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钱币》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钱币》含反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钱币》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并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硬币和纸币。

2. 知道钱币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掌握简单的买卖计算,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人民币硬币和纸币模型、幼儿理解认知图卡。

2. 资料:钱币图鉴、购物清单。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教师将准备好的钱币模型放在桌上,幼儿围坐在旁边。

教师询问幼儿:“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是什么?”引导幼儿认识钱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2. 观察礼物:教师将一些包装好的小礼物展示给幼儿,然后告诉他们“这些礼物可以用钱买到,我们一起来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教师将一份购物清单展示给幼儿,逐一询问他们每样商品需要多少钱。

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不同的答案。

3. 认识人民币硬币:教师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硬币模型,分别向幼儿展示并讲解各个面值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通过展示、触摸和讨论,让幼儿感受到不同面值硬币的大小、颜色、重量等差异。

4. 认识人民币纸币:同样的方法,教师介绍纸币的不同面值和特点,并根据幼
儿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物质差距适度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向幼儿出示一张“100元”的纸币,然后将一些小礼物的价格显示给幼儿,引导幼儿根据需要支付的金额
进行选择。

5. 数数游戏:根据幼儿的认识情况,教师设计数数游戏,例如:“我有一张10
元纸币,你们帮我数一数,看我可以买到什么东西。

”通过对实物进行数数,让幼
儿体会到钱的价值和购买力的不同。

6. 练习买卖计算:教师布置活动任务,让幼儿在小组内模拟买卖场景。

每个小
组可以设立一个小商店,卖家和买家轮流扮演。

幼儿可以使用纸币和硬币模型进行计算,体验购物与支付的过程。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钱币的认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他们能够区分不同面值
的人民币硬币和纸币,并知道钱币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幼儿在数数游戏和买卖计算练习中,增强了对数字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然而,由于幼儿园大班学生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各不相同,部分幼儿在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辅助。

同时,活动中可以加入幼儿数量的探究,通过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组合,让幼儿学会快速计算。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钱币的来源和变化,加深他们对货币的理解。

此外,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总结钱币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总之,本次数学活动以认识钱币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增强幼儿
对钱币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游戏、观察、模拟买卖等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差异,教师需要巧妙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