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理论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城市
一、城市起源与发展
城市,最普遍的一个定义,即非生产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
武士、巫师
宫殿、祭坛、城墙——城市出现的标志
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粗略的分为四个阶段
1、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
这个阶段还可以细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城的发展经历了从氏族社会的居住聚落到军事君主制的城堡、最后到城市的过程。
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内蒙古中南部石城址
古文献中,城本身就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名词指城墙,一是动词筑城墙。
从都邑到城、市
2、秦汉时期,城市体系形成都城与地方城市两大类。
秦统一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郡要设郡治、县要设县治,出现了郡城、县城。
至此,从职能上分化出另一类城,地方城市。
3、三国至隋唐,都城与地方城市存在相互对应的邺城制度与子城制度。
邺城与先前都城形制迥不相伦,曹魏邺北城之后始出现了全城整体规划,应该讲开创了全新体系,并影响北魏、东魏、北齐和周边国家如渤海国等,特别是日本的藤原京、长冈京、平城京、平安京等列都城建设。
这一时期在城市管理制度上较有特点,采用里坊制。
4、宋至清,里坊制解体,城市类型多样化。
社会经济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对城市的管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形成城市上史上重要转折,即里坊制的瓦解。
里坊制的瓦解及造成瓦解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导致了宋以后城市类型的丰富多样。
如:(1)手工业城市:纺织中心:松江、苏州、杭州;陶瓷中心:景德镇、宜兴。
制盐中心:自贡。
(2) 商业中心城市:扬州,重庆等
(3)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如广州、泉州等
(4) 军事城市,如长城沿线的一些“镇”。
二、城市选址
第一考虑的要素是——水。
一方面指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时代,水还包含了一个交通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防洪。
对都城来说,城址的选择还要有政治、军事上的考虑此外,自然地理条件还要便于守卫。
三、筑城办法
城墙:1、夏商时期,版筑夯土城墙。
2、宋代以后,城墙开始使用包砖,但还不是很普遍,一般在重点部位使用,3、明代以后,城墙全部使用包砖作法。
城门洞:结构早期多用木过梁,元以后砖拱门洞始逐步推广。
水城门: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
实例:苏州盘门水门。
城楼:战时的指挥所。
瓮城:二道以上城门。
马面:城墙上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
四、城市布局结构
1、城郭之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城:子城、内城、阙城;
郭:罗城、外城、国城;
在春秋战国时期,城郭相对位置关系不固定。
1
秦汉以后,都城格局逐渐统一为外郭内城的形式。
都城一般有三道城墙:
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郭城)
2、城市组成部分
(一)宫殿区(衙署区)
封建国家的统治机构,在城市中代表中央权力的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都城中就是宫殿区。
在一般的地方城市,就是府衙、县衙等。
(二)商业区(市)
唐以前,集中设市,集中管理,称为“市坊”。
城外、郊野才能自由设市为“草市”。
宋以后出现商业街,这些商业街往往由相同行业的店铺聚集在一起形成。
市场的另一种形式,则是围绕大型寺庙形成的集市。
(三)居民区
城市里的居民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自聚集成区。
