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检测题2023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下列有关HCN的说法错误的1.氢氰酸是酸性极弱的一种酸,其结构式为H C N
是
A.碳原子为sp杂化B.是V形分子
C.σ键、π键数目相等D.所含化学键均是极性键
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Cu(NH3)4]2+中配位键的个数为4N A
B.0.5molSF6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 A
C.含32g氧原子的SiO2晶体中含有的Si-O键的数目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HF分子数大于N A个
3.二茂铁在工业、医药、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Fe(Ⅱ)处在两个环戊二烯负离子(C5H5-)平面之间。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环戊二烯负离子中的π键可以表示为π6
5
B.二茂铁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
C.二茂铁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sp2
D.二茂铁中所有碳碳键键长均相等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Al3+<Na+<F-
B.价层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是p区元素
C.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及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分子的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结构
5.铑的配合物离子[]
Rh(CO)I-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H COI是反应中间体A.中心离子Rh的配位数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B.
3
C.CO分子中的π键有一半为配位键D.的空间构型为八面体型6.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结构如下图,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
X、Y、Z、M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X是半径最小的元素,Z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电负性大于Z。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于Y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主要原因是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阴离子中Z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C.元素第一电离能:Y<Z
D.该盐中,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和氢键等化学键7.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5mol·L-1H3PO4溶液中含H+数为1.5N A
B.1mol乙二醇(HOCH2CH2OH)中含sp3杂化的原子数为4N A
C.80gSO3、SO2的混合物中含有N A个硫原子
D.1mol乙炔中含有的π键数为N A
8.NH3、H2S为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为非极性分子,据上述事实可推出AB n 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为
A .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
B .在AB n 分子中A 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
C .在AB n 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相同
D .在AB n 分子中A 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B 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Ca 原子的内层电子为全充满
B .原子半径:r(P)>r(Ca)
C .HCHO 与H 2O 分子中的键角相同
D .PO 3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10.下列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 .沸点:HF HCl >
B .在水中溶解性:33NH PH >
C .稳定性:22H O H S >
D .蒸气法测量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8
11.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 、Y 是金属元素,X 的焰色呈黄色。
W 、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核电荷数是W 的2倍。
工业上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 的单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B .Z 氢化物的沸点比W 氢化物的沸点高
C .Y 和Z 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 .W 、X 、Y 的简单离子半径:X>Y>W
1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臭氧是空间结构为V 形的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
B .在一定条件下将分子晶体的CO 2转变为共价晶体的CO 2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等离子体和离子液体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向含1mol[TiCl(H 2O)5]Cl 2∙H 2O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生成3molAgCl 13.化学中很多“规律”都可以类推,下列有关“规律”推理正确的是( )
A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 3,则铁与碘蒸气反应生成FeI 3
B .C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C .CH 4为正四面体分子,则CCl 4也为正四面体分子
D .分馏是物理变化,则干馏也是物理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根据信息书写反应方程式;
现代工业上用氧化锌烟灰(主要成分为ZnO ,含少量Pb 、CuO 和As 2O 3)制取高纯锌的部
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溶浸”后浸出液中含()234Zn NH +⎡⎤⎣⎦、()234Cu NH +
⎡⎤⎣⎦、25AsCl -等。
写出该过程中生成()234Zn NH +
⎡⎤⎣⎦的相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氧化除杂”的目的是将“25AsCl -”转化为As 2O 5胶体,再经吸附聚沉除去。
