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
为保障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应对政务信息安全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务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平台、政府数据资源平台等。

三、事件分类
根据事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政务信息安全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特别重大事件(I级):可能导致政务信息系统全面瘫痪,严重影响政府正常
运行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2. 重大事件(II级):可能导致政务信息系统部分功能失效,对政府正常运行和
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3. 较大事件(III级):可能导致政务信息系统局部功能失效,对政府正常运行
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

4. 一般事件(IV级):可能导致政务信息系统局部功能受到影响,对政府正常运
行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小影响的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 成立政务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政务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3. 各级政务信息系统运营单位应设立信息安全应急小组,负责本单位政务信息安
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应急响应流程
1. 信息报告
(1)发现政务信息安全事件时,立即向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事件类型、初步判断原因等。

2. 事件评估
(1)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根据报告内容,组织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事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等。

3. 响应处置
(1)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采取以下措施:
a. 确定事件处理责任人,明确处置时限。

b. 停止受影响的服务,避免事件扩大。

c. 查找事件原因,采取技术手段修复。

d. 恢复受影响的服务,确保政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 信息发布
(1)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进展、处置措施、恢复情况等。

5. 总结评估
(1)事件处理后,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

(2)总结内容包括:事件原因、处置过程、经验教训等。

六、应急保障措施
1. 人员保障:加强政务信息安全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技术保障: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3. 资金保障:设立政务信息安全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4. 通信保障:建立政务信息安全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5. 应急演练:定期开展政务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
1. 本预案由政务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级政务信息系统运营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4. 本预案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应及时修订。

八、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