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
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教师范写生字“雪”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
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5、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6、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
7、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8、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木子——()
弓长——()
古月——()
口天——()
子小——()
言午——()
9、练习
姓:,共()画;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4.
5.(二)随文识字。

6.★学习第一句。

7.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

(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

(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

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1.指生读第一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读读这几个字;最后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3)汇报交流: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

(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学习第三句。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1)指生领读生字。

(2)(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全班比读第二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学生读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③学生书空跟写。

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1.生读第一则字谜。

2.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交流识记方法。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说说为什么会这样猜。

再来读一读,一边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3)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
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猜。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

(认读生字)
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

(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右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学生读字。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棒!
设计意图: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

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师:谢谢你的赞美!你听得真仔细。

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讲故事时的要领。

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风还强大。

生5:围墙虽然结实,但是老鼠可以在墙角钻洞,老鼠会钻洞是它最强大的本领。

生6: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

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

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
生:老鼠夫妇打算嫁女儿,他们找了太阳、乌云、风、墙、老鼠,最后把女儿嫁给了最强大的猫,结果女儿被猫吃掉了,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能把女儿嫁给天敌呢?
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生: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
2、教师讲解,导入新课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

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之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

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4、出示生字卡片。

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齐读课题
2、认识生字“忘、挖、井。


1、学生看视频《吃水不忘挖井人》听课文范读,再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5、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
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教师相继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扩展
为什么要挖这口井?
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一块石碑?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
以上过程结合动画课件《吃水不忘挖井人: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名同学读课文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

(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出示天安门图片)
师:小朋友,认识吗?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
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
2、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齐读词语:天安门
(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1、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

“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

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学生练读,齐读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自由练读、齐读
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朋友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以下说说自己带的这张图片是北京的什么地方?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介绍自己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
2、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九)、交流收集的图片或照片
1、师:老师请同学课前收集北京风光的照片,去过北京的同学把自己在北京照的照片带来,都带来了吗?
3、指名全班交流,用投影片看几名学生的图片、照片,说一说这是被京的什么地方?
(十)、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

(第三句: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五、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二)、指导写字
4、学生练习书写。

自由读,齐读。

回家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一开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2.学习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1)自己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1)齐读第四小节。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

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
处处充满温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你们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课本插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男孩的画,想想自己有
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

3.小结:小男孩为什么这样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小男孩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2.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

认真倾听老师的读音,同时给自己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

4.出示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依据各组学习能力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生字。

①把自己认读困难的字圈画出来,在小组内重点学习。

②自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进行分析。

③指名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2)交流会认的字,按照先音、形,再组词的顺序进行介绍。

(3)认识两个新偏旁“舌”“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2.分段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段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可以向同桌或同组的同学请教,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解决。

3.分段读课文,请同学们从“字音、语气、语调、声音”等方面进行评价。

5.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各组先说一说学习收获。

(2)认读字卡,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在段落前标出序号。

3.齐读课文。

注意读得流畅准确。

(2)学生练习写,同桌交流评
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帮小公鸡捉鱼把小公鸡从水里救出来的事)使学生从整体上粗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一段一段学习课文,结合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去做什么?
(2)观察第一幅图,注意他们走在什么地方?身边有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2.读第二段。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草堆旁)(在图上指出草堆,认识草堆。

)它们在草堆里干什么?(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2)引导学生用笔画出小公鸡帮助小鸭子的句子。

(3)小公鸡是“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小公鸡看见什么就捉虫给小鸭子吃呢?引导学生联系前一句“小鸭子急得直叫唤”思考。

先理解“直叫唤”的意思(是一个劲地叫唤的意思),再分析小鸭子当时的心情怎样?(非常着急)
(5)小公鸡为什么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呢?(要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小鸭子的嘴和爪子与小公鸡有记情况。

4.找5个学生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把自然段在书上标明。

通过读第一段和看图,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十分愉快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学生观察图上小公鸡叼着一只虫送给小鸭子吃的情形,理解这句话是说:小公鸡捉到一条虫就给小鸭子吃一条,捉到几条就给小鸭子吃几条)
学生懂得小鸭子扁扁的嘴,带有蹼的脚很不容易捉到虫。

再联系小鸭子十分着急直叫唤的样子分析思考,理解小公鸡看到小鸭子干着急捉不到虫子,就想到要帮助小鸭子解决困难,所以才那样做。

从而认识小公鸡的好品德)
什么不同,想一想这与捉虫有什么关系?)
3.读第三段。

(1)他们来到小河边做什么?(小鸭子要给小公鸡捉鱼吃。

小公鸡偷偷地下了水)
(3)朗读小鸭子说的话。

(他知道小公鸡不会游泳,看到小公鸡要下水,怕他淹着非常着急,所以才说了两个不行)应该怎样朗读小鸭子的话呢?指导朗读。

小公鸡听了小鸭子的话以后怎样做的?(偷偷地下了水)什么是“偷偷地下水”呢?(没有让小鸭子知道就下水了)你们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会被淹着、出危险。


4.读第四段。

(1)观察第四幅图,注意图上小鸭子和小公鸡各在做什么?
(2)小鸭子正在水中捉鱼听到了什么?(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是怎样做的?画出讲小鸭子动作的词语。

(3)“飞快地游”是怎样游?(游水的动作特别快)谁能做个动作表演一下?小鸭子为什么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呢?指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前一句话,弄清小公鸡不会游泳,正在水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救小公鸡,小鸭子才这样做的,从中认识小鸭子抢救小伙伴的可贵精神。

,指导朗读。

(2)画出小鸭子帮助小公鸡的句子。

先说说小鸭子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不行”?
小鸭子正在捉鱼,小公鸡在水中扑腾着在呼救
同学们体会一下当时的情况,读一读
读课文中的句子
5.读第五段。

(1)故事的结果怎样?(小公鸡得救了,他感谢小
鸭子)
(2)小公鸡对小鸭子说了什么?他是怎样说的?
(指导学生体会小公鸡的心情,读出感谢和不好意
练习书写。

思的语气)小公鸡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仔细
观察第五幅图小公鸡浑身是水,低下头的表情,联
系前文偷偷下水的做法,体会其后悔的心情。


三、朗读全文,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喜欢小
公鸡还是小鸭子?说说理由?
第三课时
一、识记字形,组词,练习书写。

虫:“中”下面加一提一点。

指导书空,写字头。


词:虫子、飞虫、小虫等。

河:左右结构。

左边之所以是三点水,是因为河与
水有关。

组词:小河、河水、河边、河岸等。

面: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横、
横。

组词:后面、前面、右面、左面等。

理解学义。

对:左右结构。

左边的“又”是新部首,要指导学
生掌握。

对,在本课当作“跟”、“与”讲。

可以采
取换词的方法理解词义。

两个字写端正。

二、指导书写。

三、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