(四)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方认可的礼制建筑,如宗庙、社稷坛等;地方上的城隍庙、文庙,及佛寺道观等。
另外,还有包括供奉民间信仰神的祠庙,妈祖。
(五)学校
封建国家的教化机构。
从宋朝开始,各地就开始纷纷建学,到了明代,更是成为明文规定的定制。
3、城市道路系统
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格网布置。
宋以前都是土路,没有路面,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南方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4、市政设施建设
A、防火:北宋东京汴梁,专门设立消防队“军巡铺”,砖砌望火楼。
钟楼、鼓楼,报时报警。
B、排水: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汉长安在街道两侧挖明沟,唐长安利用河道排水,北宋东京
五、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
(一)都城
1、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之始——《考工记·匠人》
战国时,齐国的官书,记载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
理想的都城模式,其主要内容为: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历史意义:(1) 确立了以宫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原则,奠定了都城的主体框架,突出了主权。
(2)建立了一种礼制秩序。
(3)建立子经纬道路网。
(4)城市规模经过计算与规划。
2、秦咸阳----位于渭水两岸
特点:(1)因天材就地利,表现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2)城郭分开,宫殿分散。
(3)阿房宫以山代阙。
3、汉长安:一个伟大的开始
(1)选址:定都长安,关中地理环境的优势占了主要地位。
(2)城市布局特点:A、宫城布局自由分散。
B、斗城。
C、八街九陌(道路系统),门内大街宽约45米,以排水沟界为三股,中间为驰道,两侧为臣庶所用。
道路系统也即排水系统,明沟暗渠交错成网。
D、面朝后市。
E、闾里(里坊)居民闾里集中于城北,又散处各宫区间。
4、曹魏邺城
古代都城从邺城开始有一定之规。
城市布局特点:
A、城市分区明确,宫城居北,宫城墙与北城墙合一,坊里、街署、市在
2
南。
B、宫前东西横街直通东西两城门,划全城为二。
C、里坊制,道路规整通畅。
5、隋唐长安----中国古代最大、最为严整的城市。
(1)选址
宏观考虑:因统治的需要而定都关中。
异地重建:一是因为隋时汉长安已经因战乱被破坏得无法修复。
二是汉附近的沙土也严重盐碱化,无法饮用。
三是汉长安在城市布局上不合理。
四是渭水河道的摆动使汉长安牌受洪水侵扰的威胁之中。
(2)城市布局特点
A、继承
邺城体系的特征:①宫城居北,市坊居南,城市功能分区明确。
②道路采用“三横三纵”的方格网,称为“六街”。
③采用严整的里坊制。
B、突破
①宫城之南建皇城,功能分区更加明确,防卫严密充分利用地形增加城市的壮观气象。
②增设公共游赏的风景区,主要有曲江池和乐游园两处。
(3) 水系:八水绕长安天然水源比较丰沛。
(4) 城市道路宽阔,如:宫城承天门前的大街宽220米,相当于一个横长的集会广场。
御道宽155米,两侧植槐树,排列整齐,唐代有“槐衙”之称。
(5) 鼓楼之制。
6、北宋东京----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转折点。
(1) 选址
(2) 城市布局特点
A、采用三套城,宫城居中,东西主干道、前加御道。
B、四条水系,水路发达。
C、里坊制解体,城市道路形成街巷系统,整个城市成为开放型的结构。
D、城市管理的创新:望火楼、惠民药局。
(3)城市水系:
有四条河道穿越东京城。
此外,东京城三重城的每一重城外都有城壕,将穿行城中的河道贯通,形成良好的泄洪通道。
(4)东京城对后世都城发展影响很大。
如:a , 东京的宫城、内城与外郭三重城制度。
b, 州桥、华表、御廊叉子、宫门双阙的系列。
7、元大都、明清北京
(1) 选址与沿革
北京北面的燕山山脉,大致构成游牧区与农业区的一个分界线,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元大都同隋大兴一样,是以平地起建的新城,其主要的规划者是也黑迭尔(阿拉伯)、郭守敬、刘秉忠。
明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明占元大都后,为便于防守,将大都北面五里较荒芜地带放弃,明嘉靖32年又加筑外城,但只筑了南城,所以形成了凸字形。
