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七年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哺.育(bǔ)妥帖.(tiē)一摞.(luó)燕.然勒功(yān)
B.呜咽.(yè)愧怍.(zuò)告罄.(qìng)悲天悯.人(mǐn)
C.校.补(jiào)粗拙.(zhuō)执着.(zhuó)忍俊不禁.(jìn )
D.侮.辱(wū)钦.佩(qīn )忿.然(fèn)锋芒毕露.(lù)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淳朴赢弱凛冽据理臆断
B.响午猥琐亵玩屏息凝神
C.斑斓哀悼蒙眬心有灵犀
D.矜持闲暇轮阔怏怏不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锲而不舍
....,就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疫情!
B.学校正在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小明演讲时语无伦次
....,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不耻下问
....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同学们学习。

D.这个案子扑朔迷离
....,让警察们无从下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是最严重的世界文物流失的国家之一。

B.贫困生是否吃得好,是脱贫的“头等大事”之一。

C.历史和现实都告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能有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5.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句中的“已经”是副词。

B.“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句中的“走向死
亡”是主谓短语。

C.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暖”“奋不顾身”
等,称为褒义词;“愚蠢”“丑陋”“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B.《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
入太空的航天员。

D.“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刑天”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7.古诗文默写。

(10分)
(1),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句子是
,。

(《木兰诗》)(4)《贾生》中作者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诗是,。

(李商隐《贾生》)(5)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陆游《游山西村》)(6)近两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腐败行为,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注入了新的内涵。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名著阅读。

(6分)
(1)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祥子18岁时到北平城拉人力车,经过三年苦干终于凑足钱买了辆新车,结果
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当壮兵,梦想第一次破灭。

B. 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
新车,却因虎妞的事和刘四爷闹翻,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致使他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C. 祥子用虎妞给的100元买了同院二强子的一辆车,却因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
被迫卖掉了车,他的努力全白做了。

D. 他最后一次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曹先生答应祥子来拉包月,小福子也可以来
曹家帮忙,结果却因为小福子的死彻底绝望。

此后,祥子彻底堕落。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2)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
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

意外得救的人,
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

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

我希望他可以成功,
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

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

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由航行的故事。

(每空1分,共4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第9—10题,共6分) 在班级开展的“天下家国”综合性学习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9. (1)【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代表小组,用简洁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一位爱国人
物的感人事迹。

(30字左右)(2分)
(2)【爱国名言展示会】请写出你在小组里展示的名言及作者。

(2分)
10. 班级决定于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召开“天下家国”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请你去邀 请校长来参加,你会怎样说?(2分)
三、阅读理解与分析(第11—22题,共2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1—14题。

(共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1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 (1)阅.十余岁 阅: (2)岂可据理臆断..
欤 臆断: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13.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2分)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14.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本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回答15--18题,(共8分)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
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
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
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紫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怎样变化?(2分)
()——“我”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16.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2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1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是文章的中
心句。

B.第⑧段是插叙,插叙了紫藤萝在十几年前的遭遇。

由花及人,引出了本文主旨,
同时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C.作者受到藤萝花顽强生命力的鼓舞,又重新鼓起勇气和信心,投入到生活之中。

D.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以换成“观望”。

18.请你在选材角度、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本文的写作特色。

(2分)
(三)阅读《袁隆平》一文,回答第19--22题,(共8分)
①袁隆平出生在战乱年代,1930年的北平。

父亲是国民政府铁路局官员,他从小便与父母、兄弟颠沛流离。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

他没有政治身份,家庭历史又“成分”不佳,偏居乡下小城,多的是土地,少的是机遇。

②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

袁隆平意识到这是让自己发挥长处的机会,他带领学生科研小组做试验,希望能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

③整个60年代,他经历过“文革”的动荡、海南的烈日、云南的地震,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不断实验,寻找最佳的雄蕊败育野生稻。

1970年,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沼泽里发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野稻,40岁的袁隆平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他寻找10年之久的目标,并为它起名“野败”。

④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几万株“野败”;1975年,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提出在南方13个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决定;第二年,多事之秋的中国在粮食上却迎来了丰收——这一年全国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在20%以上。

跨入80年代,杂交水稻迎来了最辉煌的10年,袁隆平在1981年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科研会议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⑤1996年,在成功突破“两系法”后,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4年后,他的稻种已经能在每亩土地上收获700公斤的粮食,轰动世界。

2006年,在袁隆平提出超级稻后的第十年,联合国停止对华的粮食援助,标志着中国26年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

⑥“失败那么多次,消耗那么多时间,究竟是什么支撑你?”记者问道。

他说:“讲大道理的话,就是为人民服务。

但我觉得还有一方面是我的好胜心,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


⑦这便是科学家的本心,他们天然对获得答案有着强烈渴望。

为了这种渴望,袁隆平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70年代里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的时候。

⑧科学家、富豪,袁隆平对这些称呼都不太满意,他喜欢说自己是“种田人”。

为了那亩田,他其实愿意放弃很多东西。

80年代他最盛名时,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

他拒绝说:“我不适合,当院长,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的研究岗位。


⑨他说:“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有删改)
19.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水稻研究,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为下面的对联补写下联。

(2分)
上联:埋头几十年,成就水稻之父。

下联:
20.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分)
21.第⑧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2.袁隆平的人生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启示?(2分)
(密

线




题)△△△△△△△△△△△△△△△△△△△△△△△△△△△△△△△△△△△△△△△△△△△△△△△△△△△△△△△△△△△△△△△△△△△△△△△△△△△△△△△△△△△△△△△△△△△△△△△△△△△△△△△△△△△△△△△△△△△△△△△△△△△△△△△△△△△△△△△△△△△△△△△△△△△△△△△△△△△△△△△△△△△△△△△△△△△△△△△△△△△△△△△△
四、写作表达(第23题,共40分)
同学们,漫长而又短暂的初一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里,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有的令你难忘,有的令你感动,有的令你深受启发……
请你以“初一生活二三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得当。

(2)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3)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