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散思维

合集下载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概述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概述

创新思维之发散思维概述创新思维是指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以独特的视角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强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扩大思维的范围和深度,激发创造性思维,找到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发散思维进行概述,从定义、特征、重要性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发散思维是与收敛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模式,收敛思维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归纳整理来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强调的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跳出约束和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要求思维者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超越常规思维,大胆地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与此相对,发散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

发散思维关注的是多种可能性,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框架。

这种开放性可以帮助思维者走出舒适区,尝试其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以获得更多的创新点。

其次,发散思维是灵活多变的。

在发散思维中,思维者会不断地转换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不同的创意。

这种灵活性可以帮助思维者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避免陷入固定的思维路径。

再次,发散思维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在发散思维中,思维者会尽可能地破除既有的思维框架,自由联想,提出各种新颖独特的想法。

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促进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意的产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发散思维是具有包容性的。

发散思维不排斥任何可能的解决方案,它允许思维者提出各种看似不太可能或不常规的想法,并尝试将它们与问题相联系。

通过包容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加多样化和适应性强的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在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多个角度。

在面对问题时,只有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发散思维可以推动思维者跳出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找到更为全面、深入的解决思路。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特点

发散思维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
“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
收敛思维相对。

一题多解
一事多写
一物多用
二、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观念的自由发挥)
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并尽快地消化之
2、变通性(克服僵化的思维框架)
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
3、独特性(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具慧眼,不人云亦云,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
三、发散思维三点把握
1、正确把握发散思维的特点
保证流畅性;促进灵活性;强调独特性
2、正确看待发散思维的结果
发散思维的结果并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其中的某些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但不能因为没有价值就否定发散思维
3、注意对“发散”的把握
尽可能地多方向发散,但不能漫无边际。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

• 围绕数字“0”展开联想和想象 没有.一无所有.贫穷.乞讨.无知.起 点.开始.天地之间.谦虚.空白.白 痴.结冰.退学.文盲.家教.无用.空 谈.富有.破产…… • 运用相似联想思维
运用相似联想思维

• • • • • • • • 水涨船高--善于借助外物 饮水思源--人不可忘本 似水年华--珍惜时光 脏了自己,干净别人--无私奉献精神 水清无鱼--对人要求不能过高 水滴石穿--目标一致,坚持不懈 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环境对人的 影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 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 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 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 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 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 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 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 需要语言的钥匙。
• Wall said: Share others' load.墙:帮别人分担 重任 Window said: Expand the vision.窗子:开阔眼 界 Floor said: Always be down to earth.地板:脚 踏实地 Stairs said: Watch each step you take. 楼梯: 走好每一步 Toilet bowl said: When it's time to let go, just let it go............... 抽水马桶:该放一放就放一放 And the toilet paper said: Expect shit everyday !!! 厕纸:随时准备 迎接无常

第2讲 发散思维

第2讲 发散思维

蜜蜂与苍蝇
一个著名的实验
龟兔赛跑、兔子为什么落后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尽可能多的思维火花,
产生尽可能多的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 想和观念。
流畅性
如果你有了钱可以干什么?
儿童A答:买可乐、买玩具车; 儿童B答:买巧克力、买书、买游戏机、买电影票、
排在第21位的求职者

独特思维一:将一只口渴的动物放入杯子里,让它把水喝干。

独特思维二、把一只装满水的汽球放入杯子,将杯中的水替换出来。
有个装满水的杯子,请你在不倾倒也不打 碎杯子的情况下,取出中全部的水。
尽可能多地写出用“敲”的方法可以办 成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8、因果发散 因果发散是以某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 测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以某种事物发展的 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
一位家庭主妇的建议

有个叫佛瑞迪的美国青年去求职。当他赶到报考地点时,已有20位求职 者 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怎样才能引起老板的特别注意而赢得唯一的 职位呢?佛瑞迪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在一张纸片 上写了几行字,请人交给了老板。老板看后哈哈大笑起来,并且走到他 的面前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请你们想一想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纸片 上写的是: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千万别忙 着做出决定。

