国古代曾用松竹梅的内在风骨品评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文章,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
C.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论证了“松、竹、梅被赋予了现代新意义”这一观点。
D.文章引用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典故,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将自然人格化的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喜爱松、竹、梅,不在于对其外在形象的观赏,而是在于对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的内在品格的欣赏。
B.为使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在今天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
性的发展,有必要对所有意象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
C.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
D.古人概括提炼的松、竹、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
【1】D
【2】A
【3】D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决定中国自古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错误,原文第一段说“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强调有关系,但并没有说起决定作用,表述绝对化。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错误,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论述,先分析中国文人喜爱松竹梅的原因,然后分析这类自然事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风骨,接着阐释中国现代社会对风骨的继承与
发展。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
A.“不在于……而是在于”错误,选项把兼备关系、主次关系变成了取舍关系。
原文为“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两者都包括。
B.“有必要对所有意象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错误。
对松竹梅进行革命精神的新的阐释,并不代表一定要对所有的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都要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
以偏概全。
C.“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错误,“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是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特点,“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是现代意义上的风骨的内涵。
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故选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
材料一
在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一层的快餐厅,白领胡晓璐用自助点餐机完成点餐,选择支付方式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
“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再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感觉挺新鲜的。
”胡晓璐说。
不只是连锁餐厅,上海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服装店购物付款时也发现,收银台除了此前经常能见到的扫码枪,还有一台类似于iPad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郭先生也快速完成支付。
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
去年底,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蜒”。
今年3月,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刷脸支付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除了大超市、连锁餐厅,不少中小商户都收到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的“诚意邀请”。
上海闵行区一家餐馆负责人朱先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两家推广刷脸支付的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推销。
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甚至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材料二
尽管平台力推,消费者和商家也展现出足够的好奇心,但采访中发现,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扫码支付很麻烦吗?”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便利店,面对记者提出的刷脸支付的问题,刚刚买了一杯咖啡并扫码完成支付的徐先生如此反问。
徐先生说,他购买了该便利店的会员资格,付款时一方面需要扫描App 积分,另一方面,一些优惠券也需要扫码才能使用,所以他并不会选择刷脸方式进行支付。
在上海虹口的一家连锁咖啡店,记者看到,收银台上的刷脸支付设备黑着屏幕,无法正常使用。
“坏了两天了,还没有人来修。
”收银员说,和二维码扫码收款相比,刷脸收款设备故障率高。
该收银员还表示,高峰期,刷脸支付慢、效率低。
“有刷脸支付的时间,三笔扫码支付都完成了。
”
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材料三
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也在加快顶层设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 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谈剑峰表示,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适合的应用场景,不能一味滥用科技。
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不能仅仅凭借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进行单一验证,而应结合着传统密码等方式,进行多重认证。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
