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有甲、乙二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二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B.乙岛位于太平洋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D.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2、关于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15°N 、105°W B.B点位于48°S、150°W
C.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D.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3-5题
3、图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条件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从A点向东至B点
B、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C、从A点向西至B点
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5、图上A和C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A、111km
B、4440km
C、2220km
D、无法判断
6、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7、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发生滑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8-9题。

8、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9、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10、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III)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B.旱灾C.洪涝D.寒潮
1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13、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该要考虑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14、从生态环境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15、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16-17题。

16.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17.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
1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20-21题。

20、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其重要作用在于( )
①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②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③抵挡波浪,防御海啸④调节水温,降低盐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红树林生命力极强,涨潮时即使遭受没顶之灾,也数日不死,下列关于红树林的叙正确的是
①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海洋能②红树林生长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③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土壤④红树林生长所需要的肥力来自海洋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完成22-24题。

22.上图表明该地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24.有关图示滑坡频率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1—7月逐月增加
B.各月每天都有滑坡发生
C.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
D.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负相关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 D.d处
26.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27.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下图所示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因此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读图回答28-29题
28、关于M处和N处的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M处:荒漠化,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B、N处: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C、M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和开垦、滥采矿产资源
D:N处:荒漠化,植被破坏、滥采矿产资源
29、为监测并分析该地生态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甲图是中亚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0-31题。

30.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风沙 C.降水 D.气温
31.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增加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A地形区发育一河流)。

回答32-33题。

32.对A处河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B.河流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D.结冰期长,开发价值有限
33.该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B.黑土流失,造成养分降低
C.过度用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D.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渍化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

读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
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火山喷发后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35.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地热资源B.石油资源C.淡水资源D.人力资源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

据有关报道和研究表明,赤潮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材料二:
36、下列有关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
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秦岭山脉的阻挡,风力较弱
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
D、工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多
37、图丙为图乙中Ⅰ、Ⅱ、Ⅲ三地1985-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下列有关Ⅱ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地多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Ⅱ地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②Ⅰ、Ⅲ两地水深,Ⅱ地水浅层
③Ⅱ地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有机物排放多
④Ⅱ地海水盐度高于Ⅰ、Ⅲ两地海水温度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38~39题。

38.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②年降水量多③年降雪日数少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冻雨是冬季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地表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读某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据此完成第40题。

40.导致图示区域冻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 B.气旋控制C.暖锋影响 D.地形阻挡
第II卷(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4分)
(2)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试分析其春旱格外严重的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都是集中性暴雨所致,1998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降水量较1954年偏少,但洪水水位和流量却普遍高于1954年,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4).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分)。

(5)长江中下游平原降了频繁的水灾外,还经常遭遇台风的袭击。

请指出沿海地区减轻台风
的措施。

(3分)
42、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4分)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

(3分)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3分)
(4)对比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原因?(4分)
(5)当上图中A处附近的河谷发生泥石流时,如何逃生?并在图中画出逃生方向。

(2分)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初,美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美国中西部地区经历了-35℃的超低温天气,受灾严重的范围广。

下图是美国地形简图。

(1)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受灾范围广的原因?(2分)
(2)简析此次美国超低温冰冻天气对美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7分)
(3)简述美国中西部冬小麦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ADB 6-10:BCCAC 11-15:BDCBA 16-20:CBBCB
21-25:CBCDC 26-30:DCABD 31-35:DCADA 36-40:BDACD
41: (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1分)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1分)
(2).春季雨季未来临,降水少(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1分);春季小麦返青,需水灌溉(1分);
(3)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能力下降(1分);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1分);
(4)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1分);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1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任答两点即可)(2分)
(5)做好台风和风暴潮的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答三方面)(3分)
42: (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2分);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1分);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1分)
(2)砍伐森林(2分);大规模的工程活动(1分);
(3)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4分)
(4)地震频发使山体断裂发育,促使泥石流突发。

(1分)
(5)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两岸高坡上跑。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