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课后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
是()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
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2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5.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8.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0.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的是化合反应
B.图①表示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图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了H2O D.上述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发生变化二、填空题
11.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
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②。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而是酸过量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1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
呈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由色刚刚变为色时,则为中性。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钙粉末,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13.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方框内甲、乙两种粒子的符号:甲_________,乙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____结合成H2O。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________是不正确的。
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
加酚酞试液
_________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CaCO3有气泡生成猜想_____不正
确
猜想_____正确
(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
A.CuO
B.AgNO3
C.Cu
D.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B
7.C
8.B
9.B10.B
11.(1)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或中性(2)①紫色石蕊溶液②pH 试纸(答案不唯一)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2.酸性中性变红中性或酸性OH- 稀盐酸红无HCl+NaOH==NaCl+H2O 有气泡Zn+2HCl==ZnCl2+H2↑。
13.(1)H2SO4+2NaOH=Na2SO4+2H2O (2)Na+SO42-(3)H+ OH-
14.(1)CaCl2(2)Ca(OH)2+2HCl=CaCl2+2H2O Ⅳ(3)①溶液不变红色②ⅠⅡ(4) CaCO3+2HCl=CaCl2+H2O+CO2↑ (5)A CuO+2HCl=CuCl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