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现有下列10种物质:Ⅱ铝,Ⅱ纯醋酸,Ⅱ2CO ,Ⅱ24H SO ,ⅡNaOH ,Ⅱ硫酸铜溶液,Ⅱ熔融的NaCl ,Ⅱ4NaHSO ,Ⅱ4NH Cl ,Ⅱ乙醇。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ⅡⅡⅡⅡⅡⅡ这六种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填序号)。
(2)ⅡⅡⅡⅡⅡ这五种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
(3)向Ⅱ中加入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用离子反应2H OH =H O +-+表示,请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用双线桥表示()2222CaH 2H O=Ca OH 2H ++↑反应电子转移情况:
_________________。
16.完成下列问题:
(1)1.000g 铝黄铜合金(设只含铜、锌、铝)与0.100mol·dm -3硫酸反应,在25Ⅱ和101.325kPa 下测得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149.3cm 3,将相同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足量热浓硫酸,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411.1cm 3,计算此铝黄铜合金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_____。
(2)向[Cu(NH 3)4]SO 4水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至溶液呈微酸性,析出白色沉淀CuNH 4SO 3,CuNH 4SO 3与足量的硫酸混合并微热,得到金属Cu 等物质,本法制得的Cu 呈超细粉末状,有重要用途。
Ⅱ写出生成CuNH4S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Ⅱ写出CuNH4SO3与H2SO4作用的反应方程式_____,若反应在敞开反应器中进行,计算反应物中的Cu元素变成超细粉末Cu的转化率______。
Ⅱ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且酸量充足,计算反应物中的Cu元素变成超细粉末Cu 的转化率_____。
并对此做出解释______。
17.有机化合物A含有C、H、O三种元素,取该有机物0.2 mol 和0.9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物为CO、CO2和H2O(g),把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
结果,浓H2SO4的质量重了18g ,CuO的质量轻了9.6g,碱石灰的质量增重了35.2g。
(1)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A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且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
18.测定冶金级高纯硅中铁元素的含量:将mg样品用氢氟酸和硝酸溶解处理,配成V mL溶液,用羟胺(NH2OH,难电离)将Fe3+还原为Fe2+后,加入邻二氮菲,形成橙红色物质。
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吸光度为0.500(吸光度与Fe2+浓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酸性条件下,羟胺将Fe3+还原为Fe2+,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9.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
常温下该物质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Cu(NH3)4SO4·H2O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I.CuSO4溶液的制取
(1)小组同学用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备硫酸铜溶液,铜有剩余,该同学将制得的CuSO4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白色粉末,以上操作均正确,试解释白色粉末出现的原因_______。
(2)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溶液会产生有污染的SO2气体,且随着硫酸浓度变小,反应会停止,使得硫酸利用率比较低。
该同学进行改进,在硫酸和铜的混合溶液中可以滴加_______溶液。
II.晶体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CuSO4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3)硫酸铜溶液含有一定的硫酸,呈酸性,加入适量氨水调节溶液pH,产生浅蓝色沉淀,已知其成分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4)继续滴加氨水,溶液转化生成深蓝色溶液,请写出从深蓝色溶液中析出深蓝色晶体的方法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
(5)析出深蓝色晶体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以下最合适的洗涤液为_______。
A.乙醇B.蒸馏水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D.饱和硫酸钠溶液
III.产品纯度的测定。
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加入图示的三颈烧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壁,用V1mL0.5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
取下接收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5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溶液,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6)样品中产品纯度的表达式_______(不用化简)。
(7)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
E.由于操作不规范,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滴定管中产生气泡
20.I.乙醇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1)乙醇的沸点为78Ⅱ,而乙烷的沸点—89Ⅱ,远低于乙醇,试解释原因:____。
(2)乙醇和苯酚的官能团都是羟基,它们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具有差异性,教材中
对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描述不正确的
....是____。
A.都可以和金属Na发生反应,且苯酚与金属Na反应更为剧烈
B.都可以发生燃烧,且相同物质的量的乙醇和苯酚耗氧量完全相同
C.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都能得到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
D.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且苯酚可以得到白色沉淀
(3)实验室可用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为探究反应原理,某科研团队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下列方程式:____。
CH3COOH+H18OCH2CH3浓硫酸
_______+______。
△
II.如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制取并检验乙烯性质的装置图。
(4)写出该实验中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