日本有一厂家生产瓶装味精,质量好,瓶子内盖上有4个孔,顾客使用 时 只需甩几下,很方便。可是销售量一直徘徊不前。全体职工费尽心机, 销售量还是不能大增。后来一位家庭主妇提了一条小建议。厂方采纳后, 不费吹灰之力便使销售量提高了近四分之一。那位主妇的小建议是:在 味精瓶的内盖上多钻一个孔。由于一般顾客放味精时只是大致甩个二三 下,四个孔时是这样甩,五个孔时也是这样甩,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多用 了近25%。

第二讲发散思维1.ppt

第二讲发散思维1.ppt

只想到熟悉的答案。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思维是发散的,
会想到许多新答案、富有创意的答案。
3
2.砖的用途
1做石鞋,2做砝码,3作床,4做石柱,5摆成各种形状涂上 颜色作成工艺品,6做台阶和楼梯,7做围墙,8做鞋架, 9做案板,10做石凳,11做垃圾桶,12做锤子、钉子等工具, 13垫东西,14做狗窝,16做笔筒,17做哑铃,18做石心球, 19做黑板,20做砚台,21做水缸,22做游泳池,23做花围, 24做门,25坐花盆,26做盔甲,27防身,28做盾牌, 29做笔,30做假肢,31做拉链,32做钥匙扣,33做文具盒, 34打核桃,35做模型。 可以做椅子,鞋架,文具盒,正尺,粉笔, 拼图,实心球,哑铃, 砚台, 印章,黑板,盒子,武器,桌子,鞋子,窗帘,门,练铁头功,猪圈,垫子, 玩具,项链,手链,笔筒,杯子,马桶盖,戒指,手铐,脚链,装饰品, 雕刻东西。
左、右,上下一起各加笔划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来(每种至少3 个)。
15
练习:雨伞存在的问题:
1、容易刺伤人; 2、拿伞的那只手不能再派其他用途; 3、乘车时伞会弄湿乘客的衣物; 4、伞骨容易折断; 5、伞布透水; 6、开伞收伞不够方便; 7、样式单调、花色太少; 8、晴雨两用伞在使用时不能兼顾; 9、伞具携带收藏不够方便;等等。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造成玻璃杯破碎的各种可能的 原因。
●手没有抓稳,掉在地上碰碎了。 被某种东西敲碎了。 杯子里的水结了冰,杯子被胀碎了。 被重物压碎。 搏击 发怒 地震
10
(八)结果发散 以某个事物发展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
种结果。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随便扔一块石头可能发生 的结果。
16
●练一练
◆下面这两个看似不成立,却要求你证明成立的游戏,有 力地说明了规则发散的魅力。

发散思维的定义

发散思维的定义

发散思维的定义发散思维的定义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的方法1、一般方法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假设推测法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3、集体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

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

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4、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就像一棵树。

