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体量的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体量的设计
•20
• 22.7 从其他应用程序载入内建体量
•概念体量的设计
•21
• 22.8 从其他应用程序载入外部体量族
•概念体量的设计
•22
参照线与模型线的区别: 1)模型线:用来创建三维体量模型; 2)参照线:用来定位,用作工作平面。在概念设计环境中,还可以同模型线一样,用来创建三维体量模型。
•概念体量的设计
•7
21.2.3 参照点_ 1.创建参照点
• 参照点是一个空间点,可以通过放置参照点来绘制线、样条曲线(见前述)
1.创建参照点(有3种类型):
融合为一个复杂体量模型。
表面:选择开放模型线或参照线,进行拉伸、旋转、扫描、放样,即可创建表面模型
•概念体量的设计
•1
21.3 体量形状设计_1.自由形状
•2)编辑形状:
(1)“属性”选项板:可设置形状的“材质”“子类别”等参数; (2)“添加边”:使用“添加边”工具,将一个面拆分为两个面; (3)“添加轮廓”:使用“添加轮廓”工具,增加一个轮廓和几个顶点; (4)三维控制箭头:拖拽箭头可以变化出各种异型形状。 (5)临时尺寸:选择形状的顶点、边、面时,也会显示蓝色的临时尺寸,编辑尺寸值可以精确控制顶点、
• 2.“设置”工具: • ▲在平立剖视图中,单击“创建(常用)”选项卡>“工作平面”>“设置”工具,再使用“拾取一个平面” 或指定命名的标高或参照平面“名称”来选择其他的参照平面、已有图元表面来作为工作平面; • ▲在三维视图中,使用“设置”工具单击拾取已有的三维参照平面、三维标高、已有图元表面、参 照点工作平面即可作为工作平面,然后绘制; • ▲在平面视图中,默认把当前楼层平面标高作为工作平面;
边和面的大小和位置。 (6)锁定和解锁:选择功能区“锁定轮廓”命令,锁定轮廓,拖拽上下轮廓的任何顶点,上下截面都会保持联动。
•3)创建和编辑空心形状:
和构件族的空心形状一样,可以创建体量族的空心形状,和上述实心形状进行布尔运算后剪切出各种洞口。
在属性选项板中,设置参数“实心/空心”可以在实心和空心形状之间互相转换。
击“生成驱动点”按钮创建驱动点。
点图元 3)自由点——单击“
”工具,移动光标在工作平面中单
击即可创建自由参照点。
•概念体量的设计
•8
21.2.3 参照点_ 2.编辑参照点
1)移动参照点——选择
任一自由参照点或驱动参照点, 显示红绿蓝三色坐标符号。拖 拽箭头可以沿坐标轴方向移动 参照点;拖拽两个箭头之间的 直角符号,可以在该坐标平面 内移动参照点。
始的参照线,通过编辑参照线来控制形状。 • 选择基于参照的形状,单击“解锁轮廓”工具解除轮廓锁定之后,则可以使用“添加轮廓”工具添
加轮廓,也可以单独选择顶点、边,用三维控制箭头拖拽编辑。 • 其他编辑方法与自由形状相同。
•概念体量的设计
•13
21.4 表面有理化
• 一种对体量模型表面进行分割的方法。
1.模型线
单击“创建(常用)”选项卡>“绘制”>“模型”工具,选择具体的绘制工具,如“线”、“矩形”等即 可进行绘制,此前大多已做详细讲解。下面以“样条曲线”为例,演示绘制模型线的过程。
1)新建概念体量族,在“标高1”平面视图中,单击“通过点的样条曲线”绘制工具,光标处出现一个参照点(大的蓝色实心 圆球点)预览图形。
1)基于主体的点——用前述方法设置工作平面;单
点图元 击“常用”选项卡>“绘制”面板>“
”工具;移
动光标在已有的样条曲线、模型线、参照线(或三维形状的 表面或边),单击即可创建基于主体的参照点
2)驱动点——◆使用“通过点的样条曲线”工具绘制线、曲线
或样条曲线时自动创建;◆选择已有的基于主体的参照点,选项栏单
选择基于主体的参照点,蓝三 色坐标符号。拖拽拖拽参照点 可以沿主体方向移动参照点。
驱动点和基于主体的参照 点,自动随样条曲线等主 体对象的移动而移动。
3)变更点的主体—