清代,则未对城市规模与布局作进一步改变。
(2) 继承:
A、城市布局规整。
附会《考工记》都城制度“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等规定。
B、城市道路采用方格网,以南北向为干道,东西向为胡同。
整齐的路网即有利于城市排水,又便于合院住宅采光和防风。
C、三套城:宫城、皇城、外城。
D、固定的市场集中于鼓楼一带,市坊采用夜禁制。
突出成就:
A、科学的水系设计。
将西山泉水引入城壕、漕渠,保证城市用水。
并将通惠河与城壕结合,漕运直达城内。
此外,城市排水也得到很好解决。
B、将水面和大片的苑囿结合,创造了一个山水城市。
3
C、城市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
明清北京
A、北面废五里,南扩1里,又在南面加了一个外郭,以皇城为中心,形成了凸字形的城郭形式
B、形成了一个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也是全城的中轴线,城市更为严整。
(二)、地方城市----明清西安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明代所修,规模只相当于唐长安时的皇城。
城市采用十字街的形式,十字街相交的中心建钟楼,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这是北方地方城市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原因不详。
此外,地方城市随着商业的发达,结果往往在城门附近形成聚集的人群,从而形成了“关”。
苏州----南方水网地区的大城市,有水陆两套交通系统。
子城制度:在南宋平江图中,也可看到城由罗城与子城组成。
衙署区外围以城墙,形成的小城叫子城。
这是南北朝到宋地方城市的一种制度性做法,称为“子城制度”。
子城城门,即衙署区的入口,往往在城门上建楼,楼上挂鼓,负责向全城人宣告时间,称谯楼,明清以后称为“鼓楼”。
第二章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主体,按功能而分兼有施政和居住两部分。
朝,主要是举行典礼和听政的殿宇,辅以中枢官署;
寝,是皇帝及其家庭的住所。
一、早期宫殿形制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宫室是在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中的大房子,初步具备了前堂后室的布局。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宗庙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后寝。
二、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1、使用高台建筑。
2、前朝后寝。
3、东西堂制。
4、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阙有两种:一种是独立阙,如四川高頣墓阙;另一种是门阙合一。
三、成熟的宫殿形制(隋唐时期)
宫殿开始转向纪念性。
1、形成“三朝五门”的形式:《周礼》郑玄注称:周天子及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后世又按其位置称为外朝、中朝、内朝。
2、出现了宫阙制:大明宫含元殿既是殿,又有阙的形式,称为宫阙制,其形制影响了明清宫门制度(午门)。
由一字形的门阙变为“∏”字形,唐代的一种创造,使宫殿建筑带有了一定的纪念意义。
3、宫殿后建花园:大明宫后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苑囿,主殿为麟德殿。
四、过渡阶段(宋、元、明初)
1、北宋汴梁宫殿
特点:①以正殿大庆殿为大朝,一改隋唐以宫阙为大朝的制度。
②宫城南部正中是以大庆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正门宣德门形制,采用宫阙制。
③宫殿建筑采用“工字殿”形制。
④宫前广场的规划。
2、元大都宫殿
①延用了“工字殿”“州桥”“千步廊”形式。
②宫城周桥前设棂星门,是对前代宫殿建筑的发展。
③宫殿建筑内容带有民族特色。
3、明初南京宫殿
建筑形式内容极力寻找礼制的依据,如《礼记》《周礼》等儒家经典所规定的宫殿形制:前朝后寝制,三朝五门制。
四、明、清北京宫殿
明北京宫殿,由蒯祥设计,集中前朝所有各种宫殿建筑形制的特点。
4
1、宫殿和城市中轴线重合。
2、采用千步廊,在序曲部分做文章。
3、采用三朝五门制。
4、采用前朝后寝制。
5、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后。
6、午门,采用宫阙制。
故宫的艺术成就如何取得?
