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四模)理综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四模)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用轻绳将一重物固定悬挂在天花板上,悬点为O,轻绳上有一结点A,用一与水平方向夹角恒为30°的拉力F作用在绳的结点上,使结点A沿虚线轨迹缓慢的移动到O'位置,如图所示,用F OA表示绳OA段的拉力大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先变大后变小B.F先变小后变大
C.F OA保持不变D.F OA先变小再变大
第(2)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气值中,气缸和活塞的绝热性、密封性良好。

初始时,气体的压强、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

现接通电热丝加热气体,活塞缓慢向右移动,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该过程中( )
A.气体压强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单位面积的次数增加
第(3)题
某趣味游戏模型如下图所示,弹性杆AB的下端固定,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力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在弹性限度内逐步增加水平力的大小,则弹性杆AB对球的作用力的方向( )
A.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B.斜向右下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
C.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D.水平向左,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
第(4)题
如图所示,某人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到A、B两处。

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第(5)题
如图甲为某列横波在时的波动图像,点是波源,其坐标为,时刻之后的某个时刻波源开始振动,振动向右正
好传到坐标原点,图乙是这列波上坐标为处的质点从时才开始振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振动周期
C.波源起振的时刻为
D.波速为
第(6)题
为了测量从某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最大冲击力,可按如下步骤操作:先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均匀沾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球与白纸挤压时留下球印。

将印有球印的白纸铺在水平台秤中心,再把排球放在纸上,并让球的最低点与球印中心重合,缓慢地向下压球,当排球与纸接触部分刚好遮住水印时,台秤的示数对应冲击力的最大值。

下列选项中的物理概念或原理所用的方法与该方法相同的是( )
A.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B.螺旋测微器的设计原理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建立“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
第(7)题
自然界的铀中99.28%是铀238,铀238发生衰变产生新核钍234,其衰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238发生的是β衰变B.X比γ的穿透能力更强
C.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D.γ只能由原子核的衰变产生
第(8)题
将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器、数字电流表以及单刀双掷开关S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将S拨至1给电容器充电,较长时间后,将S拨至2让电容器放电。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电阻的阻值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过程,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B.充电过程,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的电能为
C.放电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左
D
.放电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一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底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距斜面顶端距离为。

将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已知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其中是是弹簧形变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速度最大时的压缩量为
B.物块的最大动能为
C.物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
D
.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到速度为零的时间为
第(2)题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不相连),弹簧下端固定,劲度系数为k。

t=0时刻,对物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使物块由静止向上运动,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撤去外力F。

从0时刻到F撤去前,物块的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则在物块上升过程( )
A.外力F为恒力
B.物块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g
C
.外力F撤去后物块可以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第(3)题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和,两导轨间距离为,金属导轨左侧接有两个定值电阻
和,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质量为,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的匀强磁场中,金属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现给金属杆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金属杆向右运动,金属杆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
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杆速度由v 0减到的过程,通过电阻的电量为
B .杆速度减为时,杆加速度大小为
C.杆从开始运动到静止,通过的路程为
D.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
第(4)题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在水平面内,z轴竖直向上。

坐标原点O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A,绕z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与坐标原点的距离为r,O点和小球A的连线与z轴的夹角
为θ=37°。

重力加速度为g,cos37°=0. 8,sin37°= 0. 6,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上往下看带电小球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小球A与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mg
C.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库仑力不变
D.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越小,所需的磁感应强度越小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E。

在第三象限内有磁感应强度B1
的匀强磁场Ⅰ,在第四象限内有磁感应强度B2的匀强磁场Ⅱ,磁场Ⅰ、Ⅱ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内。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P(0,L)点处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y轴的方向进入第二象限的匀强电场,然后先后穿过x轴和y轴进入磁场Ⅰ和磁场Ⅱ,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求:
(1)粒子由电场进入磁场Ⅰ时的速度v大小和方向;
(2)粒子出发后第1次经过y轴时距O点的距离;
(3)粒子出发后到第4次经过y轴所经历的总时间。

第(2)题
兴趣小组的同学发明了一种弹射装置,该装置可以将一金属小球以设定的初速度弹出。

为了测试该装置弹射方向精确度,同学们将一根长15m的直管竖直固定在高处,如图所示。

某次实验中,距离管下端正下方25m处,小球恰好以3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小球直径小于管内径),弹出后小球做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运动,取。

(1)求小球上升的最高点距管上端的距离;
(2)求小球在管内运动的时间;
(3)若弹出小球的同时直管不慎脱落并竖直做自由落体运动,求管落地之前小球在管内运动的总时间。

第(3)题
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的波动图像。

质点P的平衡位置对应的横坐标为6m,实线为时刻的波形,虚线为时刻形成的波形图。

已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求:
①该波的传播速度;
②若,写出质点P的振动方程。

第(4)题
两玻璃管粗细均匀,横截面积相同,两管下端由软橡皮管相连,管中装有密度为的液体。

左侧玻璃管固定不动,左管上端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右管上端与大气相通。

初始时刻两管内液面相平,温度为,左侧气柱长度为,如图甲所示。

现缓慢向下移动右管,两管内液面高度差变为h时,空气柱长度变为L,如图乙所示。

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大气压强;
(2)在前问基础上保持右管不动,缓慢加热左管,使两管中液面再次相平,如图丙所示,求此时左管内气体的温度T。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为了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智能手机,手机中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到铁架台底端的距离,将实时变化的数据记录并输出图像,实验步骤如下:
(1)测出手机的质量;
(2)在弹簧下端挂上该智能手机,打开手机的传感器软件,使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3)手机到铁架台底端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从图中可以算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__________(用“”表示);
(4)在手机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从而改变整体振子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坐标纸上作出图像_______________;
0.150.2430.059
0.250.3140.099
0.350.3720.138
0.450.4220.178
0.550.4660.217
(6)分析图表数据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振子质量的关系成___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第(2)题
实验小组用拉力传感器、细线、小球、刻度尺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在天花板上固定一个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连接轻质细线,细线的下端连接一个小球(半径远小于细线的长度),将小球甲拉到某点由静止释放,然后运动到最低点,用刻度尺测得、之间的竖直高度为,细线的长度为,用天平测得小球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回答下列问
题:
(1)当小球到达点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则公式__________成立时,动能定理得到验证;
(2)改变细线的长度,改变小球释放点的位置,但保持、之间的竖直高度为定值(此定值与不同),换上另一小球乙
(质量与不同)多次做实验,作出关系图像(是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传感器的示数)如图2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
,纵轴的截距为,则小球乙的质量为______,、之间的竖直高度为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