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期末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铣削方式可分为和两种,粗加工应选用方式。
2、机械传动装置有:、、、等。
3、机床的运动一般主要有:、和。
4、由于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的不同,形成的切屑形状也就不同,一般切屑的形状
有:、、、。
5、机床的传动装置有:、、、等。
6、刀具材料有:、、、。
7、铣床的工艺主要有、、、等。
8、测试硬度的指标有:、、、。
其中常
用来测试铸铁硬度的指标是、测试淬火钢硬度的指标是。
9、普通热处理的方法有、、、。
10、车刀类型按结构分有、、和。
11、材料牌号:Cr12是指,QT400—18是指。
T12A是指。
12、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有、、、。
13、卧式车床的工艺主要有、、、等。
14、自己决定并判别下列各图中所采用的铣削方式。
1) 2) 3)
二、、单选题
1、阶梯轴的加工过程中“调头继续车削”属于变换了一个。
a.工序b.工步c.安装d.走刀
2、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难易程度称为。
a.工艺性能 b. 力学性能 c. 化学性能 d. 物理性能
3、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是。
a.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b.毛坯粗糙,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c.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低 d.毛坯精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4、背吃刀量一般指工件上间的垂直距离。
a.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b.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
c.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d.过渡表面中点和已加工表面
5、高温时变粘,低温时变脆,能被溶剂溶解的高分子材料是指。
a. 塑料
b. 复合材料
c. 陶瓷
d. 橡胶
6、从主要考虑刀具耐用度的角度出发,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顺序应该是。
a. 切削速度v c 进给量 f 背吃刀量a p b、切削速度v c 背吃刀量a p 进给量f
c. 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切削速度v c d、背吃刀量a p 进给量f 切削速度v c
7、消除坯料半成品中某些缺陷为后续加工做准备、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的热处理是。
a. 淬火,回火
b. 退火,正火
c. 淬火,退火
d. 回火,调质8、要求零件硬度达到HRC56~65,用如下方法即可。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高温回火
d. 淬火不回火
9、在切削过程中,应该避免刀具磨损的。
a. 初期磨损阶段
b. 正常磨损阶段
c. 急剧磨损阶段
10、钻削时切削热主要是通过切屑和进行传导的
a. 工件
b. 刀具
c. 周围介质
d. 冷却液
11、淬火是强化钢的最常用的手段,形成的组织是。
a. 奥氏体
b. 索氏体
c. 马氏体
d. 珠光体
12、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切于工件加工表面的平面称为。
a. 基面
b. 切削平面
c. 主截面
d. 辅助平面
13、在车床上加工工细长轴零件时,应使用下列。
a. 三爪卡盘
b. 四爪卡盘
c. 花盘
d. 中心架和跟刀架
14、粗车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选用切削用量时,应首先取较大的。
a. 切削深度
b. 进给量
c. 切削速度
d. 切削力
15、逆铣是指铣刀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的进给运动方向的铣削,即铣刀各刀齿作
用在工件上的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时的铣削。
a. 不相同时
b. 合力
c. 分力
d. 相同时
16、在车床上加铸铁材料时得到的是。
a 、节状切屑
b 、粒状切屑
c 、带状切屑
d 、崩碎切屑
17、铣削在工艺特点及其应用方面主要加工。
a. 回转面
b. 平面
c. 球面
d. 特型面
18、车加工时车刀只起配合作用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是。
a 、修光刃
b 、刀尖 c、副切削刃 d 、主切削刃
19、钢和铸铁是由含碳量来划分的,其分界线的含碳量为。
a.0.77% b. 4.3% c. 2.11% d. 5.5%
20、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是。
a. 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
b. 积屑瘤硬度高
c.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d. 加大切屑深度
21、逆铣与顺序相比,其优点是。
a. 散热条件好
b. 切削时工作台不会窜动
c. 加工质量好
d.生产率高
22、车削时切削热主要是通过切屑和进行传导的
a.周围介质 b.冷却液 c.工件 d. 刀具
23、切削加工时控制切屑形状的目的是。
a.降低表面粗糙度 b.提高排屑的能力 c.提高刀具寿命 d.降低刀具振动24、切削加工中,主运动。
a.只有一个 b.可以有二个 c.可以有三个 d.可以有多个2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称为。
