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及纾解路径

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及纾解路径

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及纾解路径作者:庞海燕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23期摘要:大数据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网络伦理失范问题。

网络社会中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道德约束等进行解决。

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以解决技术异化以及大数据应用主体缺失问题。

研究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与治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伦理;失范问题;道德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量直线上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产生新的思维方式。

然而,网络技术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暗含网络安全问题,大数据发展带来严峻的网络伦理挑战。

一、网络伦理失范的道德问题(一)个人隐私信息被侵犯个人的数据信息蕴含巨大价值。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针对性投放服务和产品,人因此成为数据控制者的重点监视对象。

“随着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重视挖掘对数据价值的探索,它将形成一种从用户数据中获取商业利益的趋势,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侵犯个人隐私。

”[1]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个性化、即时性等特点,个人隐私信息容易被他人窃取利用。

“根据美国国家消费者报道研究中心的估计,有480万人用Facebook告訴大家每天要去哪里,这对小偷来说是种很有用的线索,还有470万人‘赞’Facebook平台上某个有关健康状况或者治疗的页面,这些信息可能被保险员利用。

”[2]许多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记录生活的用户,无形中暴露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行踪、照片等个人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个人信息经常被以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隐蔽的方式窃取、传播,甚至被侵害,更有人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犯罪,敲诈勒索、恶意的“人肉”和其他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正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马基所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虚拟社会里也会有真实的伤害。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1. 引言1.1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引言: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逐渐增多,给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讨论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时,我们需要明确其定义、常见表现、原因和应对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网络伦理失范问题。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伦理规范,有助于引导人们在网络空间中遵守道德准则,最终实现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和和谐发展。

面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建立监督机制、共同维护网络伦理是我们应对的关键。

只有不断增强网络伦理意识和规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

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网络伦理,共同推动网络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定义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违背道德伦理、损害他人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侵犯隐私等。

通常情况下,这些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更严重地损害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

在现代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在逐渐增多。

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往往更容易忽视传统道德规范,导致出现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

正确理解和定义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对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清晰的界定和认知,社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净化网络空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2.2 常见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常见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包括但不限于:恶意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网络欺诈与诈骗、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暴力与网络欺凌、侵犯知识产权,网络侵权等。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新闻传播是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也愈发突出。

失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权益,还可能导致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的混乱。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保障信息传播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1. 新闻虚假造假问题网络新闻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来迷惑公众,有些甚至是恶意捏造事实。

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公众的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

尤其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虚假的新闻信息更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

2. 不当引导和煽动情绪问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不当的引导和煽动情绪的行为屡见不鲜。

有些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为了吸引眼球,会故意渲染一些事件,引发公众的不理性情绪。

这种行为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3. 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也常常发生,比如侵犯他人的隐私,对他人进行不实报道等。

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风气。

二、对策分析1. 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针对网络新闻传播失范问题,加强相关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新闻平台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传播制度。

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标准,加大对涉嫌虚假造假和不当引导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维护信息传播的秩序和公平。

2. 加强媒体伦理建设,提升责任意识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媒体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伦理建设,提升责任意识。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事实真相,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关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以谣言和不实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也要提升公共责任感,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得随意渲染和煽动情绪,更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益。

3. 增强公众的媒体素养,提高信息辨识能力除了加强对媒体的管理监管和自律之外,公众自身的媒体素养也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网络舆情危机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某种原因或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负面舆论风波和舆情危机。

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形象和声誉。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必须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快速传播、广泛影响、虚假信息等特点,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往往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处理速度不足、舆情导向失衡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成为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难题。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和挑战,积极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机制,提升自身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对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网络舆情危机更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现象。

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往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需要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在网络时代,舆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迅速扩大,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很容易引发恶劣后果,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

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部门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事件的发展走向,更可能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提升政府形象和维护政府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一、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条危机事件消息经过网络传播,瞬间可以影响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受众。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政府形象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保障政府形象和公共利益。

本文将从建立应对机制、提升危机应对能力、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一、建立应对机制政府在新媒体时代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

