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政治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2. (2分)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3. (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4. (2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5. (2分)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
7. (2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8. (1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9. (1分)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是相互促进的。
()
10. (1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11. (1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12. (1分)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
13. (1分)网络信息都是真实的,可以随意传播。
()
14. (1分)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5. (1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______和______的自由。
16. (1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7. (1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______、社会层面的______和个人层面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
18. (10分)简述法律的作用。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
19. (7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0. (7分)分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21. (8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22. (8分)论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5. (2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6. (2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_________的,它们相互
_________。
17. (2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____。
18. (2分)个人隐私权包括个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9. (2分)_________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
20. (10分)简述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
21. (7分)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我国如何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材料:略
22. (7分)案例分析题:结合案例分析,说明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中的合法权益。
案例内容:略
23. (8分)论述题:论述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要求:结合实际,论述清晰,观点明确。
24. (8分)实践探究题:结合实际,设计一个关于“厉行法治,你我同行”的主题活动方案。
要求:方案具体,步骤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A
6. B
7. C
二、判断题答案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三、填空题答案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6. 不可分割;促进
17. 人权
18. 住宅;通信;个人生活
19. 制度
四、简答题答案
20. 树立法治观念需要:
①学法知法,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②守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遇到问题靠法律解决;
③护法,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五、综合题答案
21. 答案要点:
①公民的监督权受法律保护;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2. 答案要点:
①未成年人享有网络隐私权;
②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保护负责;
③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教育和引导。
23. 答案要点:
①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4. 答案要点:
①活动主题:厉行法治,你我同行;
②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③活动步骤:开展法治知识讲座、组织法治知识竞赛、进行法治主题班会等。
1. 法律知识
法律的作用: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我们的生活
2.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义务: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维护国家利益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未成年人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隐私权、网络安全、网络素养教育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公民权利与义务、依法治国等基
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
经济制度的了解。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的判断能力。
例如,判断题第11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理解。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法律、公民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能力。
例如,填空题第15题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掌握。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法律作用等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例如,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综合题:考察学生对法律、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
例如,综合题第21题要求学生分析我
国如何保障公民的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