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4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题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项目内容理论依据或意图教

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借助单位圆,推导出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
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掌握有关三角函数求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诱导公式的探索过程,体验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
过程,培养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史教学,提高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责任感,提高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高中数学课程标
准》要求:“倡导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
主学习、探究活动
体验数学发现和创
造的历程。

发展学
生的创新意识,体
会蕴含其中的思想
方法。

”因此,依
据教材地位与作用
及我校高一学生的
实际情况,确定此
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诱导公式二、三、四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
数式的求值,提高对数学内部联系的认识。

2.难点:发现圆的对称性
与任意角终边的坐标之间的联系;诱导公式的合理运用。

依据教材的地位与
作用及教学目标,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课题问题1: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是
怎样定义的?
问题2: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2)cos,(3)tan。

1.给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思考,
1.学生口述三角函数的单位圆定
义:sin=y,cos=x,
tan=(x≠0)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定义解答。

1.三角函数的定义
是学习诱导公式的
基础。

2.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请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其答题情况。

2.的三角函数值时产生思维上认识的冲突,引出课题《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活动二:合作探究公式二1.根据学生黑板上用定义求角的三
角函数值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3:(1)角和角的终边有
何关系?
(2)设角与角的终边分别交
单位圆于点P1、P2,点P1的坐标为P1(x,
y) ,则点 P2的坐标如何表示?
(3)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
2.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角α可以是任意
角,引导学生体会从
1.学生观察图形,结合教师的问题
发现:角和角数量上相差
,图形上它们的终边关于原点对
称,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互为相反
数。

再根据定义得出角和角
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2.观察教师给出的动画演示,体会角
α的任意性,得出任意角α与角π
+α的终边关于
原点对称,其三角函数值之间满足
公式二。

1.由特殊到一般,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

2.诱导公式的三个
式子中,sin(π+
α)=-sinα是第一
个解决的问题,由
于方法及思路都是
未知的,所以采取
教师引导,师生合
作共同完成的办
法。

通过脚手架式
的提问,引导学生
发现推导公式二,
体现教师是课堂的
组织者、引导者的
角色。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特殊角到一般角的变化,归纳出公式二: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同时为学生自主探索公式三和公式四做了示范作用。

tan 3.
活动三:自主探究公式三、公式四1.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探索公式二的过
程,明确研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路线
图: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
三角函数值间关系。

为学生指明探索公
式三、四的方向。

2.探究:给定一个角α。

(1)角π-α和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
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角-α和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
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探索角π-α和角α、角-α
和角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让两个小组到
黑板上展示。

同时派出优秀学生到其他
小组提供帮助。

4.在学生解答后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其
中的角α也可以为任意角,验证学生的结
论。

1.体会研究诱导公式的线路图。


出图形,先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答,
一定时间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组
内讨论。

2.两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

3
至4名优秀学生到其他小组提供帮
助。

3.观察教师的动画演示,验证讨论
的结论。

得到公式三:
sin(-α)= -sin α,
cos(-α)= cos α,
tan(-α)= -tan α。

公式四: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4.学生先自由发言,尝试归纳公式
的特征。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
交流讨论形成对公式的正确认识。

归纳出公式的特征:

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
1.回顾探索公式二
的过程为学生指明
探索方向。

2.通过交流和展示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
自己观点的意识和
学会倾听、学会尊
重他人的品质。


外,通过“兵教兵”
这种有效的合作学
习方式,促进了学
生个体间的交流,
使课堂的学习氛围
显得和谐、自然,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

3.通过学生对公式
特征的归纳总结,
既加强了对公式的
记忆,同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5.引导学生观察公式一、二、三、四,归纳公式的特征。

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
函数值的符号。

即“函数名不变,
符号看象限”。

也锻炼了学生的归
纳总结能力。

活动四:公式运用练习:利用公式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sin;
(2)cos();
(3)tan(-2040°)
1.让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组织全班
学生观察纠错。

2.引导学生归纳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
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的一般步
骤。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观察黑板上学生的解答,提出自
己的看法。

3.通过这四道题的解答体会、叙述
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
为锐角的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任
意负角的三角函数→任意正角的三
角函数→0~的三角函数→锐角
的三角函数。

1.巩固所学公式。

调整课本例题所求
三角函数值,让知
识显得更全面。

2.观察、欣赏黑板
上的解答,形成规
范格式,培养敢于
质疑的品质。

体会
化归思想。

3.通过对一般步骤
的总结,体会化归
思想。

活动五:总结反思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谈谈您本节课学习的感想!
引导学生回忆诱导公式的内容及其作
用。

强调探索诱导公式中的思想方法。

1.学生自由发言叙述诱导公式的的
内容及作用。

2.1至2名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感
受,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化归思想。

感受探索成果,体
验成功的喜悦。

布置作1.阅读课本,体会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2.必做题:课本29页习题1.3A组 1、2;
3.思考题:给定一个角α,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的角与角α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
板书设计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终边的关系
公式二:sin(-α)= -sin α,
cos(-α)= cos α,
tan(-α)= -tan α
公式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
公式三: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tan(π+α)=tan
α
学生推到公式三、公式四
公式四: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