这包括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危机管理团队,明确危机应对责任人,建立协调机制等。

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舆情分析、信息传递等功能,能够及时发现舆情危机的迹象,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危机管理团队应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各类网络舆情危机。

明确危机应对责任人,是为了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确定责任,做出决策。

协调机制则是为了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提高应对效率。

二、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关键。

首先是加强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接受专门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培训,了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提高应对能力。

其次是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流程。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流程应明确、简洁,能够迅速响应和决策,避免因流程不畅而导致危机失控。

政府还应建立危机演练机制,定期组织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演练,检验危机应对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只有不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政府才能更好地处理网络舆情危机。

三、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方式。

首先是正面回应。

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时,应当及时正面回应舆情事件,采取公开透明的态度,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加强舆情引导,化解舆论压力。

其次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

政府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获得性,主动发布政府工作信息,增加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网络新闻媒体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然而,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多次伦理失范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本文将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利益的驱动,这使得部分媒体以获取点击率为首要目的,而不是遵循新闻报道的准则和规范。

这些媒体会在新闻报道中夸大事实、制造矛盾、甚至捏造谣言,以获取更多的流量,而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环境。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和媒体管理机构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规范和制度,明确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对违规行为严格追究。

同时,媒体自身也应该增加道德意识,弘扬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办报的业务水平,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其次,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还与一些记者缺乏职业操守以及忽视实际情况有关。

一些记者只追求独家新闻、炫耀稿费等利益,而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和职业操守,这时就很容易出现对新闻报道的不实报道甚至造假等行为。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媒体自身应该注重记者的职业操守以及道德修养,加强对记者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此外,还应该给予记者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新闻事业中,意识到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还与一些观念的混乱有关。

有些人没有正确的理解新闻的本质,以为通过编造“新闻”可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就导致了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伦理失范事件。

更有甚者,部分权力机构利用新闻媒体谋求政治目的,控制新闻报道方向等问题,更是使得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纠正这种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新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新闻道德与新闻价值观。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应该依法依规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新闻的公正、真实、客观的传播环境,使网络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总之,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新闻教育,以及政府和媒体管理部门的监管执法,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使网络媒体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种种失范问题,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1. 虚假新闻泛滥。

虚假新闻是指利用虚假信息制造出来的新闻,通常会误导读者,损害公众利益。

近年来,虚假新闻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严重扰乱了媒体的秩序。

2. 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

一些网络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往往只顾追求流量和点击率,而忽视了对真相的追求,甚至故意歪曲事实以达到某种目的。

3. 恶意造谣和人身攻击。

一些网络新闻传播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恶意造谣或者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受害者的名誉,也会让公众对新闻传播产生质疑。

二、对策分析1. 完善立法和监管。

应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立法和监管,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加大对虚假新闻、恶意造谣等行为的追责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

2. 提高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应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责任感和伦理道德,倡导诚实守信的新闻传播理念,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其将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传递给公众。

3. 加强公众对网络新闻的鉴别能力。

公众在获取网络新闻时应保持一颗冷静理性的头脑,学会通过多方渠道进行信息核实,提高鉴别虚假新闻的能力,不盲目相信并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

4. 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

社会应发挥监督作用,对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失范行为展开严厉批评和舆论监督,推动媒体自律发展,倡导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构建和谐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

5. 加强技术手段防范虚假新闻。

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网络新闻进行检测和筛查,及时发现虚假新闻和恶意造谣行为,做到精准打击,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网络伦理失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个体或群体在道德、法律和社会规范上的失范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为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网络教育。

要通过推广网络伦理教育,让广大网民深入了解网络伦理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加强学校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和方法,防止他们陷入网络伦理失范的陷阱。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加强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制定更加详细和具体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网络行为者予以严厉的惩罚,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

加强网络监管。

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监控和管理。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起更多责任,要设立相应的监测机构,定期检查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及时清理违法违规信息,严禁传播有害信息。

加强自律机制建设。

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企业应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约束,加强自身管理,维护网络伦理秩序。

