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灭六国结束割据分裂局面,开创并巩固中华统一的崭新局面。
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本课内容以统一为核心,按照实现统一、巩固并强化统一的思路,将有关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多彩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二、课程标准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和秦长城、灵渠。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秦完成统一的条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历史挂图、绘制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和时空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和“千古一帝”的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巨大,秦朝的影响深远。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难点:焚书坑儒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兵马俑、万里长城、秦始皇的图片及雕像,配合古筝音乐《平沙落雁》
教
师:
图
片
中是描述那位英雄人物以及他的功绩?
学生:秦始皇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你所知道的秦始皇。
归纳小结,引入课题,剖
析课题。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六合一统,彰显霸气
教师: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呢?
展示:“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秦)李斯教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疆土不断扩大,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由来吗?
学生:长平之战,秦国名将白起活埋赵国降卒40万,赵国的壮丁几乎在此役中死尽。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虎狼之师了。
教师:秦王嬴政统一的条件有哪些?
展示:图片商鞅变法,秦始皇、长平之战
学
生:
商鞅
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进攻等。
展示:
(2)秦灭六国示意图
教师:10年功夫,东方六国挨个儿被灭掉。
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以一道冠冕堂皇的诏书,收结了从春秋以来五个半世纪的混战局面,同时宣
告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建立。
展示:寡人以眇眇(意为渺小)之身,兴兵诛乱,赖宗庙之灵。
六王咸(都)服,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秦王公元前221年的诏书
过渡: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巩固王朝的统治,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篇章:巩固统一,传承千秋
教师:秦王嬴政在睥睨古今,踌躇满志之余,觉得一切旧有的君主称号都不适用了。
那么,怎样的称号才能“称成功,传后世”、怎样的地位才能足以让嬴政在“六王毕”后,达到“四海一”呢?
师生共同完成:制作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示意图。
展示:
教师: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地维护皇室的统治权力,把这个地理上已经统一的国家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是秦始皇灭六国后,面对的空前大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对秦始皇的治国方略进行总结、归纳。
展示: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学生: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货币。
教师:在世界历史中,有些古文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因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些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
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秦朝时期规范文字小篆的使用,以及隶书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示:秦长城图片。
教师: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蒙恬打了胜仗,从匈奴的手中夺取了河套地区。
于是,秦始皇派蒙
恬修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教师:秦始皇在军事上还有什么举措?
学生: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开凿了灵渠,开发了南疆。
三、秦朝的疆域
展示: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琅琊台始皇纪功石刻
教师:具体地来说,气势恢宏的秦朝有着一个怎样的辽阔疆域呢?请同学们绘制并完成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
学生:绘制秦朝疆域四至示意图
教师:这所有一切对内对外的大事业,使全国瞪眼咋舌的大事业,是秦始皇在10年作用完成的,请让我们共同步入——(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展示:歌谣如下
教师:“我眼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
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3.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
方文书中的是
A B C D
6.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银元
7.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 C.隋朝 D.清朝
9.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 C.帛书 D.金文
10.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1.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右侧“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
二.材料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采用郡县制牢牢地掌握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
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
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祷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公元前230年,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2)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郡县制的设立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4)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曾长期有效运行。
(5)秦统一中国,在历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14.(1)观察右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A、B处分别写
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3.(1)B (2)C (3)A (4)A (5)A
14.(1)A:秦灭六国路线;B:秦灭六国顺序。
(2)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答出其中1点即可。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