思维本身就好像什么都不是,其实就是一种“迁移类比”的能力。

如果说一件事情是“树”的主干,那么它的枝桠、叶子、根茎等就是思维迁移的结果,迁移类比能力越强,自然枝桠、叶子、根茎等就越茂盛。

第二讲发散思维1

第二讲发散思维1

72小时以后还是半夜12点钟,当然不会出太阳。
21
5.有两个孩子,在父母亲的携带下去学校办理新生 有两个孩子, 有两个孩子 入学手续。这两个孩子的脸几乎一模一样, 入学手续。这两个孩子的脸几乎一模一样,出生的 日都相同,而且是同父同母生的。 年、月、日都相同,而且是同父同母生的。 老师 你们俩是双胞胎吗?” 不是 不是” 问:“你们俩是双胞胎吗 “不是”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你们俩是双胞胎吗 地回答道。 老师奇怪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地回答道。 老师奇怪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3
2.砖的用途
1做石鞋,2做砝码,3作床,4做石柱,5摆成各种形状涂上 颜色作成工艺品,6做台阶和楼梯,7做围墙,8做鞋架, 9做案板,10做石凳,11做垃圾桶,12做锤子、钉子等工具, 13垫东西,14做狗窝,16做笔筒,17做哑铃,18做石心球, 19做黑板,20做砚台,21做水缸,22做游泳池,23做花围, 24做门,25坐花盆,26做盔甲,27防身,28做盾牌, 29做笔,30做假肢,31做拉链,32做钥匙扣,33做文具盒, 34打核桃,35做模型。 可以做椅子,鞋架,文具盒,正尺,粉笔, 拼图,实心球,哑铃, 砚台, 印章,黑板,盒子,武器,桌子,鞋子,窗帘,门,练铁头功,猪圈,垫子, 玩具,项链,手链,笔筒,杯子,马桶盖,戒指,手铐,脚链,装饰品, 雕刻东西。
史密斯 票价
美国加州 金矿 贵 诱人
大河
怎么办
33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尽可能多地写出玻璃杯的各种用途。(用途发散) 2.怎样才能达到取暖的目的?(办法越多越好)(功能发散) 3. 尽可能多地写出用“敲”的方法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或解 决哪些问题。(方法发散)
34

有了好思路, 有了好思路,就有好出路

第二讲发散思维1

第二讲发散思维1

思维能力训练
33
●禄东赞故事
思维能力训练
34
在一个小镇里有四家鞋店,它们销售 同样型号、同一系列的鞋子,然而,其中 一家鞋店丢失的鞋子是其他三家平均每家 的3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如何解 决这个问题呢?
思维能力训练
35
问题. 鞋店在外摆一双鞋子中的一只作 为陈列品,一家鞋店摆的是左鞋,其他三 家摆的是右鞋。小偷偷走这些陈列的鞋子 之后,还必须把它配成对,因此,摆列左 鞋的鞋店被偷的鞋子要多于其他三家。管 理者把陈列的鞋子改成右鞋,这样被偷的 数量就大幅度下降了。
18
5.有两个孩子,在父母亲的携带下去学校办理新生 入学手续。这两个孩子的脸几乎一模一样,出生的 年、月、日都相同,而且是同父同母生的。 老师 问:“你们俩是双胞胎吗?” “不是”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地回答道。 老师奇怪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参考答题: 三胞胎或四胞胎、五胞胎。
思维能力训练
19
6.有一对亲兄弟好久不见面了。某天见面了, 谈话间,哥哥突然想起自己的侄女最近要结 婚,他把这事同弟弟说了。可是,对于弟弟 来说,他却没有一个要结婚的侄女。这是怎 么一回事?
思维能力训练
8
(五)组合发散(和信息交合法一起讲解)
思维能力训练
9
(六)方法发散
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利 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练一练
●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办成那些事情
或解决那些问题。
●吹气球。
吹灰。 吹肥皂泡。 吹蒲公英。 吹鸡毛。 吹息蜡烛
思维能力训练
●案例欣赏: 崇祯测字(友与反,反字出头。有为大 明去了一半。酉为砍头去足) 西汉孙宝的馓子的重量与数量

发散思维的技巧与训练

发散思维的技巧与训练

发散思维的技巧与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思考过程中能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和固有的框架,寻找
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能够激发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逆向思维:反转问题的角度,寻找反向的解决方案。

比如思考如何
做到与其他人不同,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3.反证法思维:假设问题的反面,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通过推
理出问题的反面情况,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4.假设思维:假设现有的条件或限制条件不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可
能性。

通过放大自己的想象力,可以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5.随机联想:随机选择一个词汇或概念,运用它来关联问题,寻找新
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可以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和创
新思路。

1.创新思维训练:进行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比如解决复杂问题、设计新产品或服务等,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2.阅读和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学习和阅读不同领域的知识,
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获取更多的灵感和信息。

3.组织头脑风暴会议:与他人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激发创造力
和发散思维。

4.团队合作:与他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5.反思练习: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思考的局限和不足,进行改进和提高。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发散思维,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思维不仅对个人的成长有帮助,也对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思维第二课: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第二课:发散思维