广大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能随意传播谣言、诋毁他人,同时也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在全球范围都存在,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网络伦理失范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共同推动网络伦理规范的建立和执行,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稳定。

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通过加强网络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建立自律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保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来源,其伦理失范不仅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影响,更会损害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信心。

伦理失范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本文将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1. 商业利益导向网络新闻媒体作为商业性质的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可能会为了吸引眼球和赚取广告收入而忽视伦理道德,不择手段地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

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可能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但却能为媒体带来利润,这就成为一些媒体忽视伦理原则的诱因。

2. 缺乏监管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报道范围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监管体系相对薄弱。

一些媒体可能会利用这种监管不足的情况,散布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报道,而面临的监管和处罚却十分有限,这导致一些媒体对伦理问题缺乏顾虑。

3. 竞争压力在网络新闻媒体领域,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抢占观众和市场份额,一些媒体可能会夸大事实,制造轰动新闻,忽视事实核实的严谨态度,这种竞争压力可能会导致媒体伦理失范。

4. 缺乏职业操守一些从业者可能缺乏职业操守,对于新闻报道不够敬业,不够认真对待新闻事实,不重视伦理道德,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会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伦理失范。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对不良行为的处罚和惩戒力度,提高媒体伦理的遵从性。

还可以建立新闻从业者伦理准则,督促媒体从业者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

2.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应该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素质教育,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报道导向,建立正面的新闻伦理观念。

3. 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公众是新闻的主要受众和评价者,应该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对网络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监督力度。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频发,给社会秩序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和挑战。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侵犯隐私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网络环境的秩序,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给个人带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人们常常因为言语或行为受到攻击和伤害,不仅心理上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造成严重影响。

网络诈骗、侵权和侵犯隐私等行为也给个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困扰,让人们不敢轻易相信网络信息和交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行为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网络诈骗、侵权、侵犯隐私等行为也让社会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感,让人们对社会、对网络环境失去信心,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针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力求遏制和消除这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个人和家庭入手,加强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也要加强对成年人的网络伦理教育,让人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对于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侵权、侵犯隐私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还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杜绝各类不良信息的传播。

就是广大网民自身也要自觉提高网络伦理素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参与和传播不良信息,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的蔓延,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暴力行为增多等现象。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和网络匿名性带来的问题。

缺乏监管制度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片法治真空,缺乏道德教育导致网络用户对道德规范缺乏认知,而网络匿名性则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的纯净和健康。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现状、原因分析、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榜样示范。

1. 引言1.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当,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涉及到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诽谤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我们要探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正文2.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却时常出现。

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网络侵犯隐私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媒介失范的措施

媒介失范的措施

媒介失范的措施媒介失范是指媒体在采集、编辑和传播信息过程中,违反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损害了公共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媒介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亟待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提出2000字左右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媒介失范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

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对现行有关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 制定新法律法规。

针对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填补空白,确保各类媒体遵守法律法规。

3. 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法违规的媒体和个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4.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与网信、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媒介失范行为。

二、强化媒体自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1. 加强媒体内部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2. 建立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3. 强化内部监管。

媒体机构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止违规行为发生。

4. 倡导行业自律。

鼓励媒体行业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三、加大舆论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 提高正面宣传质量。

加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

2. 加强舆论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和曝光媒介失范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引导网络舆论。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抵制不良信息传播。

4.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媒介知识,提高公众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四、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1. 利用技术手段。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测和管理。

2. 建立信用体系。

建立媒体从业人员和媒体机构的信用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本文将对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隐私泄露问题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服务的普及,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身份盗窃等违法行为。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教育用户如何设置隐私设置,并警惕网络钓鱼等欺诈手段。

(2)加强法律监管: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律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违规行为者受到严惩。

(3)加强技术手段:加强个人信息的加密和安全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2.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暴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伦理问题。

网络上的匿名性和言辞的激烈程度使得言论更加尖锐和攻击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网络行为规范意识。

(2)建立监管机制:建立网络言论监管机构,及时处理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3)技术手段辅助:开发智能算法,过滤掉恶意评论和攻击性言论,保护用户免受网络暴力的侵害。