—单击选择基于主体的参 照点,再到功能区单击 “拾取新的主体”命令, 然后到样条曲线的某一部 位,单击,基于主体的参 照点和其工作平面上的样 条曲线一起移动到新的主 体上。
2)使用参照点绘制线——可以使用现有的各种参
照点自动创建线、曲线或样条曲线。首先选中全部“点”, 然后选择“通过点的样条曲线”命令,即可。
•概念体量的设计
•9
21.3 体量形状设计
• 2种不同类型的体量形状 —— 1)自由形状;2)基于参照的形状
1)自由形状
自由形状适用于和其他形状没有关联关系、独 立存在的形状设计,自由形状使用“模型线” 创建。
参照线与参照平面的区别:
1)参照平面:◆一个参照平面只有1个工作平面可以使用;◆ 因为参照平面是无限大的,因此从线的角度看,参照平面没 有中点,不能标注参照平面的长度尺寸;
2)参照线: ◇一条直线参照线有4个工作平面可以使用(沿长 度方向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工作平面,在端点位置各有1个工 作平面;弧形参照线在端点位置有2个工作平面),因此用 一条参照线,可以控制基于其4个工作平面的多个几何图形; ◇参照线是有长度、有中点的,可以标注参照线的长度尺寸, 实现一些特殊控制。
选择自由形状时,显示实线,可以直接编辑形 状的顶点、边线和表面来创建复杂形状。
2)基于参照的形状
基于参照的形状用于:在形状和其他形状之 间存在位置、尺寸关联关系时。 基于参照的形状使用:参照线、参照点或其 他形状的任何部分来创建; 选择基于参照的形状时,显示虚线,通过编 辑参照线等参照图元来控制形状。
旋转:在同一个工作平面中绘制封闭轮廓线和旋转轴,轮廓绕轴旋转一定角度后创建形状。
扫描:先绘制扫描路径,再在和路径垂直的工作平面中绘制封闭轮廓线,轮廓线沿路径扫描后创建形状。
(与构件族“放样”类似)
放样:与构件族“放样”不同,而是相当于构件族的“融合”,不过功能更为强大,可以在多个平行或不平行截面之间
• 1)创建形状:——根据所绘、所选择形状对象,依照“实心”“空心”命令,自动生成形状
拉伸:在工作平面中绘制封闭轮廓线,在垂直方向拉伸该轮廓到一定高度,创建柱状形状。
(体量形状模型不能通过设置拉伸起点和终点来调整拉伸高度。可以单击“族类型”工具,先“添加”一个“高度”参数, 然后在立面图中标注柱体的底面、顶面间距尺寸,再选择尺寸标注单击选项栏“标签”下拉列表选择“高度”参数吗,即可 通过参数来控制体量高度)
•概念体量的设计
•10
21.3 体量形状设计_1.自由形状
• 构件族建模方法:有“实心类型”和“空心类型”;有 “拉伸”、“融合”、“旋转”、“放样”、“放样融合”等命令;
• 体量建模方法:有实心类型和空心类型;无 “拉伸”、“融合”、“旋转”、“放样”、“放样融合”等命令,但仍可分类为5种
形状:拉伸、旋转、扫描、放样、表面。
4.参照点:每一个参照点都有自己的工 作平面
1.表面:可以拾取已有模 型图元的表面作为绘制的 工作平面;
3.三维参照平面:默认的参照平面; 还可以使用“常用”选项卡“参照平面” 工具绘制更多参照平面
2.三维标高:
转到楼层平面
•概念体量的设计
•4
设置工作平面—— 3种方法 :
1.默认工作平面: ▲在立剖面视图中,把与立面平行的“中心(前/后)”或“中心(左/右)”参照平面作为工 作平面; ▲在同一个视图中连续绘制模型线时,把上一次的工作平面作为当前工作平面。
• 3.复杂程度——构件族只能用“拉伸、融合、旋转、放样、放样融合”5种方法创建三维实体模型;而体量族可以使 用点、线、面图元创建各种复杂的实体模型和面模型(使用开放轮廓线创建)
• 4.表面有理化与智能子构件——体量族可以自动使用有理化图案分割体量表面,可以使用嵌套的智能子构件来分 割体量表面,从而实现一些复杂的设计。构件族没有此项功能。
• 3.先“绘制”再设置工作平面: – ▲在选项栏“放置平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参照平面:中心(前/后)”或“标高:标高1” 等命名的参照平面或 标高作为工作平面; – ▲在选项栏“放置平面”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拾取……”,然后用上述“设置”工具中方法拾 取工作平面;