•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就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向四面八方发散,寻求多种解决问题 的方式。
• 砖头的功能大比拼
创新加油站
大家都知道,砖头是建筑材料,但是除了盖房子之外,砖头还有其他用途吗?请 思考,并将答案写到下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用来造房子、砌墙、铺地、造桥…… 可以用作武器,打狗、打坏人…… 可以用作压纸张; 可以用作锤子敲打钉子; 可以用来磨刀; 可以用来垫桌腿; 可以做练习篆刻的材料; 可以当尺子量东西;
请思考:废旧轮胎有什么用途?
废旧轮胎用途大比拼
请你来设计多姿多彩的自行车吧!
创意自行车欣赏
在发明创新当中,发散思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发散思 维是创新的基础。爱迪生在进行发明创新活动的时候,经 常运用发散思维。熟练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发明 上,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难题也能顺利解决,正所谓 “条条大路通罗马”。
蔬菜水果创意欣赏
关注微信公众号,分享更多创客资源!
谢谢!祝大家在创新实践中收获满满
创新思维第二课:发散思维
主讲:李昌旺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
先来看一个案例吧!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铅笔除了写字之外还有其他用 途吗?思考之后请给出答案。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

1、概念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一种思维方法。

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的途径、方向,以新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出多种设想、答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寻求多个答案实质:从一到多。

犹如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光线一样,洒水壶式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

”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

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大家是不是更加喝彩这些小宝宝的多彩答案呢?对于成人来说,对很多事物都已是习以为然了,并不会再去仔细推敲,由此造成了许多思维上的定势,甚至是“误势”。

有些时候,谁能克服这种生活的习惯和思维的定势,谁就是强者。

富兰克林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获得了雷电的奥秘,伽利略也正是顶着亚里士多德传统理论的巨大压力证实了他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物理定论。

同样,在对婴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如要扬弃传统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和获得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需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一次在一个幼儿园大班考察孩子发散思维时,一位老师问全班的小朋友:“谁能告诉我,水可以干什么用?”所有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其中一个朋友站起来说:“水可以洗手,洗脸。

”另外一个小朋友补充道:“还可以洗脚、洗屁股。

”停了片刻,第三个小朋友说:“水可以扑灭火。

”又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水还可以养鱼。

”结果又有好几个小朋友说“还可以养金鱼”、“还可以养热带鱼。

”、“还可以养小乌龟。

”最后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老师,水还可以喝。

”结果不少小朋友哄然而笑。

第二节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第二节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第二节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案例:1942年10月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对于哥伦布的这种新发现,西班牙举国欢呼。

但是也有一些王公贵族出于狭隘的嫉妒心理,对哥伦布的新发现嗤之以鼻。

有一天在聚会上他们对哥伦布说:"其实发现新大陆是世界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哥伦布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顺手拿起一个鸡蛋,对他们说:"你们谁能把这个鸡蛋尖朝下竖立起来?"哥伦布提出的问题突兀而又新奇,这些王公贵族面面相觑,硬着头皮一个个地试着竖这个鸡蛋,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个圆溜溜的鸡蛋尖朝下竖在桌子上面。

于是他们一致认为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此时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那个鸡蛋,把尖端朝下轻轻一磕,鸡蛋就稳稳当当地竖在桌子上了。

"这不算数,你把鸡蛋磕破了,如果这种方法可以的话,这也太简单了。

"王公贵族不服气地吵吵嚷嚷着。

哥伦布不慌不忙地说到:"我并没有讲不让磕破一点,我只要求把鸡蛋竖立起来。

这样竖鸡蛋,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然而你们却说不可能。

但当别人竖立起来时,你们又说这是多么简单的事。

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你们就做不到呢?那些认为聪明绝顶,无所不能的王公贵族们哑口无言了。

一、桃花胜境何处寻-------发散思维(convergent production)⒈发散思维含义: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它是指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探索末知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从同一信息源引发不同的结果。

思维轨迹如图:它针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思考中,它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传统,不受已有知识束缚,发散元没有固定范围的局限,故而能够探求不同的、特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灵敏、迅速、流畅、思路开阔,它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它能使人的思路摆脱旧的联系,克服心理定势,跳出"常识"框框,以前所未有的新观点去洞察、分析事物,作出新的创见。

第2讲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课件.