(5)酒精灯加热前,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
(6)有同学认为,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一定是乙烯的作用,也可能是上述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副产物____气体(填化学式,下同),为了排除该气体的影响,应在A、B中间连入两个洗气装置,分别装有____溶液和品红溶液。
21.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 2019)。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区,其与a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请写出该化合物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
(2)基态c原子中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其基态阴离子核外共有_______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3)ca5理论上为离子化合物,猜测a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_______。
(4)基态f2+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已知高温下化合物f2d比化合物fd更稳定,试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g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2.已知A、E、I、L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Z是常见的金属单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32,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6,Y是一种常见的液体,J是磁性氧化铁,D、H、K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X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组成X 的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差18。
下列框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4N4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2)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D的分子式____________,在反应Ⅱ、Ⅱ、Ⅱ、Ⅱ、Ⅱ、Ⅱ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过量H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X、Y、Z、W、M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Ⅱ基态X原子p能级的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
ⅡY的简单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其电子排布与X的简单离子相同;
ⅡW的最高价氧化物十分坚硬,能溶于烧碱溶液,但不溶于盐酸;
Ⅱ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M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两两皆能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Z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X、Y、Z、M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X、Y按原子个数比1Ⅱ1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3)电负性与第一电离能都大于X元素,其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等物质的量的烧碱完全
H O和一种气体。
该气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其空间结构为_______。
反应,生成钠盐、2
Z M,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4)Z与M形成的化合物为气体,其分子式为
26
写出其结构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D 7.B 8.B 9.D 10.C 11.A 12.D 13.C
14.(1)()22+
+
32434ZnO+2NH H O+2NH =Zn N +H O H 3⎡⎤⎣⎦
(2)()2--+522324225A 2AsCl +2H O +6NH H O=+10Cl +6NH +O s O 5H 胶体 15.(1) ⅡⅡ ⅡⅡⅡ
(2) Ⅱ ⅡⅡ ⅡⅡ
(3)--
2222Al+2OH +2H O=2AlO 3H +↑
(4)NaHSO 4=Na ++H ++2
4SO -
(5)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6)
16.(1)w%(Cu)=68.0%、w%(Zn)=29.0%、w%(Al)=3.0%
(2) 2[Cu(NH 3)4]SO 4+3SO 2+4H 2O=2CuNH 4SO 3+3SO 2-
4+6NH
+
4 2CuNH 4SO 3+4H +=Cu+Cu 2++2NH +
4+2SO 2↑+2H 2O 50% 100% 在密闭容器中,反
应生成的SO 2将Cu 2+还原成Cu +,Cu +再歧化,循环往复。
因为SO 2循环使用,直至所有Cu(II)
都成为Cu ,故Cu 元素的转化率可达100%
17.(1)C 4H 10O
(2)
18. 2NH 2OH+2Fe 3+=2Fe 2++2H ++N 2↑+2H 2O -6
2.8V 10100%m
⨯⨯ 19.(1)反应中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稀硫酸变浓,浓硫酸的吸水性使CuSO 4·5H 2O 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 4
(2)H 2O 2
(3)2Cu 2++2NH 3·H 2O+SO 2-
4=Cu 2(OH)2SO 4↓+2NH +4
(4) 加入乙醇 Cu(NH 3)4SO 4·H 2O 晶体难溶于乙醇,能溶于水
(5)A (6)120.123(V -V )4m ×100% (7)AB
20.(1)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乙烷不能
(2)BC
(3)CH 3COOH+H 18OCH 2CH 3
浓硫酸△CH 3CO 18OCH 2CH 3+H 2O (4)CH 3CH 2OH 24H SO 170−−−−→浓℃
CH 2=CH 2↑+H 2O
(5)防暴沸
(6) SO 2 NaOH
21.(1) p nCH 2=CH 2催化剂−−−−−→
(2) 3 10
(3)+1、-1
(4) Cu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 10,而Cu 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 9,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稳定,所以固态Cu 2O 稳定性强于CuO
(5)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或[Ar]3d 54s 1
22. AB H 2SO 4 Ⅱ 4NH 3+5O 24NO+6H 2O 3Fe 3O 4+28H ++NO 3-=9Fe 3++NO↑+14H 2O 23. 226211s 2s 2p 3s 3p 32Al Na O Cl ++--<<< 22Na O 2OF V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