a.设计基准 b.装配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26、进给量是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的位移量。
a.机床主轴 b.工件 c.夹具 d.机床工作台
27、精加工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a.v c↑、f ↑、a p↑ b.v c↓、f ↓、a p↓ c.v c↑、f ↓、a p↑ d.v c ↑、f ↓、a p↓
28、在三爪卡盘上用正爪装夹工件时,工件直径不能太大,卡爪伸出卡盘圆周一般不超
过卡爪长度的。
a.1/2 b.1/3 c.1/4 d.1/5
29、在立式铣床上用端铣法铣削垂直面时,用机用平囗虎钳装夹工件,应在与
工件之间放置一根圆棒。
a.活动钳囗 b.虎钳导轨 c.固定钳囗 d.底座
30、用压板压紧工件时,垫块的高度应工件。
a.稍低于 b.尽量低于 c.稍高于 d.尽量高于
三、多选题
1、淬火时应合理选择淬火介质,()。
a、碳素钢应在水中淬火
b、碳素钢应在油中淬火
c、合金钢应在水中淬火
d、合金钢应在油中淬火
2、下列因素中,( )对刀具耐用度影响不是最大。
a、前角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d、切削速度
3、目前降低切削温度的措施主要有()。
a、浇注切削液
b、喷雾冷却法
c、增大主偏角
d、内冷却法
4、车刀的前角和后角不能在()上测量。
a、主剖面
b、基面
c、切削平面
d、轴向剖面
5、钢的热处理就是将钢在固态下,通过(),以改变钢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
工艺方法。
a、加热
b、磁化
c、保温
d、冷却
6、切削加工后,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
a、尺寸精度
b、几何形状精度
c、相互位置精度
d、表面形貌
7、精加工45钢轴,不应选用刀具的材料是()。
a、YT30
b、YG5
c、YG3
d、YG8
8、车削主要用于加工()。
a、箱体零件
b、轴类零件
c、盘类零件
d、套类零件
9、金属材料的()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定出来的。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韧性
10、加工外圆面,通常使用的切削方法有()
a、车削
b、刨削
c、磨削
d、拉削
四、是非题
1、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
2、积屑瘤“冷焊”在前面上容易脱落,会造成切削过程的不稳定。
()
3、前角是在基面内测量的。
()
4、立铣刀可以作径向和轴向进给。
()
5、在同一工作地长期地重复进行某一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为大量生产。
()
6、切削层公称横截面形状与主偏角的大小、刀尖圆弧半径的大小、主切削刃
的形状有关。
()
7、工件在夹紧后不能动了,就表示工件定位正确。
()
8、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刀具静止角度参考
平面为基面。
()
9、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
()
10、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11、断续切削时,为减小冲击和热应力,要适当降低切削速度。
()
12、四爪自定心卡盘能自定中心,夹紧迅速,但夹紧力小,适用于装夹中小型、
形状规则的工件。
()
13、在刀具的切削部分,切屑流出经过的表面称为后面。
()
14、具有独立的定位作用且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的支承,称为辅助支承()
15、当刃倾角为负值时,切屑向已加工表面流出。
()
16、自动定心夹紧机构能使工件同时得到定心和夹紧。
()
17、切屑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塑性和韧性提高,脆性降低,为断屑形成了内在的
有利条。
()
18、使用机用平口虎钳装夹工件,铣削过程中应使铣削力指向活动钳口。
()
19、当刀具作横向进给运动时,刀具的工作前角较静止前角增大,刀具的工作
后角较静止后角减小。
()
五、简答题
1、写出车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三大件)和主要运动的形式?
2、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哪些?
3、写出铣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运动的形式?
4、提高切削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5、在生产中常采用哪些措施来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6、刀具磨损形式有哪些?其中哪一种磨损形式在任何切削条件下都存在?
7、根据图示车刀所标的序号,对应填入角度名称和符号 1) 2) 3) 4) 5)
六、作图改进下列结构的工艺性
1、用盘铣刀加工轴上的齿轮部分,改正下列零件的结构,使之具有合理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2、改正下面零件的结构,使之具有合理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1)、 2)、
七、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是某机床的传动系统图,试求: 1)、写出其传动路线表达式。
2)、计算轴V 的转速级数。
3)、计算轴V 的最大转速。
4)、计算轴V 的图示位置转速。
2、铣床万能度头的传动所示。
已知孔盘的孔数为:24、25、28、30、34、37、38、39、 41、42、 46、47、49、51、5
3、5
4、57、58、59、62、66现要加工一个32等份的零件,试求分度时:
1)、手柄应转过的整数圈a 2)、所选择的孔盘数q 3)、分度叉的间隔孔数p 4)、叙述加工过程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