第2讲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课件.

第2讲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围绕《思维与方法》教材第3章“发散思维方法”和第4章“聚合思维方法”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1. 发散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 聚合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比较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两个典型的例题,分别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进行解决。

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发散思维方法与聚合思维方法2. 板书内容:(1)发散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2)聚合思维方法的定义、特点和应用(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比较与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请举例说明聚合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答案:(1)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创意写作、设计策划、科研创新等。

(3)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维广度和深度,激发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讲教学中,学生对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第二节 发散思维

第二节 发散思维

第二节发散思维一复习导入:思维测试:你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何导入新课:二、正式授课:概念理论1一、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人们在以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的同时,必须突破旧的知识界面和思维定势,超越事物的现有发展状况和暴露层次。

因而思维方式首先是发散的、扩张的。

但在最终确定解决方案时,必须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佳方案,此时的思维方式又是集中的。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形式,任何创造性思维都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

发散思维)1、发散思维的含义什么是发散思维呢?我们先举个例子:许多父母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出这样的智力题,树上10只鸟,被人用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孩子一般都把它当作算术题做,10-1=9(只),此时父母往往哈哈大笑说,打死的一只掉下来,其余的全飞走啦。

似乎“0”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其实,此题的答案可以有无数多个。

可能还剩1只,因为树大,打死的1只在树上,其余飞走了;可能还剩2只,打死的1只在树上,又吓死1只患心脏病的也在树上,其余的飞走了;可能还剩3只,打死的1只掉下来,飞走了6只,还有3只耳朵不好,还在树上睡觉……以此类推,可能还剩9只,因为可能枪是无声手枪,打死一只掉下来,其余9只没有感觉也没飞走……也有可能还有100只,因为有可能被打死的是鸟王国中德高望重的国王,它的臣民从四周的树上飞来向国王表示哀掉,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人提出抗议……这种由一个问题而引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象太阳光芒四射,这种指向多个方向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

⒈发散思维含义: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

它是指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探索末知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从同一信息源引发不同的结果。

思维轨迹如图:2、发散思维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发散思维一复习导入:思维测试:你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何导入新课:二、正式授课:概念理论1一、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人们在以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的同时,必须突破旧的知识界面和思维定势,超越事物的现有发展状况和暴露层次。

因而思维方式首先是发散的、扩张的。

但在最终确定解决方案时,必须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佳方案,此时的思维方式又是集中的。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形式,任何创造性思维都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

发散思维)1、发散思维的含义什么是发散思维呢?我们先举个例子:许多父母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出这样的智力题,树上10只鸟,被人用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孩子一般都把它当作算术题做,10-1=9(只),此时父母往往哈哈大笑说,打死的一只掉下来,其余的全飞走啦。

似乎“0”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其实,此题的答案可以有无数多个。

可能还剩1只,因为树大,打死的1只在树上,其余飞走了;可能还剩2只,打死的1只在树上,又吓死1只患心脏病的也在树上,其余的飞走了;可能还剩3只,打死的1只掉下来,飞走了6只,还有3只耳朵不好,还在树上睡觉……以此类推,可能还剩9只,因为可能枪是无声手枪,打死一只掉下来,其余9只没有感觉也没飞走……也有可能还有100只,因为有可能被打死的是鸟王国中德高望重的国王,它的臣民从四周的树上飞来向国王表示哀掉,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人提出抗议……这种由一个问题而引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象太阳光芒四射,这种指向多个方向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

⒈发散思维含义: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

它是指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探索末知的思维形式。

它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从同一信息源引发不同的结果。

思维轨迹如图:2、发散思维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⑴流畅性:流畅性是指短时间内就任给的发散源,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和方案,即对提出的问题反应敏捷,表达流畅。