3.网络虚假信息问题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不仅误导了大众的判断力,也严重损害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信息验证:对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验证,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2)提高媒体素质:加强媒体机构的自律和质量把关,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3)大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对虚假信息的举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对虚假信息制造者的打击力度。

4.数据安全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敏感问题。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制定数据保护法律: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限制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范围,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可能会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政府的工作效果。

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已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就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之道进行探讨。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有效的舆情监测是政府应对网络危机的第一步。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和趋势。

监测内容涵盖政府形象、政策措施、公共事件等方面。

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引发危机的舆情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处理。

二、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流程,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置预案和预警指标,明确危机处理的时限和目标。

政府要建立舆情处置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明确责任,强化协作与配合,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

三、加强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舆情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

通过建立包括人工监测、自动监测及舆情分析技术在内的舆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信息和舆情事件。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舆情预警分析,发现舆情事件的蛛丝马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和引导,避免舆情危机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四、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演练政府部门应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演练,提高政府部门危机处置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实际案例模拟演练、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置方案演练等。

通过演练,政府部门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完善舆情危机处置方案,提高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效率。

五、加强网络舆情危机舆情引导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需要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舆情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权威信息、解释政策措施、引导舆论方向等方式,及时回应和管控网络舆情事件。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陷入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中。

网络伦理失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恶意评价、侵犯个人隐私、侵权盗版、网络诈骗等。

这些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损失,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也损害了和谐的网络环境和公序良俗。

1.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升公民素质。

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素养。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推动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3.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约束的意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规范和公序良俗,同时也应该互相监督,发现有害信息或不良行为及时举报。

4.弘扬正能量,营造和谐网络环境。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正能量宣传,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在面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弘扬正能量,这些措施都是推动网络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安全的网络空间。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上公众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话题的集体情感态度和言论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速度快、影响大、传播广泛等特点,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舆情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迅猛,普通市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迅速引发热议。

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灵活性,政府决策可能会受到迅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调整。

2. 舆情的集体情感态度网络舆情往往代表着公众的集体情感态度,政府需要高度关注并分析舆情中所蕴含的民意和社会心态。

若忽视网络舆情的情感反馈,政府决策可能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进一步积累,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

3. 舆情的影响力与权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日益突出。

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评价和反馈,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共识,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

所以,政府需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及时掌握民意、解读社会动态。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建立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政府应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实时监测公众舆论动向。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舆情中的关键词、情感倾向等信息,构建舆论态势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积极倾听民意反馈政府应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民意和满意度变化。

政府部门应设立畅通的互动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及时回应和引导舆情政府应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通过及时回应和引导来达到舆情的消解和疏导。

对于虚假信息和不正当言论,政府要果断予以澄清和辟谣,向公众传递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和舆论误导。

政府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体系建构

政府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体系建构
影 响 到 国家 的 安全 和社 会 的稳定 。 1危 害 大 学 生 个 体 的 健 康 成 长 . 大 学生个 体 的成 长过 程是一 个发 展 的过程 , 包
括 其 生 理 结 构 的 不 断 成 长 、 理 结 构 的 不 断 成 熟 以 心 及 知 识结 构 的不 断 完善 。大 学 生 网络 失 范行 为 就
网络对 于大 学 生来 说 , 以获得 大 量 的 信息 , 可 有 助 于 扩 充 知 识 面 , 展 视 野 , 由 于 网 络 具 有 的 拓 但
收稿 日期:0 20 —2 2 1 821 0 2年第 5期