1、中轴线的艺术,宫殿的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合二为一,突出了宫殿在都城中的核心地位。
2、空间的处理
A、以门为中介。
B、以廊庑为中介。
C、以屋顶为中介
D、形体的大小、空间的开阖对比反衬。
3、建筑单体:
建筑数字采用奇数(阳数),称为天数,通过一系列最高等级数字创造至高无上的皇权气氛。
建筑图案采用龙凤图案。
建筑色彩:黄、红、金。
4、象征手法:
小品陈设,强调中央集权立法的意义,例:嘉量、日晷(天子授时之意)、神龟、仙鹤等
文字象征。
结论:建筑符号的表达走向成熟,宫殿建筑走向纪念性,封建晚期的住宅与宫殿分向,不适于居住。
第三章住宅
城市与住宅:在选址上,表现出两者的相通性。
城市与宫殿:宫是都城的主体、核心,宫在城的主要轴线上。
宫殿与住宅:起源同、流向不同。
相通之处:1、单体通过院落组合形成群体形象。
2、正体形与负体形阴阳关系,互相衬托,正体形完整,负体形好利用。
一、住宅的起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士大夫住宅,《仪礼》:前堂后室。
汉末三国
坞壁
南北朝隋唐
大宅邸多达几进,采用廊院式。
外宅最主要的建筑是堂,延宾客之处。
内宅,“寝堂”,女主人延接宾客之处。
宋代以后
住宅形制多样化,四合院、沿街前店后宅,工字形住宅等。
出现了“廊屋”。
二、中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
中国民族多,幅员广。
古人于不同环境、气候、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下,造就不同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住宅由于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结构合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适宜技术。
其构筑类型最具代表性,它既存线性的历史发展,又存跨越地区的限定。
以现存明、清住宅为实物依据,分述如下: (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二)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
(三)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四)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五)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六)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
5
(七)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八)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
(九)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十)水上人家:主要分布在江浙等水乡地区。
四、民居实例
(一) 北京四合院
1、历史背景----五朝古都: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都城。
2、建筑风格:帝王气十足,讲究轴线对称、讲究秩序、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
一般有大花园。
3、分析:A、有轴线、内外有别。
尊卑有序,内向(开窗)。
B、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大门、垂花门。
C、院子,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心,环境气候调节的场所。
D、风格:建筑外部风格较简单、色彩为灰色。
4、评价
优点:防风沙、防噪音、防干扰。
缺点:私密性差、建筑密度低。
改造实例:菊儿胡同
(二)安徽民居
1、历史背景:徽商,以徽州人生存方式为代表,“处者以学、行者以商”,故徽商又称儒商。