流畅性表现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想法、观点和技术手段等。

例如提出一系列问题,让A、B两人分别在相同的时间内回答,A提出的方案总是比B 多,则可以认为A的发散思维流畅性比B强。

“如果你有钱准备干什么?”A:“买巧克力、买玩具。

”B:“买书、买游戏机、买电影票、存银行和给妈妈买生日蛋糕。

”这里B的流畅性比A好。

⑵灵活性(变通性):变通性是指未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影响,能够提出类别较多的新概念。

灵活性是指思维发散的类别和不同方面。

例如,在回答“红砖头有什么用”时,A、B两人均在两分钟内说出10种用途,A说可以造房子、造围墙、造猪圈、造羊圈、造狗窝、造鸡窝、造兔窝、造鸭窝、铺路、造台阶等,而B说可以造房子、铺路、练气功、练举重、做涂料、写字、做武器、下象棋、防台风和放在汽车轮下防滑等。

比较而言,A只局限于做建筑材料,(像造房子、造围墙、造猪圈等等);B所涉及的类别较多,(红砖头除了可以做建筑材料外,还可以练气功、练举重、做涂料、写字、做武器等等)所以说B的发散思维变通性比A强。

“面粉有什么用处?”A:“可以做面包、蛋糕、饼干、面条和喂猪。

”B:“做馒头、调浆糊和用来呛人。

”这里B的灵活性比A好。

⑶独创性:是指提出的设想、方案或方法有与众不同、匠心独具的特点。

众多的人回答同一个问题时,惟有A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案。

例如,在回答“红砖头有什么用”时,只有A说“红砖头可以当作多米诺骨牌作为比赛用具”而与众不同,这样就可以认为A发散思维独创性较强。

独创性即新颖性或思维的罕见程度。

它的直观表现是所创造的产品与众不同,这里的产品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想法。

“报纸有什么用途?”A:“在野外烧报纸用来驱赶凶猛野兽、传播病毒、制造恐慌。

”B:“用来阅读、写字、擦桌子、包书皮。

”这里A的独创性比B强。

⑷精细性:其实我认为发散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即精细性。

它是指对已有的想法或方法作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使思维的产品更具体化。

“出门远行要带些什么?”A:“足够的钱、食物和备用东西。

”B:“衣服、手电、口香糖、火柴、创可帖。

”这里B的思维精细性比A好。

案例图解2【案例1】运用发散思维法取得成功的战例1945年4月的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德军沿柏林方向构筑了三条防御地带,动用了85个师的兵力,计100万人左右,其中有4个坦克师,10个摩托化师,1500辆坦克,10400门大炮,妄图把苏军阻挡在奥德河一线,以保卫柏林。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彻底歼灭德军防御集团,夺取希特勒的老巢,迫使德国投降,并推进到易北河一带。

苏军统帅朱可夫元帅面对重兵压境的严峻形势,在广阔而积极的发散思维指导下,想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谋妙计。

他决定苏军在黎明前发动进攻。

他立即组织了140部探照灯,加上成批坦克与卡车的车灯同时打开,总共有1000多亿度电光集中射向德军阵地,照射得敌人眼花目眩,昏头转向,惊恐万分,不知苏军是什么新式武器,接着数千门大炮、迫击炮、卡秋莎火箭炮向德军阵地猛烈射击;同时苏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协同作战,展开冲击。

德军来不及招架还击,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苏军顺利地通过了德军的坚固防线。

试想如果朱可夫元帅不是穷尽其一切可能的发散思维,怎么会想到利用极为普通的照明灯具,充当神奇的制敌武器,成功地导演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心理战术。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呢?丰富知识是发散思维的翅膀,因为没有知识,对某一事物不了解,那就不可能有能力发散思维。

【案例2】10减1等于……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9。

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10只鸟,被枪打掉1只,这里的10减1就不一定是9,而可能1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10条金鱼,死了1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10减1还是等于10。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10支蜡烛,被风吹灭了1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1,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10个角,砍掉1个角,那么10减1还是不等于9,因为我们将看到11个角。