是使 大 学生 的身 体 变得 虚 弱 。有 关 研究 表

行 为失 范 , 般 是指 大学 生在 接触 和使 用互 联 网过 一
程 中从 事 的违 背 主 流社 会 道 德 的行 为 和 违反 国家 法 律 、 规 以及 规 章 的违 法犯 罪 行 为 。 过 调查 发 法 通 现 , 当前 大 学 生 网络 行 为 失 范 主 要 表 现 为 如 下 几 种 情 形 : 是 网络 成瘾 行 为 ; 是 网络谩 骂行 为 ; 是 一 二 三
政府防 大学生网 控 络行为失范的 体系 责任 建构
黎 慈
( 苏警 官 学院 , 苏 南京 20 1 ) 江 江 10 2
[ 作者简介】 黎慈(9 5 )女, 17 一 , 湖南长沙人, 苏警官学院讲师, ) ’ 工 主要从事教育学、 行政管理学方面的
研 究。
【 摘 要]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 日 益增多, 这不仅危害到大学生个体 的健康发 展 , 而且也侵 犯 了他人合 法权 益 , 至影响 国家安全和 社会稳定 。作为 引导社会发展方 向 甚 的权威力量, 政府理应肩负起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然而, 由于网络在我国的使用和发 展 时间不长 , 政府监管 责任机制仍 然存 在诸 多不足 。因此 , 了有效 防治大 学生网络行为失 范的情 为 形发生, 政府有必要从完善法律法规、 增强网络监管力度 、 培养专业人才、 加快技术研发、 督导高校 网络道德教育、 构建网络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完善其责任体系的建构。

网络参政行为的失序及其矫正方案设计

网络参政行为的失序及其矫正方案设计

党 的十 八 大 报 告 提 出 , 要“ 从 各 层 次 各 领 域 扩
生 轰动效 应 。但是 , 网络 水 军 的行 为本 质 上 是 以赢 利 为 目的 的 , 其 言论 所 持 观点 及 打造 出 的 “ 新 闻事
件” 必然 是 以 雇 主 利 益 为 转 移 的 , 不 可 能 是 真 实 的 社 会公众 思想 、 舆 论 趋 向的表 达 。 民意 是 政 府 改进

网络参 政失序 的主 要表现
公 民在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范围内, 以现有 政 治制 度框架 内的手 段 , 理 性表 达 政 治要 求 和 政 治 愿望, 是 有序参 政 的基 本 要 求 。作 为 有序 参 政 的 对
立面 , 当前 网络 参 政 失 序 的主 要 表 现 可 归 纳 为 “ 非 法参政 ” 和“ 非理性 参政 ” 。 ( 一) 非法参政 网络 水军 、 人 肉搜索 和 网络 谣 言是 当今影 响 较
民 的参 政权利 范 围 , 触犯 了相关 法律法 规 。 1 . 网络水 军炮 制虚假 民意 。一些 网民在公关 公 司雇佣 下形 成 的 网络水 军 , 可 在 短 时 问 内造成 网络
发酵 升级 , 如“ 抢 盐风 波 ” 起源 于 1 3 本 核 泄漏 事 件 发 生 后一位 网 民发 布 的消 息 : “日本 核 电站 爆 炸 对 山 东 海域 有影 响 , 并不 断地 污染 , 请转告 周边 的家 人朋
大公民有序政治参 与” 。有序是“ 扩大公 民政治参 与” 的核心要求。近年来 , 网络凭借即时关联性高 、 双向互动性强、 资源远程共享等技术特性 , 已成为信 息时代公 民参政 的新 平 台, 受 到政府 的重视 和认 同… 。但 网络参政 在扩 大 政 治参 与 空 间 、 提 升政 治

应对网络信息舆情问题的原则及方法--网络信息时代应对的舆情问题研究(之三)

应对网络信息舆情问题的原则及方法--网络信息时代应对的舆情问题研究(之三)

应对网络信息舆情问题的原则及方法——网络信息时代应对的舆情问题研究(之三)张平军【摘要】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舆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网络舆情在应对危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但必须坚持原则,不是一味地对网络信息自由放任,还要重视软控制,要确保网络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网络媒体的信息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在法律和道德规定的限制范围内行使。

政府也要要求变革信息的传播方式,及时有效准确的第一时间公开发布信息,让公众知道事情,了解事实真相,采用有效手段妥善处理。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2【关键词】网络舆情原则方法研究坚持政府作为对网络信息媒体管理者的原则。

这里主要是,政府首先应有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意识,要善于对网络信息媒体进行软控制,网络信息在互动中要注重行业自律,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

