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儿子》导学案
1.《三个儿子》导学案篇1
课题
三个儿子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学习策略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又三个小朋友来到我们的中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出场吧,出示课件,看看这三个小朋友都有什么绝技呢?你喜欢他们吗?
2、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把你对三个儿子的喜爱读出来吧。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好,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这三个小朋友吧。

读题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组长带领组员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小组合作找出: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2)三个儿子看见自己妈妈提水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读通顺句子课文段落
小组探究课文三个问题,突破课文难点
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




一朗读检查
1、检查学生读正确课文中生字。

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抽查三个小组组员读三段,并评出读得最棒的孩子。

二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一读生词
二读段落,能分角色朗读
三课外拓展
巩固课文生字、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题目




三个儿子
孝敬父母




2.《三个儿子》导学案篇2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给“我会写”的生字各组2个词。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理解课题,三个儿子是怎样的儿子?
2、这课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4、反复读,做到流利、有感情。

三、细读课文,思考质疑。

1、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3、学说句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简要概括段意。

2、抓住重点,品词品句。

(读、讲)
3、赏析本课好在哪里。

(议)
4、积累美词佳句。

美词: _________
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总结提升。

1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2体会到了什么?
六、读写结合。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赶紧写下来吧!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9个生字。

2、能读准课文中每个任务的语气。

3、通过学习课文,我能懂得一些道理。

二、课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学后检测。

3.《三个儿子》导学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
1.昨天我们认识了第23课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出示课件)你们看,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排好队等着和你们打招呼呢!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生词)
(师夸学生)你们的声音可真洪亮!
(通过复习生词和设计夸奖学生的环节,为提升学生自信、导入新课做准备。

)(二)生活情景导入
1.不仅老师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也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经常怎么夸你们的呢?快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同桌互相说)
2.老师这儿还有几位俄罗斯的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吗?那就快去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①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②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
(借助这个环节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让学生们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自己,也为学生们感悟课文中几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做铺垫。


三、新授
(一)学习1~6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显示:井边)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2~6自然段)
3.学生自由地读2~6自然段,体会各位妈妈的心情,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4.指导朗读2~6自然段。

(1)第一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采访:这位妈妈,你为什么夸自己的孩子?在你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骄傲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既……又……
(2)第二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教师采访、指导。

(3)前两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夸奖了他们,第三位妈妈夸自己的孩子了吗?她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孩子?你觉得这位妈妈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几个自然段的重点在于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因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模仿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方式和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悟。


(二)学习7~8自然段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就要走回家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
来听一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配乐范读)
2.你感觉这一桶水怎么样?(水很重)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水很重的呀?
(电脑显示;“重”、“晃荡”、“走走停停”、“酸”、“痛”。


3.谁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呢?
4.生活体验:把书包当做水桶,提一提,试一试。

随机采访: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观看我们的现场报道。

今天上午10点10分左右,在俄罗斯郊外的一个水井旁,几位妈妈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打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有什么感想。

(1)这位妈妈,你们家住得远吗?那你把水拎回去感觉怎么样?
(2)这位妈妈,你需要别人来帮助你吗?
5.过渡: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觉得在各位妈妈把水拎回家的时候,她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可是这时候,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的表现却不都是那么让人满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没有见过水井了,更别说去提水了。

因此,怎样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一下提水的滋味,由衷地感受到妈妈提水的艰辛,就成为这两个自然段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提一提自己
的书包,并且想像一下如果路途很远,而且妈妈们一天要提很多趟水,会是什么感受?通过实践,孩子们的感受很多,说得非常感人。


(三)学习9~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9~13自然段,用笔圈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2.分析每个儿子的做法,交流:你比较喜欢哪个儿子的做法?为什么?
3.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

怎么样啊?”这位妈妈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回答?而老爷爷又是怎么回答她的?
4.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指的是谁?)
(1)指名回答。

(2)小结:这个“儿子”指的是一个关心妈妈的儿子,一个懂事的儿子。

因为在老爷爷看来,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5.看到这种场景,你想对文章中的谁说些什么?(可以对儿子说,可以对这几个妈妈说,还可以对老爷爷说。


6.续编故事:在老爷爷的启发下,在大家的帮助下,前两个儿子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变成体贴妈妈的孩子。

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文章里没有写,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四、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触?你觉得我们还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妈妈无私的爱而忽视对妈妈的回报——一封充满激情的书信,一张得了满分的试卷,一次温馨的交流,甚至一杯热茶,一个眼神,都足以让我们的妈妈欣慰……爱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吧!
六、作业
每天至少为妈妈做一件事。

(通过平时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是非观,让他们评判哪个儿子懂事已经不成问题。

关键是怎么样让他们能把课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懂得怎样在生活中去孝敬父母,真正地成为体贴父母的孩子,这一点很难。

所以,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三八孝敬周活动”,我设计了让学生谈体会的环节,并通过升华主题,达到渲染学生感情的目的,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做好铺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