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第1页,总22页
___
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菁弘教育期末考卷
第I 卷(选择题)
未命名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的刹车装一块橡皮
B .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
C .登山时要穿防滑靴
D .给轮滑鞋的转轴表面加润滑油
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 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对乙的推力为60N ,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 .甲对乙的推力与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乙向后退,且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4.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生活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提供的四种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的方式,哪些是正确的 ( ) A .量体重 B .跑步 C .举杠铃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5.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 .完全相同
B .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
C .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
试卷第2页,总22页
○…
………外…………○………订…※※线※※内※※………
○……D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6.如图所示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分析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A .就是课本的重力 B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 .课本的形变产生的 D .桌子的形变产生的
7.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使用,不得倾斜 B .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大的力
C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D .使用前不必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
8.(2016·威海卷)图中甲、 乙、 丙、 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 、 示的力 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 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 甲 、 L 乙 、 L 丙 、L 丁。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L 甲< L 丙 L 乙> L 丁
B .L 甲= L 丙 L 乙= L 丁
C .L 甲< L 丙 L 乙= L 丁
D .L 甲= L 丙 L 乙> L 丁 二、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提重物,手对重物的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对手的向下拉力作用点在同一点
B .一个完整的表示力的方法,必须明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C .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D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标度的选取是唯一的
10.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
B .用力推购物车
C .运动员将标枪抛出
D .守门员将球接住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试卷第3页,总22页
学校
: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装…………○…………订……线…………○…内…………○………三、填空题
1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小华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的速度是______m/s ,小明的平均速度______小华的平均速度。

12.小华站在竖直镜前1m 处观察自己的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若向后退了1m ,此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镜子上移,像的位置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13.日晷仪是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

日晷仪计时利用了_______原理,如果阴影是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_________(填“上午”或“下午”)。

“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是由此而来的。

14.如图所示,EF 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入射角∠AON 等于45°。

已知∠NOB 等于30°,∠NOC 等于45°,∠NOD 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将沿着_______ 射出。

(选填“OB”、“OC”或“OD”)
14题
15.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大小______。

16.一个身高1.6m 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 处,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______m ,镜中像的高度______m ,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

A 点与光屏PQ 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 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若光斑B 向左移动了1m ,说明水位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_m 。

试卷第4页,总22页
…………○…○……………………线…………○……※※※订※※线※※…
○线…

○………
18.读图填空:
(1)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丙图中,长方形铁皮的长度是________cm .
19.如图所示,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A 、B 间无弹力作用的两个图是__________、
20.包饺子、捏面人是利用了面的__________,拉弓射箭利用了弓的__________性”)是__________。

21.图a 、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均选填“a ”或“b”)。

22.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树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还使落叶的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3为:萎调、杀青、摇青、揉捻、烘焙、复焙等。

(1体的______。

(2)炒茶加热所用的天然气属于______能源。

试卷第5页,总22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内………○…………订……四、计算题
24.小宇上学途中,前半程的速度为1.2m/s ,用时5min ,后半程速度为1.8m/s 。

求: (1)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5.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峭壁前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 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 .求: (1)从鸣笛到听见回声,汽车的行驶的路程。

(2)汽车鸣笛后经过多长时间才到达峭壁。

26.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 ,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 .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7.27.如图所示,某同学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 处以72km/h 的速度驶过来。

如果公路宽12m ,该同学以1.2m/s 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试卷第6页,总22页
28.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动车从早上9:30
14:30到达乙地.动车行驶过程中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1300m的桥梁,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该动车车身长度是多少? (解答要求: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
和运算结果)
29.一列自身长度为200m火车经过长为1.8km的大桥,当火车行驶的速度20m/s时,
大桥大约需要多长的时间?
30.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是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
粒若干,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33kg
质量为1.73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31.一个铝球质量为8.1kg,体积为4×10-3m3,已知ρ铝=2.7g/cm3
①请问此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②如果将空心部分灌满水,球的总质量有多大?(空气质量忽略不计)
32.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
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

求:
(1)杯的质量为多少g;
(2)杯的容积为多少cm3;
(3)要将这一满杯水配制成密度为1.2g/cm3的盐水,要在水中加入多少g密度为2.2g/cm 考虑体积变化)
试卷第7页,总22页
33.有一个空心的铜球,其质量是2.67kg ,体积是400cm 3, 则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要在这个铜球的空心处灌满水银,需要水银的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kg/m 3, ρ水银=13.6×103kg/m 3)
34.素有“中国山芋之乡”的泗县今年种植山芋又获得了大丰收。

小明想:山芋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山芋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山芋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山芋的质量是253 g ,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600 g ;然后使这个山芋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山芋,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70 g 。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山芋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山芋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并说明理由。

35.体积为 的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 ,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种液体后,质量为485g , 铜 水银 水 酒精 问: 空心部分体积? 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36.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的质量。

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 ,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 己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 ,钢的密度为 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

则: 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这种合金中铝的体积为多少? 这种合金中钢的质量为多少?
试卷第8页,总22页
……
……○………※※请※※不…

