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动态悬挂法测定工程材料的杨氏模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原理
根据棒的横振动方程
4 y S 2 y 0 4 2 x EJ t
求解该方程,对园棒得
l 3m 2 E 1.6067 4 f d
(1)
式中l为棒长,d为棒的直径,m为棒的质量。如果在实验 中测定了试样在不同温度时的固有频率f,即可以计算出试 样在不同温度时的杨氏模量E 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的单位为牛顿· 米-2
实验四 动态悬挂法测定工程 材料的杨氏模量
• 杨氏模量是工程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参 数。它标志着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按国标的测量方法是“动态悬挂法”。 其基本方法是将一根截面均匀的试样悬 挂在两只传感器下面,再来能割断自由 的条件下,使左自由振动。实验时监测 出试样振动时的固有基频,并根据试样 的几何尺寸,密度等参数,测得材料的 杨氏模量。
〈五〉讨论问题
• 1.试从分析误差,计论试样的长度l、直径d、质量 m、共振频率f分别应该采用什么规格的仪器测量? 为什么? 2.估算本实验的测量误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虑:①仪器误差限。②悬挂点偏离节点引起的误 差。③炉温分布不均匀和温度测量不准确引起的 误差。④因操作者技术不熟练引起的误差。
பைடு நூலகம்
• 由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等幅正弦波信号,加在传 感器Ⅰ上:通过传感器Ⅰ 把电信号转变成机械 振动,再由悬线把机械振动传给式样,使试样 受迫作横振动。试样的另一端的悬线把试样的 机械振动传给传感器Ⅱ,这是机械振动又转变 成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后送到示波器中显示。 •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不等于试样的共振频率时, 式样发生共振。这时示波器上的波形突然增大, 读出的频率就是试样在该温度下的共振频率。 根据(1)式,即可以计算出该温度下的杨氏 模量。不断改变加热炉的温度,可以测出在不 同温度时的杨氏模量。
〈四〉操作步骤
• 1.测定试样的长度l,直径d,和质量m。 • 2.在室温下铜和不锈钢的杨式模量分别约为 1.2×1011牛顿· 米-2和2×1011牛顿· 米-2。先估算出 共振频率f,以便寻找共振点。因试样共振状态的 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且共振峰十分尖锐,因此 在共振点附近调节信号频率找寻共振峰时,必须 十分缓慢地进行。 • 3.作变温测量时,不断加热试样,测出不同温度 下的共振频率,求出不同温度下材料的杨氏模量 E(最高温度测到约为600℃)。 • 4.作出杨氏模量E和温度t的关系图线。 • 5.作常温测量时,可将热源(如电烙铁)靠近很 明显地演示杨氏模量值与温度有关。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操作步骤
〈五〉讨论问题
〈六〉设计性扩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动态悬挂法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2.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物理仪器的能力。
3.设计性扩展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科学精 神
〈二〉实验仪器
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是试样在不同温度时的共振频 率。为了测出该频率,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六〉设计性扩展实验
• 1.试用李萨如较长形法判别试样的共振频率。 • 2.根据实验原理,要使试样自由振动就应把悬 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上(见附录一),但这样 做就不能激发和拾取试样的振动。因此实际的 吊扎位置都要偏离节点。请你用“内插法”准 确测定悬线吊扎在试样节点上时的共振频率, 并修正你的实验结果。
特别提示
• 1.先将约1 KHz、1V的音频信号分别直接输入激振传感 器和拾振传感器。在安静的环境中,应能听到轻微的 声音。如没有,可打开传感器的盖子,调整振动膜片 的位置,使发声。如果仍不发声,可盖好传感器的盖 子,用钳子夹住挂钩,向外拽(不会拽坏),使振动 膜片略为变形,不被磁极吸住。 • 2.在传感器调整好的情况下,实验时输入激振传感器的 信号仅需约为0.2-0.4V。注意不能大。 • 3.在共振峰附近,调节“频率微调”必须十分缓慢,否 则0.1Hz的共振峰分辨率就显现不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