2、建筑风格特点:两重性:
外观淡雅(白墙灰瓦),内部装饰精美、突出
构造方式,北方抬梁式与南方穿斗式结合。
明中叶前,底层低、楼层高,祭祖在楼上;明中叶以后,底层高,楼层低,祭祖在楼下。
3、建筑情况
A、平面,外观方整。
B、剖面:明间——抬梁,山墙——穿斗,上下层柱子不对位,山墙与柱分开。
C、外观:白墙灰瓦,淡雅。
清水脊。
四瓦落地、五岳朝天。
D、内部:注重雕刻与装饰,但用木本色,又显雅。
三、苏州民居
1、住宅多有园林,侧或后。
2、住宅风格典雅、精致、纤丽。
3、住宅设计的手法多样化,表现在“轩”
轩的作用:
A、将室内空间分割为轩与主室;
B、减小室内空间高度。
(四)窑洞----窑洞是横穴,黄土高原是黄土窑洞的故乡。
1、特点:是一个虚空间;是无建筑师的建筑。
2、剖面:采用何种形式,由土质决定,“土好顶圆,土坏顶尖”。
3、窑洞主要有三种:(1)开敞式靠崖窑(2)下沉式窑院(地坑院)(3)砖砌的锢窑
1、靠崖窑:天然崖面横向开穴。
2、地坑院:人工先挖竖穴,然后再横向挖,横、竖穴结合的窑洞,称为地坑院。
3、锢窑:土坯砖建的地面上的窑,布局上仍以四合院为主。
4、窑洞的优缺点
优点:经济,就地取材,土尽其用。
维持生态平衡、防火、防噪音、少占农田。
缺点:空气不流通、潮湿。
排水、抗震有问题、施工周期长。
5、应用与改进
通风问题的解决:1、前后院2、通风孔。
(五) 福建客家土楼
生土建筑:以未经焙烧的原土为材料的建筑。
夯土建筑:以夯土版筑方式建成的建筑。
1、历史背景:一家一族一楼,防卫功能重要。
土楼的形式,有长方、
6
圆、半圆、八卦、凹、方等。
最早是长方,清以后,变成半圆、八卦形。
2、土楼的总走向:(1)由北向南;(2)由内陆山区向近海丘陵地区发展;(3)由河流上游向中下游的发展。
3、技术手段
(1)外观:封闭,以防卫。
(2)内部:使用空间,非常开敞。
(3)夯土技术:当地的土壤为红壤,粘性很强,会压得很密实。
当地盛产硬木和竹林,以使用后的碎皮为拉筋。
糯米红糖为粘接剂
4、建筑形制
基本特征
①以祠堂为中心。
②平面格局采用中轴对称方式。
③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方形三堂两横三堂大门、起居、牌位两横横即是竖圆形
a 楼上卧室,楼下为贮藏。
b 辅助部分
c 祠堂
建筑风格:雄浑壮观评价:私密性差
(六) 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民居
1、穿斗式:屋顶重量由檩条、柱子传到地上,墙只起填充作用。
柱间用枋连接,自由随意,防风性好。
用材较少,取材方便。
2、吊脚楼式:干阑式建筑在山地的变体。
3、院坝三合院
(七)云南民居
1、一颗印
云南典型的住宅形式,住宅形式、地盘和外观都很方整,称为一颗印。
建筑风格特点:厚重、方整。
2、干阑式
建筑风格特点:大挑檐,大挑台,有架空支柱层。
评价:防潮,防虫,但防卫性差。
第一章坛庙
一、自发宗教与坛庙
万物有灵论祭祀
坛庙:
举行祭祀仪式或活动的场所。
一、坛庙建筑的内容
第一类祭祀自然神
1、天神:天坛 2 、地神:地坛 3、日神:日坛 4、月神:月坛5、社神:五土之神 6、稷神:五谷代表,中国特有的概念,将五土配以方位。
7、先农神:先农坛 8、先蚕神:先蚕坛 9、山川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建庙祭之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第二类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一般位于住宅东面
第三类祭祀先贤祠庙
如:孔子庙、关帝庙、诸葛武候祠、岳庙等。
四、坛庙实例
(一)天坛
以情调动
1、布局:轴线串联,轴线上反复用圆。
2、对比:方圆对比,高矮对比
7
3、强调环境作用:建筑只占了1/20,用松柏常绿树种强调自然。
4、抛开室内环境作法:坛(平台),采用开放性建筑,直接和天发生关系。
理性的象征
1、天圆地方。
2、强化了单体圆形的重复。
3、数字:A、都使用天数B、祈年殿,祈谷,内柱四象四季,外柱十二象十二个月。
4、色彩:青天坛在建筑空间处理上千方百计调动人的情绪,以突出祭天的崇高感,在建筑语汇上采用理性的隐喻,所以说天坛是中国传统建筑一个情理相依的典范。
(二)太庙:皇帝祭祀祖先之处。
祧庙昭穆之制
(三)孔庙
位于山东曲阜,又称夫子庙,祭文圣孔子。