(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
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将会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B.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C.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扫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D.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不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但
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专家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B.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专家建议最好能将人的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多重认证。
C.业内人士认为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
D.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要给予创新以鼓励。
【3】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的原因。
【答案】
【1】B
【2】D
【3】①故障率高、高峰期支付慢导致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②体验尚不完善。
③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④监管尚待加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依据材料一最后一句,可知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
的情况。
C项,应是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原文说“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
D项,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
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
D项,“要给予创新以鼓励”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
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①依据材料二上海虹口连锁咖啡店收银员所说,可知刷脸支付故障率高、高峰期支付慢导致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②依据材料二中徐先生所说,可知刷脸支付体验尚不完善。
③依据材料二最后所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
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可知刷脸支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④依据材料三“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可知刷脸支付监管尚待加强。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摩洛哥王子
徐则臣
要不是碰上个卖唱的,这辈子我都不会关心摩洛哥在哪里。
那家伙唱得真不错,嗓子一会儿像刘欢一会儿像张雨生。
模仿田震《自由自在》的时候,我跟上他的那种狭窄、茫然又激越的声音,可以乱真。
当然,跟上之前我给了他十块钱。
给钱的时候我脸是红的。
我心疼,十块钱不是小数目。
但已经掏出来了,哪好意思再塞回兜里呢。
他看出来我喜欢田震的歌,接下来他唱的都是田震的歌,《执着》《干杯朋友》月牙泉》《未了情》。
从地铁的这头唱到那头。
地铁在西直门站停下,我得下车了。
他停下弹奏和歌唱,扭着身子指自己后背。
他的夹克上印着五个字:摩洛哥王子。
回到平房,我跟行健说:“见着摩洛哥王子了。
摩洛哥在哪儿啊?”行
健哼了一声:“我还见着西班牙王妃了呢。
”
米萝已经从他的百宝箱里翻出了世界地图,旧书摊上花两块钱买的。
“北非,在北非。
头顶上就是西班牙。
”
他把地图摊在我们的小饭桌上,我把脑袋也伸过去。
摩洛哥头顶上不仅有西班牙,还有葡萄牙。
左边是浩瀚的大西洋,右边是阿尔及利亚。
边境之南是我只在地理课本.上见过的毛旦塔尼亚。
聊完就洗洗睡了。
很快我们就把摩洛哥和卖唱的小伙子忘到了脑后。
不是记不住,是所有激动人心的事情最终跟我们都没关系。
我们还住在北京西郊的一间平房里,过着以昼伏夜出为主的日常生活。
我依然隔三差五地出没在地铁2号线沿线,逢人不备的时候,鬼鬼祟祟地帮我办假证的姑父洪三万打小广告。
行健和米萝也是,他们帮陈兴多打小广告,偶尔我们会在同一条街或者同一条地铁线上碰头。
有一天傍晚,我在西直门站地铁口的背风处吃烤红薯,行健从身后拍了我的肩膀,说:
“看见你那个‘摩洛哥王子’了。
”
“那家伙是不是只有一件衣服?”米萝说。
他们看见的也是那件印有“摩洛哥王子”的夹克。
“他还带着个头发乱得像草窝的小女孩。
他妹妹?”他们看见他的时候,他正从保温杯里倒水给一个脏兮兮的小姑娘喝。
我哪知道。
“我跟他说起你,”行健说,“他竟然记得。
”
我继续吃烤红薯。
“不信?”米萝说,“我们真说起了你。
说你给了他十块钱,他没想起来;说你跟着他听田震的歌,从车头听到车尾,他就一下子想起来了。
他说,那个哥们啊,背个军用黄书包。
”
看来是真的,那天我的确背着一个军用黄书包。
其实那几年我背的都是这个包,就一个包。
打小广告的一套家伙都装在里面:刻着洪三万电话号码的一个大印章,墨水瓶,涂墨水的板刷,印有我姑父电话的假证业务范围的名片,当然还有纸和笔,以备不时之需。
能撒名片的时候撒名片,可以直接盖上个大戳的时候就盖戳,实在不行,用笔在一切可以写字的地方写上我姑父的名字和他的电话号码。
“那是他妹妹么?”米萝又问,“穿得可不如他啊。
”
我真不知道。
我也只见过那家伙一次。
秋风乍起,纸片和几片树叶被吹进了地铁口。
一群人走出来,像这个秋天的黄昏,有种虛弱的单薄。
最后出来的是一串饱满的歌声。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没有吉他声,但我知道“摩洛哥王子”来了。
果然,摩洛哥王子和一个扎着两个蓬乱小辫的女孩从地铁站走出来。
他在教那女孩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女孩六七岁的样子,鼻梁不高,脸有点脏,褂子还是用北方乡村里当被面的花布做的。
摩洛哥王子该有二十出头,看上去比行健和米萝大。
“你们呀——”摩洛哥王子说。
“来一根不?”行健挥挥右手夹着的中南海香烟。
摩洛哥王子笑笑,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递给那小女孩,说:“过马路注意安全啊。
别忘了歌词。
”
小女孩犹豫一下还是接住了,然后向他摆摆手:“谢谢哥哥,我记着呢。
”跳过马路牙子走到对面去了。
我们凑在一起抽烟,像一群不良少年。
“你妹妹?”我还是问了。
“小花?不是。
”摩洛哥王子抽烟的动作很熟练,“地铁里认识的。
”“她这样——干啥的?”米萝问。
“要钱的。
”
“要钱的”就是“乞讨的”。
地铁里有各种各样的乞讨者:残疾人;卖艺的,像摩洛哥王子这样;老人;孩子,比如那个小姑娘,叫小花?“最近老是遇到她。
”摩洛哥王子说。
“你为啥要给她钱?”米萝问。
“她说一天下来要不够数,回到家她爸会打她。
”
我们都火了,这什么爹!哪天好好修理他一顿。
“稍安勿躁。
”摩洛哥王子劝我们。
“我也想跟小花的爸爸谈谈,小花不让。
怕谈过了挨的揍更多。
你们是干啥的?”
