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选材上尽量将化学原理与实验、实例相结合,对化学概念或术语采用直接使用或叙述含义而不下定义的方式出现,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注意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化学史实相联系。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节通过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充当的关键角色,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形成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同时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先从化学键知识入手,说明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于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从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术语,这部分强调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

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过程中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3)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利用分类、类比等思想丰富学生对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认识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注化学能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环境、社会,达到学习化学的目的,让化学走向社会。

(2)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知和感受化学反应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

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二、学情分析
“起点能力”分析
1、初中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

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理解本章节内容应该不难。

2、高中学习了化学反应分类。

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化学键知识。

“生活概念”的分析
1、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了化学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实际的面较宽,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生活概念。

学生对于化学能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背景。

“认知方式”分析
1、班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加工和运用
的能力等较差,欠缺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设疑→解难→再设疑(知识加深)→再解难(突破难点,总结规律)
为了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将零散的见闻集中化,采用演示讲授法和设疑递进法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对于另一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我采用实验探索法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和演绎的实验能力。

四、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本节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强调四个问题:第一,目的性;第二,全面性;第三,观察与思维相结合,边观察边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第四,要有客观而详实的记录。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生石灰煮鸡蛋”引入课题
问题一:生石灰为什么能够将鸡蛋煮熟?
2、展示素材,师生互动
CaO+H2O=Ca(OH)2 同时放出热量
问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都有哪些表现?
明确热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这一环节初步锻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1、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问题:化学能与热能如何相互转化?
实验2-1、2-2、2-3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内教学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价值,我在这里将以上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

2、深入思考,突破难点
经过分组实验,学生有了完整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理性分析。

通过学生汇报、小组内交流、填写实验报告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机会学习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对实验事实和数据的处理、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抽象等科学方法。

3、归纳小结
(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伴有能量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使学生明确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有哪些。

问题:⒈许多吸热反应需要加热,那么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
⒉许多放热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那么常温下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
⒊放热反应一定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吗?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认识。

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会放热或吸热呢?
突破难点,明确规律,使学生明确化学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热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学习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原理】
【宏观】讨论:水往低处流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化学反应中,由总能量高的反应物生成总能量低的生成物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讨论:水往高处流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化学反应中,由总能量低的反应物生成总能量高的生成物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微观】
①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②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4、科学视野:社会发展与能源的利用
5、布置作业和研究性学习任务
⑴知识方面
⑵学法方面:回顾本课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课后练习化学键知识,思考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与立”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为下一课时的理论思考教学做好铺垫。

六、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实验探究,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
2、学案辅助,观察有序,目的明确;
3、分工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不足:
1、突破不多,创新较少;
2、课堂把握能力不足,教材理解深度欠佳。

板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实验探究
①铝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
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二、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从宏观角度: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
2、从微观角度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吸热反应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的学生们,将于下一课时再带着化学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