各地的文庙都以曲阜孔庙形制为典范而建,如:泮池,棂星门、大成殿、及舞乐用月台都为各地取法。
第二章陵墓
陵墓的组成
选择墓地,修筑墓室,制作棺椁,以使死者有安居之处。
墓地的选择方式,晋郭璞《葬书》,宋代以后称“堪舆”。
陵墓的组成分为三部分:
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陵园建筑
1、地上部分:墓而不坟到宝城宝顶
类型
A.方上:坟冢的直接发展,夯土压实形成方锥体,秦汉广泛使用,一直沿用于宋陵。
B.以山为陵:起源于汉代文帝灞陵,利用自然的山体作为封土。
C.宝城宝顶,方城明楼,明代兴起,明清两代沿用。
2、地下部分:从黄土小穴到地下宫殿黄土小穴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土穴以木板贴墓室壁。
到殷商时期墓葬的形式开始完善,在殷墟妇好墓中出现了“木椁墓”。
木椁室形制:黄肠题凑
墓道:皇帝“四出羡道”诸侯二出,贵族一出。
东汉以后,墓室砖石发券结构兴起,一直沿用至明清。
3、陵园建筑,供后人祭祀之用。
商周时期,妇好墓不起坟,在墓顶建筑享堂。
战国以后,在封土方上上盖房子享堂
实例:河北中山王墓“兆域图”,中国最早的建筑平面图
秦汉以后,陵墓仿宫殿制度,前庙后寝。
唐代以后,上下宫制度。
明清以后,将分散的上下宫建筑与陵体串联在一轴线上,形成秩序感极强的建筑群。
神道:通往陵墓的路护陵监:陵园的看护者
三、陵墓建筑实例
1、秦始皇陵:注重形胜;陪葬规模大;陵内以纹石砌筑,涂以丹漆,防潮。
墓顶有天象图,地下有地理图;陵体外有排水沟。
2、汉陵
汉陵大体承秦制,但规模较小。
神墙为方形,四面辟门,中为方上,南门外设寝殿。
3、唐乾陵
继承:筑神墙,神墙四面辟门的制度。
六朝陵墓神道的做法,并将神道延长。
开创:帝后合葬制。
以山为陵,凿山为穴。
以山为阙。
柏城。
4、宋陵
8
陵区大,但陵体小。
地上部分采用方上,地下部分为皇堂。
按风水“五音姓利”之说,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
5、明十三陵
利用地形的优秀实例,选址注重风水。
各陵共用一条神道。
陵体与祭祀部分串联在一条轴线上组成统一的建筑组群。
建筑形制采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6、清陵
清陵形制一致,尺度相仿,所不同者唯在构造本身的用材、雕刻方面的差别。
形制延用明代的制度,不同之处在于,宝城采用椭圆形,在方城与宝顶之间形成一个院落月牙城(哑吧院)
第三章寺观、塔与石窟
一、佛教寺院
(一)佛教建筑的演变
佛教发源于印度,西汉末传入中国。
洛阳白马寺窣堵坡→塔
(二)四大佛山
峨嵋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三) 佛教常用的装饰图案
1、火焰纹2、万字符3、莲花4、忍冬草 5、佛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6、曼陀罗 7、须弥座
(四) 佛教寺院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金厢斗底槽结构:抬梁结构几组概念:明架与草架、明栿与草栿、平棊与平闇、月梁与直梁、叉手与托脚
成就:
A、解决了大跨度和较大出檐的悬挑问题
B、初步建立了模数化、规格化的技巧。
C、梁架采用叠梁与三角形屋架结合的形式。
D、斗栱的结构功能明确。
E、体现宏伟雄大的唐风
斗栱尺度巨大
屋面坡度和缓(1:4.77,宋1:3,清1:2),出檐深远。
采用侧脚、生起、卷杀。
色彩温润明朗,朱柱素壁。
门窗装饰简洁,采用直棂窗,基座低矮用青砖包砌。
第四篇士大夫文化与园林
一、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1、从利用自然山水到人造假山
囿:皇帝娱乐,畋猎、巡狩的活动地方,实际上是天然的园林,但有选择的意向。
建园宗旨:选择理想的地方,用以娱乐,选择自然。
2、造园大发展 ( 秦汉时期 )
秦汉时期出现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秦上林苑
汉建章宫:“开池筑山,一池三山”,之后成为皇家园林的典型模式。
私家园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