•概念体量的设计
•5
21.2.2 模型线和参照线_ 1.模型线
2)移动光标单击捕捉几个点,在捕捉位置即会放置几个参照点, 同时通过参照点创建了样条曲线。 通过调整参照点可以编辑样条曲线。
***“通过点的样条曲线”与普通样条曲线的区别:前者通过拖拽线上的参照点来控制样条曲线,而普通 样条曲线是通过拖拽线外的控制点来控制曲线。
•概念体量的设计
•6
21.2.2 模型线和参照线_ 2.参照线
2.参照线
单击“创建(常用)”选项卡>“绘制”面板>“参照”工具,然后选择具体的绘制工具,如“线”、“矩形”等即可进 行绘制。
在族框架的创建中,参照平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族的几何图形定位和参数化完全是通过参照平面来控制的。而对 一些复杂的族来说,用参照线来进行几何图形定位和参数化可能 更方便简捷。
•概念体量的设计
•12
21.3 体量形状设计_2.基于参照的形状
• 1)创建形状: • 基于参照的形状的创建思路与自由形状完全一样。先设置工作平面,绘制参照线,然后选择参照线
图元,单击“修改|参照线”子选项卡的“实心形状”和“空心形状”命令,即可创建实心和空心形状。
• 2)编辑形状: • 选择基于参照的形状,可以打开“透视”模式,但不能给基于参照的形状添加边和轮廓。 • 基于参照的形状,不能像自由形状一样使用三维控制箭头任意编辑每个顶点、边和面。必须使用原
•概念体量的设计
•14
22 概念体量分析
• 22.1 放置体量
•概念体量的设计
•15
• 22.2 创建体量楼层
•概念体量的设计
•16
• 22.3 编辑体量楼层
•概念体量的设计
•17
• 22.4 体量统计与分析
•概念体量的设计
•18
• 22.5 创建面模型
•概念体量的设计
•19
• 22.6 编辑面模型
•概念体量的设计
•3
• 21.2 工作平面;模型线、参照线、参照点
创建体量三维模型——首先创建模型线或参照,然后选择这些模型线或参照, 使用“实心形状”或“空心形状”命令创建三维体量模型。 创建模型线或参照线等图元,需要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平面, 然后再绘制模型线或参照线等。
21.2.1 设置工作平面——以下图元可作为绘制的工作平面:
• 建议使用可载入体量族来创建概念体量设计
•概念体量的设计
•2
体量族与构件族的区别
• 设计思路基本一致;
• 不同之处在于:
• 1.参数化——构件族需要设置许多控制参数;体量族只需几个简单的尺寸控制参数或没有参数;
• 2.创建方法——创建构件族时,是先选择某一个“实心”或“空心”命令,在绘制轮廓、路径等创建三维模型;而体量 族必须先绘制轮廓、对称轴、路径等二维图元,然后才能用“创建形状”工具的“实心形状”或“空心形状”命令创建三 维模型,2013默认自动识别创建。
• 2.可载入概念体量族法
• ▲单击应用程序菜单“新建“>“概念体量”,在“新概念体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公制体量.rft“,单击打 开进入概念体量族编辑器,进行创建体量模型,完成后保存体量族文件。
▲然后可以在项目文件中,使用”体量和场地“选项卡的”放置体量“工具将体量族文件载入到项目文件中放置后使用。
•概念体量的设计
•1
两种体量族的区别 —— 内建体量和可载入体量族
相同之处:创建方法一样; 不同之处:
1.一个是项目之内(内建体量) 不必单独保存,一个是
项目之外(可载入体量族)。
2.可载入体量族的创建环境中 可以显示三维参照平面、三维标高等用于 定位和绘制的工作平面,可以快速在工作
平面之间切换,提高设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