问题出现后要有快速反应的原则,要有信息公开的原则,要有正确引导的原则。

1 政府在网络信息媒体中坚持的原则1.1 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加强对媒体的重视政府在网络媒体发布信息中,起着在团结国民,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门户网站与媒体信息是作为应对危机最好的助手,可使非积极因素与媒体展开互动。

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加强对媒体的重视,积极地与媒体进行互动,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宝。

1.2 政府要善于对网络媒体进行“软控制”政府不但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也大力鼓励网络信息媒体在应对危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但是,政府不能一味地对网络信息放任。

政府在重视作用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对“软控制”,要确保网络信息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政府应急管理就是对采访突发事故的记者提出特殊要求,必须签订有关规则之后才能参与到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之中。

这可充分显示政府对网络媒体的“软控制力”。

网络媒体与政府互动中应该注重行业自律。

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媒体的作用不是没有限制的,媒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在法律限制的范围之内。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是指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不准确或具有误导性的情况。

这种失范现象可能会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为了解决网络新闻传播失范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和完善网络新闻传播法律法规体系。

网络新闻的传播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管,对于散布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应该严格追究责任。

要加强网络新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公众了解相关规定和法律意识。

加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

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新闻素质,能够客观公正地采集、编辑和传播新闻信息。

应该加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新闻专业技能,强调网络新闻的社会责任。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管机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处。

应该建立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评估机制,对于传播失范的媒体给予批评和处罚,倒逼其提高传播质量和道德水平。

增强公众对网络新闻传播的辨别能力。

公众应该提高对网络新闻的辨别和判断能力,通过多渠道、多源头的比较,形成个人的判断和观点。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新闻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新闻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

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律机制建设。

网络新闻媒体应该积极自觉地建立和遵守行业自律规范,明确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鼓励良好的新闻传播行为,制止不当行为。

建立网络新闻传播的问责机制,对于失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良性循环。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新闻传播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增强公众的辨别能力,加强网络新闻媒体的自律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理论I P O L I T I C A L T H E OR Y
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路径选择
刘书畅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 学院 中国云南 6 5 0 5 0 0
2 、 制定 网络法律法规 , 做到以法 管网和依 法管网。 其 中关键点在于 [ 摘要】 本文从政 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入手, 研 究其行为失范的应 同时在 实际中有相 应的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 如上 对策略, 并从多 元化 、 层次化的角 度 阐述新媒 体下' 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 把规定和 责任明晰化, 述提 及的中华人 民共和 国互联 网行业 自 律 公约, 明确各信息主体 的责任 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做 法。 [ 关键词] 政府多 元治理 策 略; 新媒体 ; 路径选择
受 到网民强烈关注和转 载支持。 针对在微博上传播夸大信息事实这一行
目前制定法律规 范并将之在公 共危 机事件 中有力地执 行将是 治理
加之 公共伦理 思 为, 网络应该在 突发性公共危机 发生之 时要求实名讨论 , 以便 约束网络 危 机事件 中网络信息行为 失范的最 直接 有效 的方 式 , 行为 , 同时能对失范行 为进 行责任追究 。 想 的教 育和渗透 使网络主体 内在约 束机制生成 对政府 网络 管理 有积极