……
37.全国统一整治公路“超限超载”公司运送大理石和木材的合同。

如果他家汽车的最大载运量是 10t ,汽车货箱的最大容积是石
=2.5×103kg/m 3,ρ木=0.5×103kg/m 3)请问:
(1)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多少立方米的大理石___________? (2)他家汽车一次最多能运输多少吨的木材_________?
(3利用率,每一趟需要搭配装载__________m 3 大理石和________m 3
五、实验题
38.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 “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 ,所用的时间为7 s 则在这 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9.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2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小车在起点、中点s 2位置、终点s 1答下列问题。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通过公式_____求出平均速度υ。

(2)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原因是_____。

(3)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

(4)若斜面长s 1=1.2m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υ1=_____m/s υ2=_____m/s 。

(5)实验中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是_____。

试卷第9页,总22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装…………○…………订……………………○…………装……4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这样测得的时间偏______,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点(填“大”或“小”).
(5) 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 =2s, t AC =3.6s,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m/s ;则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___m/s.由此可判断小车在该斜面上做_______(填“匀速”“减速”或“加速”)运动。

41.小向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 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的数字分别表示“小 时:分:秒”,如所示图
(1)该实验是练习用刻度尺和__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若 AB 段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 / s (3)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试卷第10页,总22页
○…………○………………○…………………○……※※请※※不※※※订※※线※※内题※※ ……
线……
…………
42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1)该实验是根据______原理进行测量的;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小”)。

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下列坐标图像中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
A B C D
(3)同学们从A 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了小车经过B 、C 点的时间。

在如图所示的表格中,请帮他计算下表格中“?”应填的数据为_______m/s ;请将AB 、的平均速度值v AB 、v BC 、v AC 按大小顺序排序: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 偏________。

(5)实验完成后,有同学猜想物体从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想是正确的。

请你指出该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43甲所示.
试卷第11页,总22页
学校:_______班级:____……装…………○…………线……………内…………○…………装…………○…
(1)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的高度和________.
(2)实验时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进行测量. (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手段.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乙是纸锥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s 闪光一次.纸锥从A 到B 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AB , 从B 到C 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 BC , 则v AB :v BC =________. 44.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左侧沿AO 方向射到O 点,在纸板右侧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实验时,让光线紧贴纸板入射,目的是:_____。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观察并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_____
(3)如图乙所示,保持两侧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将他们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 方向射向镜面,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_____(选填“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内。

(4)若图甲中NO 高为15cm ,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N′O,那么NN′=_____cm 。

4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cm .
试卷第12页,总22页
……装…………………○……※不※※要※※在※※装………

……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的实像.在放大镜、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像是_________
A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间放一副远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远视眼镜的镜片为_____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①②_________(均以透镜为参照物).
46下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

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平面镜),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 9个为绿色。

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试卷第13页,总22页
______班级:________………线…………○………装…………○…
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王禹南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王禹南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王禹南想继续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在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________。

4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
(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 ),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 ,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
(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
(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试卷第14页,总22页
…外………装……………………○……※※要※※在※※装※………
………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因为透明玻璃板既能__________.
(2)实验时,他应在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 完全一样的蜡烛C ,放在B 侧移动,可以让蜡烛C 与蜡烛A 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B 明_____.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的虚像还是实像,他拿走蜡烛C ,在B “A”或“B”)侧观察,根据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是否可靠,应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A .保持A 、B 两支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入射角和折射角.
49.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
50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5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填选项中的字母)A . B . C . D .
5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f =_____cm 。

试卷第15页,总22页
____
内…………○……○…………内…………○…………装…………○…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 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镜。

53.小强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他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游码移至________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使横梁平衡.之后实验过程如下:
①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1;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 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3
(1)请你选用误差较小的操作过程帮他重新排列实验序号________. (2)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________.
(3)小燕在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1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54.小花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花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她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试卷第16页,总22页
装…………○……………○……※要※※在※※装※※订※……
线

……
A .用细线将金属零件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小金属零件的总体积
B .用天平称出小金属零件的质量
C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D .计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
(1)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__ ((2)小花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进行了实验,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 ,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 3
, 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 3
.(3)若该零件磨损了,它的密度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5平、烧杯和水完成了实验,如图,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一)测鹅卵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位置为M ,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 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 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 3。

(6)若小明在第(4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____。

(二)测未知液体的密度
试卷第17页,总22页
学校:_______________
……装…………○……………○…………内…(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
(2)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1;
(3)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装满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_________为m 2;
(4)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液体的密度ρ= 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老师同时指出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希望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时注意。

56.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甲 乙 丙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请从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g 。

(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 3。

(4)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该实验中测得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
①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 .计算橙汁的密度 B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 .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D .调节天平平衡
E .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试卷第18页,总22页
…○…………外……装…………○…………订…※不※※要※※在※※装※※订※※线※※内※※……………线…②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g 。

③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 0;
b .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 1;
c .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
d .橙汁的密度ρ
橙汁
=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

表示)
58.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A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C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小相等,木块必须保持___状态;
(2)由序号1、2、3的实验,可验证猜想___(填字母).要验证猜想C ,应选择序号是验;要验证猜想B 应选择序号是____的三组实验;
(3)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图中a 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随______变化的关系.b 摩擦力f 的大小随_____变化关系.
5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