我想告诉他我们是做小广告的,行健瞪了我一眼,说:“你叫啥名字?”“王枫。
”
“你衣服上印着个‘摩洛哥王子’,算啥?”
“一直想整个乐队,叫‘摩洛哥王子’,我是主唱。
不过得慢慢来。
还有吗?再来一根。
”
明白了。
他只是想象中的“摩洛哥王子”的主唱。
但他的广告做得好,八字还没一撇,他就把乐队名字印到衣服上了。
(选自2015年第9期《长江文艺》,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以“要不是碰上个卖唱的,这辈子我都不会关心摩洛哥在哪里”开头,不仅交代事情的起因,还制造悬念,易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欣赏王枫歌唱得不错、给他十块钱的时候“我脸是红的”还“心疼”,这样写既表现了“我”对工枫的欣赏,又写出了“我”的吝啬。
C.“我”回到平房跟行健说自己“见着摩洛哥王子了”,行健竟然说他“还见着西班牙王妃了呢”,表明他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
D.小说描写了一群北漂青年的日常生活,也以真实的笔触,反映了这群青年在北京所从事的职业状况,表现了北漂生活的不易。
【2】小说在刻画王枫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写的是一个卖唱的北漂青年的平常事,却用了“摩洛哥王子”这样一个题目,请探究以此为题的作用。
【答案】
【1】B
【2】①心地善良。
帮助乞讨的小女孩小花。
②做事理性。
对于“我们”都火了,打算哪天好好修理小花的父亲一顿,王枫让“我们”稍安勿躁。
③热爱音乐。
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并给乐队提前想好了名字。
【3】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贯穿全文,结构严谨。
②突出了王枫内心的美好.反映了他的精神追求。
③肯定了王枫对理想的追求,突显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又写出了‘我’的吝啬”错误,不是吝啬,是因为我只是帮助姑父打小广告的,也没有钱。
故选B。
【2】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
本题,“摩洛哥王子笑笑,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递给那小女孩”“过马路注意安全啊。
别忘了歌词”“小女孩犹豫一下还是接住了” “小花?不是” “地铁里认识的” “她说一天下来要不够数,回到家她爸会打她”,可以看出王枫心地善良。
“我们都火了,这什么爹!哪天好好修理他一顿”“稍安勿躁” “我也想跟小花的爸爸谈谈,小花不让。
怕谈过了挨的揍更多……”,可以看出王枫的理性。
“那家伙唱得真不错,嗓子一会儿像刘欢一会儿像张雨生”“一直想整个乐队,叫‘摩洛哥王子’,我是主唱。
不过得慢慢来……”,可以看出王枫热爱音乐。
【3】本题考查探究标题的作用。
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
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
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
本文讲述了“我”、米萝和行健是每天在大街上昼伏夜出,专职打小广告、办假证的社会最底层人员,遇到了卖唱的流浪歌手王枫和在街头乞讨的小女孩小花。
表达效果上,“他停下弹奏和歌唱,扭着身子指自己后背。
他的夹克上印着五个字:摩洛哥王子”,“摩洛哥王子”一个具有异域风情的名字和王枫的身份和地位形成鲜明对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从开头到结束,“一直想整个乐队,叫‘摩洛哥王子’,我是主唱。
不过得慢慢来。
还有吗?再来一根”,这个题目贯穿全文,结构严谨。
人物形象上,王枫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可是他的心灵纯洁而美好,他一心想帮小花,且在生活的底层一直不放弃自己组建乐队的追求。
主题上,肯定了王枫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艺术、对美的渴求,是没有门槛,也没有阶层之分的。
文学类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