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结构安排。
3、明确文章运用的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法。
4、体会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明确文章运用的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法。
【学习难点】:对文章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和举例论述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
1、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1)、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2)、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5)、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走近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3、背景资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
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4、读准下列字音
旁骛(wù)老聃(dān)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
骈进(pián)亵渎(xièdú)强聒不舍(qiǎngguō)
5、整体感知: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2)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合作探究:
1、作者怎样论述"敬业"?的重要性的?又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道理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文中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5、探讨文章语言特色,感受语言魅力。
6、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三、小结:这篇演讲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四、拓展提高:
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
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