4 、 加强行业 自律 。 决定 网络行为 规范的最初力量 并不是国家 的机 而是那些 信息产业 中的从业者 。 行业的 自律往往 能够更 好地把握 管 MS N、 人人等 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传播地震 以及 灾区信息 、 开展 抗震救 关, 规范与自由之 间的平衡。 灾过程 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以汶川地 震为例, 突发性 危机事件 中网络信 理 与发展 、 已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危机 中网络信息管理 带来的启示 息行 为失范 的表现及相关的应对策 略有 如— 下 几个方面 : 1 、 对 所有 网络交 流传 播领 域加强 网络舆情 管理 , 引导 突发公共 危 1 、 地震 发生后有关传 闻和预测 , 网络社 区中大量流言传播及应对 以天涯 社区的 “ 汶川地震” 讨论板块 为主研 。 最有代表性 的是有关 机事件 中网络关键信息传播。 网络舆是 收集和 管理 关键信 息的重 要平 台, 加 强网络监测 和预警 余震 的传言 , 如 关于5 月2 8 日陇南将发 生7 — 8 级 地震 及全 国各地余震 传 在地 震这种突 发的大 灾难中, 言。 这一类信息和人们 的现实安 全紧密相关, 因此, 常会在 网民中引起 强 式防止和管 理信息行为失范的重要措 施。 利用现代 网络 技 烈关注和焦虑 、 恐慌 情绪 , 致使 许多人 夜不能寐 , 留宿于广场等地 。 针对 信息 的管 理对 危机 的管理社 会秩 序的维持 十分钟 要。 动删 除引领舆论 的带有煽动性的不法信息 这一信息失范 问题 , 政府应 该及时 发布 官方信息及时引导舆论 , 因为公 术 自 2 、 开展网络人文教育, 提升公 民自 身 的内在约束 。 众对 官方媒 介的信赖程度仍是 最高的。 公 民只有加强 自 身道 德素质的培养 , 才能建 立 内在的约束机 制, 不 政 府在 危机事 件 中制定 积极信息沟通 策略 。 政 府及时 发布准确可 己的行为把 网络 空间当成绝 对 自由的场所, 随心所欲 发布错 误 靠 地官方信息是防止网络论 坛、 微博等交流 场所盲 目 错 误预测危机信息 会放纵 自 汶川地震这一突发性危机事件对全 民来说是一件严肃开 的有效 措施 。 许 多来 自 各 个论 坛 的关于事 件 中的场 景事 实描述 之所 以 甚 至不法信息 。 他 不仅关乎政府 能力问题, 更是 关乎危机中每一 形式多样 , 信息 内容众 说纷 纭 的现象 自各 个论 坛的关于 事件 中的场景 不 得半点玩笑的事件 , 尽管如 此, 仍然有一 些肇事 者唯恐 天下不乱 , 违反 事实描述 之所 以形式多样 , 随处可见 , 其中造成这种现 象的重要原 因之 个 需要帮 助的生命 。对策略 与传统 媒体相比, 作为逐渐上升起来 的新媒体典型代表微博 、 Q Q 、
义务。 3 、 进行网络舆 隋管理 。 主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 净化 网络环境 。 搜 集 具有引导 性的信息, 利用软件 技术 自 动删除具有煽动性和不法信息 。
水污染谣 言, 主要来源微 博的传播 , 使 人们疯狂抢 购水 , 造成 灾区 安全技术管理 。 恐 慌。 当时, 不少 地方 的灾情和人 员受困情况并不明朗 , 这些信息 扩展 ( 二) 公 共危 机事件 中网络信息管理方法的缺 陷和思考 1 、 管 理制度的不足 。 规定不够明确、 细化 , 存在的盲点较多, 人们关注 的视野, 但也提前对真是情况 的预测 给社 会及 政府 的救 援带 2 、 实践中管理 责任不 明, 管理依据 不足 。 来了许 多不利的影 响。 但 由于人命 关天 , 这些信 息在网络上一经 发布便
夸张事实制造混乱 。 在于政府 没有及 时更新 和发布事 件进 程信息 , 导 致网络 中各种 民意猜 社 会公德 扭曲危 机事件中的信息 , 3 、 发达 国家关于在公共危机事 件中网络管理 的相关技术和方 法。 测。 所 以政 府在 事件处 理 的过 程 中要积极 发布 重要信 息并制定沟通策 美 国的互联 网管 理主要包括 : 立法管理 ( 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互联 略, 及时引导网络舆论 。 、 技 术监管、 自 律 引导 、 市场调节。 英国队互 联网管理 的特点 2 、 有关灾 区具体受灾和救灾情况 的信息传播, 微 博谣言的泛滥及 管 网的立法 ) 主要有 , 英 国互联 网行 业 自 律 唱主、 英国互联 网行政管理 、 英国互联 网 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