好了,如果现在再问10减1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9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是的,生活的智慧不同于简单的数学逻辑。

“10减1”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到罗马去,你可以找到很多条大路,只要转一下身子或是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

要拥有“10减1”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需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就如前面那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如果囿于纯数学领域,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答案。

但如果跳出这个圈子,附于“10”不同的具体事物,那么答案就丰富起来了。

实践训练3⑴一般方法:以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八个方面为“发散点”,进行具有集中性的多端、灵活、新颖的发散训练。

①[材料发散] 以某个物品作为“材料”,以其为以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例:尽可能地写出(或说出)回形针的各种用途:答:把纸或文件别在一起;作发夹用;可用来代替西装领带上的别针;打开一端,烧红了可在软木塞上穿孔;拉开一端,能在水泥板或泥地上画印痕--画图、写字;拉直了,可用作纺织工的织针;拉直了还可以做鞋带(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代替鞋带);穿上一条线当挂钩;可用来固定标签;装在窗帘上代替小金属圈-----②[功能发散] 以某事物的功能为发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例:怎样才能达到照明的目的?(办法越多越好)答:点油灯,开电灯;点蜡烛;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划火柴;烧纸片;用手电筒;点火把;燃篝火-----③[结构发散] 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性能。

例: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三角形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称。

答:三角尺;三角眼;三角窗;三角旗;屋顶;三角帽(图略)④[形态发散] 以事物的形态(如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明暗等)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例:尽可能多地设想利用红颜色可做什么或办什么事?答:红灯-禁止通行的交通信号;红旗;红墨水;红芯铅笔;红围巾;红喜报;红皮鞋;红袖章;红衣服;红领巾;红封皮的日记本;红皮球;救火车的红色车身;红十字标志;红星;红色印泥;红灯笼;红头绳;红指甲油-----⑤[组合发散]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另一事物(或一些事情)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的各种可能性。

例: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钥匙圈可以同哪些东西组合在一起。

答:可同小刀组合;可同指甲剪组合;可同小剪刀组合;可同图章组合;可同纪念章组合;可同微型手电筒组合;可同开汽水瓶扳手组合;可同开罐头的刀组合;可同微型圆珠笔组合;可同微型温度计组合;可同小的工艺品组合-----⑥[方法发散] 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例: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用“吹”的方法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或解决哪些问题。

答:吹气球;吹灰;吹疼痛的伤口;吹鸡笔(游戏);吹泡泡糖;吹去眼里的灰;吹塑料袋;吹玩具风车;吹口哨;吹口琴;吹喇叭;吹去橡皮在纸上擦下的脏物------⑦[因果发散] 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以某个事物发展的起因为发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

例:尽可能多地写出(或说出)造成玻璃杯破碎的各种可能的原因。

答:手没抓稳,掉在地上碰碎了;被某种东西敲碎了;冬天冲开水时爆裂了;杯里水结冰胀裂了;撞到了坚硬的东西;被猫碰倒,掉在地上打碎了;被弹弓的子弹击碎;发怒攥碎玻璃杯;被火烧裂------⑧[关系发散]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例:“你是谁?”尽可能多地写出你与社会各方面及各种人物的关系。

答:我是教师的学生;我是电影院的观众;我是广播电台的听众;我是小张的邻居;我是百货商店的顾客;我是图书馆的读者;我是上海市的市民;我是共青团员;我是公园的游客-----⑵假设推测法假设推测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假设某个问题,并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

注意点: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如:☆如果公共汽车上的座位全部取消,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假设人人都成为警察,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机器人比人聪明,那会怎么样?☆假设一个成年人只能活一年,那么他(或她)会怎样对待生活?☆假设雨不能渗透到地下,那会发生什么现象?☆假设人类平均寿命达到200岁,那会导致哪些问题?第二,从假设出发,设想或推测种种可以想象的结果注意:可想象包括可能的,也包括不可能的;包括现实的,也包括未来的、虚幻的;包括切合实际的、有一定道理的,也包括不切实际的、荒谬绝纶的;包括有用的,也包括无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