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18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此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幅战国时期的画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强调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的特点。
3.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认为团结合作和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成语接龙、古文翻译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品质特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18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将相和》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利地复述故事,感受古文的韵味和表达特点。
c.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总பைடு நூலகம்道理。
3.情境体验:
a.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b.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心理,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4.应用拓展:
a.教师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成语接龙、古文翻译等。
b.学生运用所学成语,编写小故事,锻炼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4.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4.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阅读古文,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会古文的表达方式和韵味。
3.分析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设想: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文学习:
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大意。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成语,帮助学生掌握。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自信心。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典型事例,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5.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古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成语编写小故事,巩固知识。
4.课堂小结,教师提醒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将相和》。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廉颇、蔺相如等人的品质特点,阐述他们为国家利益、民族团结作出的贡献。
4.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和表达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如团结合作、以国家利益为重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课堂展示。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1.学生对于课文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有限,教师应适时补充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古文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注释、课文内容推断词语含义,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等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成语,每个成语写三遍,并尝试用这些成语造句,让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
2.结合《将相和》的故事,发挥想象,编写一篇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小故事,不少于300字,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
3.深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诸侯国,整理其简要历史,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古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于成语故事具有较强的兴趣,善于从故事中汲取道理。但在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等方面,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5.18将相和》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5.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6.课后作业: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成语积累、古文阅读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
a.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b.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感受忠诚、勇敢、谦逊等品质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3.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幅战国时期的画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强调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的特点。
3.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认为团结合作和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成语接龙、古文翻译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品质特点。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18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将相和》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利地复述故事,感受古文的韵味和表达特点。
c.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总பைடு நூலகம்道理。
3.情境体验:
a.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b.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心理,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4.应用拓展:
a.教师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成语接龙、古文翻译等。
b.学生运用所学成语,编写小故事,锻炼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4.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4.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阅读古文,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会古文的表达方式和韵味。
3.分析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设想: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文学习:
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大意。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成语,帮助学生掌握。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自信心。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典型事例,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5.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巩固古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成语编写小故事,巩固知识。
4.课堂小结,教师提醒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将相和》。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廉颇、蔺相如等人的品质特点,阐述他们为国家利益、民族团结作出的贡献。
4.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和表达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如团结合作、以国家利益为重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课堂展示。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1.学生对于课文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有限,教师应适时补充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古文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注释、课文内容推断词语含义,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等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成语,每个成语写三遍,并尝试用这些成语造句,让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
2.结合《将相和》的故事,发挥想象,编写一篇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小故事,不少于300字,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
3.深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诸侯国,整理其简要历史,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古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于成语故事具有较强的兴趣,善于从故事中汲取道理。但在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等方面,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5.18将相和》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5.课堂小结:
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6.课后作业: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成语积累、古文阅读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
a.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b.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感受忠诚、勇敢、谦逊等品质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3.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